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西园募兵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对于大汉王朝来说,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自内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尽管李渊四处侵占大汉的土地和人口,但这对于庞大的大汉帝国而言,不过是提前了一两年而已。

毕竟,在历史上,并州在黄巾之乱后没过几年也就乱了,失去了统治。

所以,李渊的所作所为,其实只是让这一结果提前到来罢了。

大汉真正的危害其实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内部的权力争斗。

朝堂之上的争权夺利,宦官与大将军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皇权与世家的内部矛盾,这些才是导致大汉动荡不安的根源。

如今,大汉每月都要为李渊运送多达十万石的粮食,同时还有上亿钱的巨额收入入账。

这些财富的流入,使得洛阳朝廷逐渐有了财政基础,能够支撑起大汉在两线作战的同时,还能不断地招募新兵。

自从刘宏将卢植下狱之后,他通过张让、赵忠和蹇硕等人的操作,借着皇宫被李渊洗劫的借口。

开始在皇宫西侧修建西园。

通过西园刘宏慢慢地重新掌握了朝廷的控制权。

而刘宏掌权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袁隗。

袁隗作为大汉三公之一,也是关东士人的领袖,刘宏虽然对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打压,但由于还需要依靠这些世家的支持,所以并没有对袁隗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不过,袁隗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危机感。

为了自保,他开始收敛锋芒,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多地参与朝政,而是选择派遣自己的子侄们投身到大将军何进的麾下。

何进自从当上大将军以来,一直积极地招揽士人进入大将军府。

如今,随着朝廷局势的逐渐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荡不安,何进的势力也开始丰满,在袁绍等人的鼓动下。

何进也开始将自己的势力触角伸向了朝政领域。

这无疑是让刘宏怒不可遏。

然而,刘宏却并未直接站出来,而是将张让等人推到了前台,让他们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与大将军何进展开激烈的对抗。

就这样,朝廷内部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状态。

在刘宏逐渐掌握了一定权力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募兵。

原因无他,李渊就如同悬在刘宏头顶的一把利剑,让他日夜难安。

为了自身的安全,刘宏迫切需要一支绝对忠诚于他的军队来保驾护航。

然而,经过两年多的动荡不安,再加上李渊的数次沉重打击,原本强大的北军五校、三河骑士以及南军都已几乎损失殆尽。

如今,洛阳周边的军队,无一不是来自陈留郡和南阳郡的地方军。

对于这些地方军,刘宏显然是心存疑虑、放心不下的。

在成功掌控朝政之后,朝廷的财政大权也自然而然地落入了刘宏的手中。

于是,刘宏提拔蹇碩,让蹇碩在西园招募士兵,并一次性拿出了高达八千万钱的巨额资金。

然而,事与愿违,刘宏的这次募兵行动却进展得并不顺利。

在汉朝时期,皇帝招募士兵时,通常会优先从边疆地区招募。

其中,天水郡、陇西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和西河郡这六个郡是主要的征兵来源地。

这六个郡分布在凉州和并州两个地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六郡良家子。

这些人被视为汉朝皇帝的专职打手,因为汉朝的中央军队几乎都来自这六个郡。

然而,随着大汉王朝的逐渐衰落,这六个郡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除了天水郡、陇西郡和西河郡仍然处于汉人实际掌控之下外,其余三个郡几乎都被胡人所占据。

如今,凉州发生叛乱,而并州则被李渊所控制。

这使得朝廷原本依赖的并州、河东郡以及凉州的兵源供应全部被切断。

更糟糕的是,河内郡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无法提供足够的兵员。

面对这种困境,刘宏如果想要在边疆地区招募士兵,就只能选择从幽州招募。

但是,从幽州到洛阳的距离遥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会产生巨大的成本。

刘宏自然希望能够节省开支,因此他不得不考虑其他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刘宏别无他法,只能前往兖州、豫州和荆州这三个地区去招募士兵。

尽管这三个地区与边疆地区相比,距离洛阳更近,但要在短时间内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士兵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不仅如此,这三地的兵卒又怎么可能比得上边地兵卒那般弓马娴熟呢?

要知道,边地兵卒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中,他们的战斗经验和技能都是通过实战磨练出来的,而这些新募集的兵卒则完全没有这样的经历。

因此,在将他们投入战斗之前,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和协作水平。

然而,训练这些新兵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

毕竟,训练场地、武器装备、教练人员等等都需要资金来支持。

而如今的朝廷财政状况已经非常紧张,入不敷出,要想承担起如此巨大的开支,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比之下,历史上的西园八校尉虽然也是一支强大的军队,但当时的朝廷财政状况相对较好,能够承担起训练和装备这支军队的费用。

而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想要重现历史上的西园八校尉,所需的花费将会更大,这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中平三年的大汉虽然仍然处于平叛的过程中,但局势已经比前两年要好得多了。

曾经的风雨飘摇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朝廷成功地安抚住了李渊。

洛阳朝廷已经达成了共识,决定暂时放任李渊在并州割据。

只要李渊没有明目张胆地举起反旗,朝廷就会对他的行为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