第461章 争夺水源(上)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坚持不懈的努力,直到二月中旬的时候,这场规模浩大、涉及十几万人的遣散行动总算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得知这一消息后,晋阳城内外的文武百官们总算是如释重负般地长舒了一口气。

毕竟,这些杀胚可不是好相处的角色啊!

他们一个个平日里被李渊纵容得颇为骄横跋扈。

在这段时间里,整个晋阳城内可谓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不知道被这些嚣张跋扈的士卒们闹腾了多少次呢!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跋扈还远远不及晚唐时期以及五代十国那会儿。

但是即便如此,在当下这个时代,特别是那些自视甚高的士人们眼里,他们仍然觉得自己从这群孔武有力的武夫身上遭受到了莫大的羞辱。

士人们一直以来都自视甚高,将自身置于一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姿态之中。

然而,一群孔武有力的武夫却以其强硬的拳头向这群士人宣告着时代已然发生巨大变革。

面对这群如狼似虎的武夫,那些原本养尊处优的士人们惊恐地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世家背景以及饱读诗书的士人身份在此刻竟变得一无是处。

他们曾经赖以为生的名望和满腹经纶的学识,在这群目不识丁、只知杀伐征战的武夫眼中简直如同粪土一般不值一提。

而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皆源自于李渊的出现及其一系列举措。

他成功地打破了长期以来由世家大族在地方说一不二的旧有格局,使得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得到重新洗牌。

从此之后,就连身处社会底层的武夫们也敢于昂首挺胸,毫不畏惧地直面那些向来趾高气昂的世家大族。

不仅如此,随着这群武夫深入乡间,李渊巧妙地利用这股力量在乡村地区逐步建立起一支足以与世家大族分庭抗礼的新兴势力。

当越来越多获得分配土地的士卒与那些世家大族的田地相邻而立时,这种力量对比的转变便愈发清晰可见且引人瞩目。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

此时的并州大地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瞬间焕发出勃勃生机。

放眼望去,两百多万勤劳质朴的百姓纷纷忙碌于阡陌纵横的田埂之间,热火朝天地开展着春耕劳作。

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辛勤耕耘的繁忙景象,预示着又一年丰收的希望即将在这里生根发芽。

而就在这个时候,武夫与世家之间那一直被掩盖着、压抑着的矛盾,终于如同火山一般开始喷涌而出,展现出它狰狞的面目。

这一切的发生,完全是以一种连李渊都未曾预料到的方式骤然展开。

地点位于太原郡的孟县,在那片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田野之间,气氛紧张得仿佛能让人窒息。

只见两支队伍正面对面地僵持着,每一支队伍里都是一群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他们手中紧握着棍棒,眼中闪烁着愤怒和警惕的光芒。

其中一方,为首的是一个看似管事的人物,他身后跟着一大帮同样手持木棍的仆从。

这名管事的人满脸怒容,对着对面那群人高声叫嚷道:“此处之水世代皆为我高家所有!你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匹夫,竟然胆敢擅自挖掘我们高家的水源,究竟是何居心?难道你们就不怕我高家的雷霆之怒吗?”

尽管此时他的内心深处其实也有一丝恐慌在悄悄蔓延,但一想到自己背后高家在这片土地上所拥有的赫赫权势,他便努力挺直了腰板,试图用虚张声势来压过对方。

李渊抢夺世家豪强的田地,自然不可能一网打尽。

若真将其所有田地尽数收入囊中,那么这些世家和豪强岂不是断了生路?

如此一来,必然会激起强烈反抗,局面恐怕难以收拾。

因此,他只能采取一种折中的策略,拿走其中的大部分田地,留下一小部分,恰好能够维持这些世家与豪强的基本生活所需,使他们得以继续耕种,不至于走投无路。

此时,一群高家的奴仆正手持着棍棒等各式武器,怒目圆睁地瞪着眼前的这群武夫。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刚刚迁移至此安家落户的武夫们,他们同样毫不示弱地回望着这群气势汹汹的奴仆。双方之间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只听那群奴仆开始七嘴八舌地对着武夫们叫骂起来:“你们这些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外乡人,初到此地便肆意抢夺我们的土地和庄园,如今竟然连水源也要争抢,简直就是贪得无厌、毫无底线!难道就不怕遭到报应吗?”

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与指责,仿佛要将心中的不满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

“这处水源明明是大家共用的,你们竟然如此蛮横无理地霸占着,那让我们怎么办?眼看着春耕就要开始了,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又怎么能够顺利耕种呢?依我看呐,你们纯粹就是故意找茬儿!这里的水源明明绰绰有余,可以满足所有田亩的灌溉需求,凭什么只能由你们高家独自享用!”

为首的那个壮汉,在听完高家之人的一番谩骂与侮辱之后,气得满脸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大声怒吼道。

从这位壮汉愤怒的话语当中,不难看出事情的大致经过。

原来,在水源十分充裕的情况下,高家却毫不顾忌他人死活,强行截断了下游的水流,致使这群府兵无法正常使用。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批被迁移至此的府兵们所耕种的田地,原先本就是隶属于高家的产业。

只可惜后来李渊不顾高家的反对,强行将这些土地夺了过来,并分配给手下的士卒们耕种。

虽说高家明面上不敢跟李渊公然对抗,但私下里搞一些见不得人的小动作还是轻而易举的。

当听到壮汉这番义正言辞的指责时,那位高家的管事不仅毫无愧色,反而一脸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