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推荐
熊天远在战场厮杀过,周身气势深沉,脸色也有些凝肃,怎奈眼里带着笑意,还要极力克制,脸都要给他整扭曲了。
他身后跟着的樊佥事等几人脸色倒看不出什么,差役让他们不能携带兵器入内的时候还被看了好几眼,看得他冷汗都快下来了,等人走远了才擦了擦额间的汗水。
“……你们无不无聊,吓唬一个差役作甚?”
樊佥事十分无语地看着熊将军和几个兵丁胡闹,颇感无奈地摇头。
“大人一看你就知道你是来干啥的,戏还这么多!”
“你不懂!”
前厅里陆真见到尾巴都要翘上天的熊天远,身后的樊佥事脸色不太自然,身形更胜从前,跟一座山一般。
这是去打仗了还是去吃饭了?
两相一照面,熊天远忍不住炫耀道:“大人,咱陇右卫这次可狠狠地给大人长脸了!”
“哦?怎么说?”陆真略一挑眉,看着熊天远压嘴角露出两排牙说道:“在北边平叛战事里,陇右卫为前锋,英勇杀敌!连岳将军都对咱赞不绝口!”
“嗯,的确干得漂亮,朝中赏赐本官一分不取,你都拿去犒赏将士吧。”
熊天远眼珠子一转说道:“可是大人,朝中军饷尚未着落,陇右卫新兵老兵加一起都快五千人,编制只有三千,这多出来的可怎么养活啊?”
这话一出,陆真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她拢了拢衣袖说道:“这粮饷啊,朝中是难准时发出来的了,眼下有两条路,你好好斟酌一番。”
“第一,你带兵去豫州督造水利建设,建不完不回来。”
“第二,幽州卫重建,你去请旨戍边,但本官也不确定你会在燕山还是在辽东。”
熊天远脸一垮,双手一摊:“哪个都不选!大人,离了陇右,可教老熊怎么活?啃树皮吗?”
樊佥事实在没眼看,将头转过去看别的地方,却与许光对上了视线,顿时有些尴尬得脚趾叩地。
“此言差矣,豫州没有卫所,当地五府为了推行田改十分给力,这水利修建一是缺少银子,二是需要组织指挥,这是场持久战,若什么事都压在平老身上,平老可不一定能撑得到最后。”
“而幽州卫重建,朝中已经有计划分成燕山卫和辽东卫,你平叛有功,燕山卫也够资历,这可是个常备兵力五千的将领,人往高处走,不比窝在陇右好吗?”
“哪怕是去辽东卫,那里眼下虽是苦寒之地,等小麦种子研究好了,那里也能成为粮仓。”
陆真原本还没有这个想法,可周来男连冬小麦和春小麦都给分出来了,北边的土地不好好安排一番,着实太浪费了。
粮食是基础生产力,国家粮食能养活更多的人,才有劳动力来从事更多的行业,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之前是没有合适的种子来安排种地,现在有了,那就要好好安排上。
陆真的话让熊天远有些意动,可他一想到燕州、辽地的苦寒,就有些犹豫,陆真继续说道:“你在军中许久,大大小小的战事不少,大庆北境防线那么长,焉知未来不会与外族起战事?大丈夫立于世,当保家卫国,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世俗。”
“大人言之有理,大人,你方才说的种子,多久才能大面积种植?”
陆真被他问倒,转过身叹了口气:“最快,也要后年。这也是本官有所犹豫的地方,燕山卫和辽东卫加起来近一万人,这一万人光是嚼用都要花掉幽州大半粮食,养兵真的太废粮食了。”
在一旁看得分明的樊佥事嘴巴微动,很想提醒熊大人,还没来记得,便听得许先生说道:“想来朝中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幽州的安排上尚在讨论,若是定下来,大人就算再有办法也没辙,只能听朝中的意思,给予最大的帮助。”
熊天远眉眼一挑,陇右的帮助有多好他当然知道,与其给外人,不如给他!
“大人!熊某愿往!”
樊佥事转过头去不忍再看,其余几个将士看不懂熊将军的操作,怎么说着说着,就将自己给安排到幽州去了?他们不是来要钱要粮的吗?
“好!本官就推荐你出任辽东卫将领,配合朝廷重新梳理辽东的军务,等良种可推行后,本官定第一时间将粮种送去。”
熊天远咧着嘴笑了起来:“全听大人安排!”
从府衙出来以后,樊佥事的脸色越来越臭,熊天远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意气风发地走了出去,见谁都一脸笑。
“将军......你还笑得出来?”
樊佥事恨铁不成钢,熊天远回过头去看站在台阶上的他,忽而笑了:“你是不是在心里骂我蠢?”
“......”
知道就好!
“本将才不是蠢,这叫大智若愚!”
熊天远哼了一声往前走去,樊佥事无奈地跟了上去,只听得他说道:“陇右卫的新兵都是徐百户按照陆大人的法子练出来的,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那一板一眼的不是寻常兵丁所及,这二千人,便是陆大人的了。”
“陇右卫不是一直靠着陆大人,才有今日吗?”樊佥事不甚理解,甚至觉得熊将军有些多虑了。
“所以还有另一种可能,陆大人需要我们为她扩大势力范围。”
陇右卫、陇西卫已经在她手里,西宁卫明面上是西宁王府所属,如今也是在与陆大人交好的世子刘渊手中,至于雁门卫,暂时没有牵扯,现在有机会涉足辽东,自然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大人是干大事的,她心中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已经有多广,但只要她立得正,咱们这些人自然愿意追随她,不单是我们,还有这片土地养育的许多人,都会追随她。”
樊佥事张了张嘴,觉得他这话有些大逆不道,可转头一想,他们这些人若是没有陆大人,还不知道走到哪一步了......
而被他们念叨的陆真,此刻正在奋笔疾书,为熊天远写一份推荐信。
她脑子里面盘算着这几件事,保粮食这件事是今年的头等大事,其次是工业基础和商贸体系,按照眼下的进展,只要北边今年没有天灾,丰收是十分正常的。
有了粮食托底,南边稻子推广、北边水利建设、开垦荒地、练兵以壮大军事实力、同步搞武器冶炼提高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