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军制改革

不然战兵和亲兵之间的隔阂,会在未来爆发更大的矛盾。

其次,所有府兵将会被分散回到各个地区的龙骧府。

每个龙骧府都会设立一名团练使,两名副使,副使由文官担任。

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监督和指导龙骧府内部士卒的日常训练工作。

同时,还会配置四名都尉,他们则直接统领府兵,负责指挥作战以及执行各项军事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府兵未经大将军府下达正式调令,严禁私自调动,除非郡内有大规模叛乱。

此外,团练使虽然统领着都尉,但他仅拥有监察权力,并无实际的调兵权。

如此安排既能发挥团练使的监督作用,又能防止其滥用职权、擅自调兵遣将。

为了维护各郡地方的安全与稳定,规定每郡的龙骧府必须保证有四千名府兵的编制数额。

一旦有需要,便可迅速征调当地四千名府兵进入府中担任守卫之职。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是因为李渊所占据的地域范围广泛,有些地方他控制的时间较长,已经快两年了;而有的地方则相对较短,仅仅只有半年左右。

在这段不算长的时间里,各地人心尚未完全归附,局势仍不稳定。

许多心怀不轨之人潜伏其中,尤其是那些地方豪强世家,他们对于李渊的统治未必真心拥护。

因此,李渊需在各郡维持相当数量的兵力,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以镇抚那些可能滋事生乱的势力。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确定每郡四千的兵额恰到好处,既不会给地方财政造成过重负担,又能够满足基本的治安需求。

地方上有龙骧府。

那么李渊的大将军府也要设立中央禁军。

参考宋朝,调各地龙骧府精兵入大将军府。

大将军府设置禁军三军。

分别为羽林军,龙武军,神武军。

羽林军为马军。

龙武军和神武军均为步军。

正式确定番号。

共计三万人。

为李渊直属部队。

负责对外作战以及护卫李渊。

这三万大军将会是长期坐镇在晋阳,时刻护卫在李渊身边。

相当于,城外分散的军队,一下子从九万缩减到了三万。

其余人则都是遣散到各地龙骧府。

农忙时耕种土地,农闲时负责操练。

而禁军三军则是常备军。

专心训练。

明确了军制之后,尽管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略显粗糙之处,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这无疑是所能采取的最佳方案了。

毕竟此时的李渊仅仅占据着五个郡县的地盘,既要保证各个地区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又要维持一支多达三万人的脱产大军,这已然到达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

若想进一步拓展军制规模,唯有先将势力范围不断扩张,待拥有更多的领土资源后,方可着手扩充大军。

在李渊那详尽而周全的构想当中,如果有朝一日真能成功一统天下,那么务必确保中央军的兵力至少达到二十万之众,并且至少需要设立十六个军团方能满足需求。

当初步完成对当前军制的规划之后,李渊丝毫未曾迟疑,果断且雷厉风行地展开了遣散军队的行动。

他下令让众多士兵们各自返回到之前分配给他们的土地上去。

这批被遣散的战兵和亲兵之中,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从未亲眼目睹过属于自己的那份田地,只是曾经听闻过自家的田产位于何处何地而已。

正因如此,许多战兵以及亲兵在战事终结之后,便急不可耐地渴望能够早日还乡。

突然间,竟然一下子将多达十多万的庞大军队予以遣散!

这一惊人举动瞬间搅得整个太原城乱成一锅粥,简直是鸡飞狗跳!

目睹此景,阎忠和一大群文吏以及众多世家大族皆惊得目瞪口呆,心下暗自思忖:“这位大将军如此行事,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后续事宜,那这十多万如狼似虎的大军一旦闹腾起来,岂不是要把整个并州都折腾得天翻地覆?”

要是放在大汉,这般一次性大规模裁减十余万军队的大胆举措,恐怕那些士卒当场就会怒不可遏,引发哗变事件也是极有可能之事啊!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与众人忧心忡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十多万的士卒却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之态。

个中缘由其实非常简单明了——这些即将被遣散的士卒们即便他们离开了军队,日后的生活依然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毕竟回想往昔,他们之所以毅然决然地踏上造反之路,无非就是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计来源。

而今,李渊不仅慷慨地分给他们田地,让他们拥有安身立命之所;更从历次战斗中缴获的丰厚财物里拿出一部分赏赐给他们。

如此一来,每一名士卒都可谓收获满满、盆满钵盈,可以说是高高兴兴地满载而归了。

既然已经获得了如此优厚的待遇,他们又怎么可能心生不满呢?

或许当这些士卒回到各自崭新的家园之后,首先想到的便是寻觅佳偶、成家立业吧。

可以想象得到,今年的整个并州必然会沉浸在一片欢天喜地、热闹非凡的氛围之中。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到处都能看到即将成亲的士卒们忙碌而又幸福的身影。

然而,尽管成功地解决了军队的相关问题,但李渊却丝毫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

他始终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分布于各地的龙骧府。

要知道,自从李渊率领大军共同进入并州之后,龙骧府便应运而生。

只不过,在过去的这两年时间里,由于大部分军队都跟随李渊四处征战、攻城掠地,导致各地的龙骧府基本上都处于空置状态。

现如今,随着一大批士卒纷纷返回家乡,李渊明白自己必须要全力以赴地确保各地的龙骧府能够维持正常的运作秩序。

于是乎,从一月初开始,李渊便亲自部署各项工作,安排人员调配和物资供应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