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这皇上不会是想设局把咱俩给……?”
李源心里虽然也有此担心,但他还是比李程更加沉得住气,也更老谋深算。
只见他摆了摆手道:“此事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以免弄巧成拙。”
“那三叔您的意思?”
只见李源理着他的胡子想了一会后,这才说道:“这样吧!我会私下里将明日咱两会进宫议事的消息,先透给咱们的人。让他们知晓我俩是进宫了!知道咱们去处的人多了,皇上就算有此意,也不得不有所顾忌!另外,你那里不是近日有一批粮草要从居就押往昌黎吗?”
“是啊!三叔的意思是……?”
“你平时押送粮草是多少人护送?”
李程忙道:“一般这种日常的补给,也就是一千人护送。”
李源一摆手道:“不!这次你就多送点粮草,安排五千人马护送。其中至少还要安排两千骑兵!时间就放在明日!”
李程一听,不由的惊问道:“这是为何?”
“哼!这运粮队必从燕京旁边经过。一但城中真有变故,那便可以应变而用。若并无什么变故,那么这就是运粮队,只是因粮草增加,而护送的人增加了一些而已,并无他意!”
李程听罢,不由的点了点头:“高!果然还是三叔高明!就是那燕帝知晓了这支运粮队,恐怕想要做什么,也得掂量掂量!毕竟在这燕京城里,除了他那五千禁军,另外五千城防军有一半也在咱们手中!他若真要把事做绝,那还不知鹿死谁手呢!并且居就大营还有我一万辽东军,仅需半日便可……!”
李源却摆摆手道:“老夫这只是以防万一所做的无奈之举。我想皇上还不至于这么蠢,什么准备也没有,就敢对咱们动手。只要安排好这一切,明日你我便安心的去便是!”
“有三叔这话,我也就放心啦!我这便立即差人去居就安排!”
其实对于李源等人私下搞的这些小动作,燕帝自然是知晓的。但他也是装作不知。一来,李源这些安排也确实都很隐晦,你也说不着他什么。二来,燕帝目前本就没有这样的意思。只是他们自己做贼心虚罢啦!
毕竟燕帝也不傻,现在还不是与李氏摊牌的时候。他也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因为燕国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就算到了万不得已之时,那他也得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方才可能如此行事。也绝不会一时冲动就鲁莽而为的。
到了次日下午,到了御书房才知道,原来燕帝召他们来,是为了商议虞国提出建立攻守同盟的盟约之事。
心里边一盘算,这盟约本身并没什么,但仔细一想。那盟约一签,必定会将辽东军主力西调,这样不是正好削弱了李氏在辽东甚至整个朝堂之上最重要的筹码吗?
于是在参与商议的七个人中,除蓟州将军因路途较远,又怕蓟州没有安排好时,便贸然召回主将,以至北宁来袭,军中无帅。因而暂不召回以外。在场的人中,有四个人赞同,一人沉默骑墙,两人反对,并在大司马李源与辽东将军李程坚决反对之下而争论不休。
见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眼看着已到了掌灯的时间。燕帝也基本明了这事的阻力在那里,有多大。当然更是涉及到了他削弱李氏之谋划。于是也只得暂时作罢,让他们各自回去再好好想想,此事改日再议。
这场小规模的朝议结果,也很快的从赵魁那里传到了任逍遥这边。
其实对于这样的结果,任逍遥也是早就预料到了的。只是对于反对派的李氏一门,他暂时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办法能够改变。也只能先是静观其变。
而李源那边,也真正了解到了燕帝的用意。很明显,燕帝是真的想达成此盟约。但同时,也更为重要的是,也想借此机会来达到削弱辽东军和李氏实权的目的。
第二天夜里,李源便在府上以为妻子做寿为由,将李氏在朝中各部的重臣到邀约到了府上。
当然,由于皇上也曾下令,此事无论成否,都需严加保密。因而,他也不敢直接提及此事。而是仅说了,皇上有意要将辽东军马抽调大部归属蓟州军。以此来削弱李氏的兵权。因而预示着,皇上有可能将对李氏一门进行打压。
此言一出,当然引起了那些李氏朝臣的恐慌。虽然燕帝眼下还并看不出有翻脸之意,但李源等人也必须先做出准备,以防万一。他所做的第一步,便是制造恐慌,当这些李氏家族的朝臣都敢到害怕。而为了确保自己的即得利益,不得不更加向自己靠拢。从而在真有事发之时,这些人都能够听命于己。
而在燕帝这边,也通过这次朝议,看出了李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很明显,在燕国的利益与李氏利益不相冲突时,没有什么。一但相冲突,那么李氏是不会管燕国的利益。而是首先考虑和顾及的,只是李氏一门的利益。
这便更加坚定了燕帝要削弱李氏一门的决心。但这也只是决心,要付诸于实现,却又面临着太多,太难,也不好解决的问题。
他最担心的便是,一但朝庭与李氏的冲突不可避免,那难免会有一场动荡。一但燕国内部发生动荡,那北宁必定便会趁机进攻。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应对?现在与虞国的盟约并未签定,指望着虞国在南边牵制也不现实。
要想保证即能弹压李氏可能引起的动荡,又能低挡住北宁可能的入侵。这是燕帝面临着最难解决的问题。
但他也深知,若此事不解决。燕国的动荡迟早会发生!自己尚在时,还好。若那一日自己年老体虚之时,或是不在之日,这燕国又会怎么样呢?
即然迟早都得面对事,那还不如早做准备。于是燕帝与赵魁、黄司空等人密议。决定做好应对这场动乱的准备。蓟州军自然不能动,还得加强战备,以防止北宁来袭。因而只得加强了宫禁宿卫,以及兵部所辖的城防军。虽然这城防军中有一半是李氏之人在掌握,但另一半还是在兵部实际控制之下。
另外以狄契近来骚扰频繁为由,正好赵魁又要加强在奚亲客栈那一带的驻守力量,又让其秘密的从昌黎以北的大营抽调了三千狼骑到了并县。使得在燕京周边的狼骑增加至了一万三千骑。
同时又给奚若、西安平、玄菟三郡的郡守发去密旨,让其整军备战。同时让他们只听从皇上的虎符调令。当然,为了不走漏消息,并未说明原由。
在此之外,也派人联系那些已安插进入辽东军的将领。虽然他们中多数人,并未掌握多少实际兵权,但多少还是有一些影响力的。
在燕帝这边为撕破脸而做着准备之时,他的大部份举动,自然也逃不过李氏的耳目。于是李氏这边也开始着秘密的调兵遣将。
在李源的授意之下,李程也开始了对辽东军进行秘密的布属。他将昌黎的辽东军增加至了两万,其中一万主要驻守于早已加固的东关。以防止和阻挡蓟州军出关。另一万布防于昌黎以北的票关,主要是针对赵魁在昌黎狼骑的一部。
而离燕京城最近的居就大营,也从平日的一万人,增加至了一万五千人马。还有一万人马布属于燕京以北,并县以东的望平。就是为了在万一发生变故时,可以阻挡并县的狼骑主力。
当然,李程也自知。以一万辽东军对阵数量相同的狼骑,并没有胜算。但只要能利用好地形,阻挡住狼骑主力数日。那么在居就的大军,以及他已秘密调住燕京东边的辽东军五千铁骑,在一半城防军的配合之下,便应当能够战胜仅有数千的禁军与另一半城防军。这五千铁骑也是整个辽东军中最为精锐的骑兵力量,虽然数量不及狼骑,便李程自认为在战斗力及装备上,并不弱于狼骑。
只要控制了燕京,以燕帝为质。那时就算赵魁的狼骑冲到城外又能如何?届时,一切便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了。
自然,燕帝这边也有他们的打算。赵魁认为,只要以禁军和城防军快速的灭掉或控制住了另两千多在李氏手中的城防军。那么以燕京坚固的城防,至少坚守住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量。而狼骑在这个时间里,就算受到阻击,也当能赶到了。再加上到时外围的一部份镇边军也朝京城进发救驾!只要燕京一稳,时日稍久。李氏本属谋逆,从者必然动摇。其军心一散,便好破之。
这些日子,燕帝并没有再举行第二次密议。因为他知道,再议也议不出结果。李氏一门必然还是会竭力反对的。而是一边为撕破脸做着各方面的准备,一边给蓟州将军也发去了密旨。
密旨的内容便是要其加强蓟州守备,若京城有事,只需从辽阳遣一军佯攻东关便可。主要任务,还是要全力保住蓟州。毕竟那是燕国的龙兴之地,宗庙也皆在蓟州。就算保住辽东,而失了蓟州,那对燕国来说,也就算是亡了一半了!
燕京城内,依旧是熙熙攘攘。来往的客商,讨价还价。饭馆酒肆里,依然是热闹非凡。作为普通的百姓,并没有意识到一场前所未有危机,正悄然来临。
而此时的任逍遥也呆在王府里有些坐立不安。他此时也没法找赵魁商量了。因为两天前,赵魁便返回了并县大营。与赵魁一样的是,平时多数都在辽东将军府的李程也离开了燕京,他也是去了居就大营。双方都是怕一但动乱发生,主要的领军将领都还困在城中,无法去指挥兵马作战。
那李源也是悄悄的从老家和李氏各大仕坤那里,抽调了数百家兵死士,分批的来到他的大司马府。以防事发之时,可以护送他出城。毕竟城内还是皇帝那边的兵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