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安 作品

第684章

顾家人都是一根筋,忠心不二。

我就算为了维护顾家的清誉,也不会轻易行大逆不道之事。

但是在有些人眼中,我身上一样有太祖皇帝的血脉。

皇上把所有成年的皇子都赶到封地上,后宫嫔妃即便生下皇子,等皇子成年还需很多年。

我手握大权,将来势必会成为皇子的威胁。

权衡利弊之下,让我永远留在西北,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胡秀儿不仅没听明白,反倒更加糊涂了。

所以,绕来绕去就是顾清晏又被卷入争权夺势中了呗?

顾清晏好笑地看着胡秀儿,她总能另辟蹊径,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揪出最核心的问题。

比起分析缘由,胡秀儿更关心接下来要怎么办。

顾清晏却非要卖关子,问她应该怎么办。

胡秀儿没好气瞪了顾清晏一眼,想了想道:

“要是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接旨谢恩,班师回朝。

管他们怎么盘算,反正我就这么着,只要我不理会,他们又能拿我怎么样?”

“说得好!”

顾清晏给胡秀儿鼓掌,胡秀儿怀疑他是在嘲讽。

顾清晏忙认真道:

“我真的觉得你说的特别好,现在局势紧张,人心紊乱,朝堂上明争暗斗,忠奸难辨。

与其花费极大的精力同他们周旋,不如完全不理会,就按规矩来。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考虑其他,管他是魑魅魍魉还是蝇营狗苟,咱们自岿然不动。”

胡秀儿这才相信了顾清晏刚才真是夸她,不由咧嘴笑了起来。

这样才对嘛,整日琢磨这个研究那个,多累啊。

要她说,班师回朝的时候多带点人,黑压压的铁甲卫就放在城门外,看谁敢吱哇乱叫胡乱挑衅。

顾清晏被胡秀儿给逗笑了,班师回朝哪儿能你想带多少兵回去,就能带多少兵回去啊。

西北军是西北常驻军,不是从其他地方征调过来的兵,其实没有班师这个流程。

主要是因为此次彻底打败了北羯,攻占了那么大一块疆土,功劳太大,才会有班师回朝,犒赏三军的奖赏。

但是班师回朝需要先向皇上请示,并由皇上审核军功和战利品,得到皇上允准,才可以带领部队回京。

这也是他们打完仗,一直留守在原地,等待圣旨的原因。

而且进京也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管理好手下将士,沿途不得出现哄抢、纵火、浪费等不良行为。

最后,顺利到达京城后,还要跟兵部交接,按照规定,分散入住到各个京畿大营中。

确保带回去的精兵强将,不会成为一支不可控的力量,威胁朝堂安全,威胁皇上。

第五百二十九章 离开前

胡秀儿听得很不高兴,敢情不是戏文里说的十里长街夹道欢迎,而是小心防备,严密把控啊。

这么对待有功之臣,不免让人寒心。

顾清晏却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对,边关追求的是胜利,需要的是将士们的勇猛凶悍,是野性。

可京城追求的是安稳,最害怕的就是这种勇猛凶悍不服管的刺头兵。

京畿大营还有禁卫军的那帮软脚虾,可打不过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兵。

要是不严格约束,纵容这些刺头以有功之臣的身份,在京城自由行走。

那京城早晚得乱成一锅粥,谁也落不了好。

被顾清晏这么一说,胡秀儿也想通了。

既然如此,那就该怎样就怎样,大家都按规矩来,也挺好。

两人说着,带着护卫们,慢慢下了山。

不出顾清晏所料,次日傍晚,并州府就传来消息,圣旨要下来了。

顾清晏得回去接旨,准备班师回朝的种种事宜,不能在宁乡城逗留了。

胡秀儿亲自送顾清晏出城,顾清晏在马车启动前,拉着她的手,深深注视着她道:

“等着我,我很快就回来。”

胡秀儿有点懵,他不是要班师回朝吗,还回宁乡城来干嘛?

要去也是她去并州府,跟着一起点兵出列,回京城领赏啊。

顾清晏走后第三天,传令胡秀儿带着罗九、柳三潼等人回京领赏的军令到了宁乡城。

胡秀儿已经提前跟郑小黑他们都交代过了,也把手头没办完的事交接给了张强。

同军令一起下达的还有一道任命,张强被顾清晏正式任命为宁乡城守备,顶了孟津的位置。

胡秀儿不在期间,他可以暂代守将一职,替她行使权力。

宁乡城内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但是收到的军令里有一条,让胡秀儿在宁乡城原地等待,让她很是摸不到头脑。

罗九大胆推测,

“估摸大军要从咱们这边回京城,小侯爷怕您来回跑累得慌,就让您在原地等着。”

胡秀儿觉得

大概就是这样,便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

搬运行的房子已经晾干,正式开张。

郑小黑前几日跑了一趟锦州府,跟几个码头上有头有脸的人物,结交了一下。

请他们帮着介绍生意,承诺每谈成一单,就给他们抽两成毛利。

这个抽成比例不可谓不高,但搬运行刚起步,还没打出来名号之前,想赢得大商贾的信任,就只能靠这个法子。

先让利拉客户,等把客户养多养熟,就可以不用再用这种方式拉大客户了。

胡秀儿见郑小黑行事非常有章法,已然是个老练的大掌柜了,就把搬运行的事全权委托给他。

织布坊那边,房子还没盖好,但是瑞儿和马大娥她们在草棚里,日夜不停钻研纺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