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能全落成军户!
这可是不要钱的,不要白不要。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对于能占便宜的事,她一向积极。
这一嗓子把大家伙嚎醒了, 纷纷跟着跑出去。
“先别跑,带户籍啊,凭户籍领粥,一人一碗。”甜丫大声提醒,回身去翻家里的户籍册子,拿出来就往外跑。
流民太多,发粥的官员记不住所有人,以防有人多领或者冒领,人家都是凭户籍领粥,一人一碗,想多领都没有。
逃荒这一路把户籍弄丢的也不少。
要么拉一个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人,去官爷那边重新登记,领一个黑色牌牌,凭牌牌领粥。
要是实在没法证明自己的身份,那就不好意思了,人家不发粥。
因着领粥,驻扎地的人呼啦啦跑了一大半,留下的人都是汉子和各家的小孩子、老人。
汉子们负责看守他们的车和货物,免得被虎视眈眈的流民钻了空子。
人走了大半,桑有福站起来,悄咪咪招手把甜丫和穆常安喊出去。
问:“你们两家银子凑手吗?要是不够我让村里人凑凑,阿爷想了,军户就军户吧,有地分有房住挺好。
但咱全村人不能都当军户,得有一两家落户成民籍,你俩有本事,阿爷相信你俩以后能把全村人捞出来。
浔哥也是个读书有天赋的,说不定哪天能考取个功名,有了功名和银子才能救大家伙。
阿爷信你俩的为人,不是那忘本的人,再说除了你俩,阿爷不相信别人。”
至于服徭役换良民户籍的法子,桑有福压根没想过。
谁不知道服徭役苦啊,在老家的时候,官府征人挖河道、修路……,去时二十五个人,回来能剩二十个都是好的。
哪次服徭役村里不死几个人,那活太苦了。
他不想拿村里人的命去搏。
告示上说,每个人最少服两年徭役,这个最少是多少啊,到了两年,人家当官的说让你多服个几年,他们也没法说不啊。
另外,家里人服徭役只会给家里人换来一个良籍,可换不来房子,地也不知道给分几亩。
现在又是冬天,没房子,发的地里又没收成,村里那些没家底的人家,不一定熬得过这个冬天。
军户虽然是贱籍,但是给分地给房住,听说还给分粮,这个冬天总能熬过去。
军户也不是天天打仗,没战事的时候就在家里种地,何况战事也不是年年都有。
村里人跟着穆常安学了不少拳脚功夫,有拳脚傍身,上了战场,一个村的人再相互帮衬着,总能留条命。
五十年兵役看着长,但是每家少说有两三个能服兵役的人,小辈也在不断长成,到时候每人服个几年也就过去了。
甜丫心口一震,眼眶微微发热,穆常安也颇为意外,老头这话要是单独跟甜丫说他都不意外,他没想到老头把他也算上了。
老头这么看好他的吗?
“你少多想,你家纯纯是沾了甜丫的光。
你俩早就是一家了,要是让你俩分开,你俩能乐意?”桑有福敲打穆常安,“再说, 你家家底不薄,应该不需要村里凑多少银子!”
穆常安:……
果然,这老头猴精猴精的,什么都盘算好了。
他多想了。
“阿爷,你的想法村里人知道吗?还有,你家可还有个同文呢,他读书不差,指望他比指望浔哥强多了。”
指望同文考取功名,给村里人脱贱籍,希望还大一点。
“阿爷打算把同文一家分出去单过,让他家也落户成民户。”桑有福没隐瞒自己的私心,“阿爷是一村之长,不能抛下村里人。
但是阿爷也有自己的私心,成了军户家里的小辈不能读书不能经商。
同文读书不差,阿爷不能断了他的前程,他要是能考取功名,对全村人也有好处。”
还有一点,桑有福没说,桑同文读书好,但是人情世故上太差了,没有人帮扶,他想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几乎不可能。
所以他把甜丫家和穆家一起放出去,念在今日这份恩情上,他们以后自会帮衬同文。
有他们看着,他也能安心了。
甜丫和穆常安对视一眼,他们两家确实有银子买良籍,但是这事好听不好说,全村人一路相互扶持着走到甘州。
就差临门一脚了,他们两家丢下全村人落户成良籍,难保不被村里人戳脊梁骨。
但这话要是由村长阿爷来说,就好说了。
也不是她和穆常安冷血无情,但凡有办法能让全村人都落户成良籍,他俩一定拼尽全力。
现在是没别的路可走了,那就不能让全村人都陷入军户的泥潭中。
成了军户,科举和经商的路都被堵了。
一点向上爬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只能在泥里趴五十年, 这是甜丫不能接受的。
而落户成民户,她可以经商,浔哥可以读书科举,挣了银子她可以
去走门路,早点帮村里人摆脱军户贱籍。
只要挣得银子足够多,她就是用银子砸也能砸出几分权力来,到时候一切都好说了。
“村里人能同意吗?”穆常安问了一句,甜丫要是没一丝犹豫和纠结就问出这句话,未免显得有点冷血。
他就不一样了,穆家本来就是外来人,要不是甜丫,穆家根本不会来桑家庄,他能问出这话很正常。
“村里人你们不用管,只要不是笨的,就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法子。”桑有福说的胸有成竹。
至于把大房一家分出去,他也不怕被村里人念叨,买良籍的银子他们一家出,不用村里掏一分。
另外,他都拉着老二家和自己陪村里人了,够有情有义的了,晾村里人说不出闲话。
倒是老二家,他得好好掰扯清楚,不能让老二一家寒了心。
这是目前最好的法子了,甜丫和穆常安都不矫情,没推拒点头同意了,另外补充一句,“银子我们自家掏,不用村里掏银子。”
投桃报李,帮助是相互的。
桑有福一手拽一个,把甜丫和穆常安的手紧紧攥住,用力捏了捏,沉声拜托,“甜丫,常安,以后咱们村就指望你俩了。
阿爷信你俩,尽量……尽量村里人的希望落空,真没了盼头,大家伙就活不了了。”
两人齐齐点头,“请您相信我们,只要有机会,我们一定助大家脱贱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