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瑜本来心里难受,不想再理会胡秀儿和顾清晏,处理完手头的事就直接回了住处。
不成想还没换下衣服,就听到他安排守在院门口的小厮就跑来跟他说,胡秀儿去书房了。
宋瑜心中一喜,看来胡秀儿没打算跟顾清晏住一起,今晚可能会留宿书房。
他正好有事要同她商量,很多事,可能需要忙一晚上。
一想到自己和胡秀儿在书房待一整晚的事,要是被顾清晏知道了,肯定得气个半死,宋瑜就忍不住心中暗爽。
但又觉得自己不正常,忍不住暗暗鄙夷自己。
带着这种复杂的情绪,宋瑜拿着账本敲响了书房的门,胡秀儿正在看近日朝廷邸报,打开门看到是宋瑜,有点意外。
宋瑜没给胡秀儿太多思量的时间,直接举起账本对她道:
“我来同你说一下沁水赈灾所用粮草的事,还有沁水富商募捐的事。”
这是正事,胡秀儿自然不会拒绝,让宋瑜进来详说。
宋瑜先给胡秀儿看账本,此次赈灾一共用掉粮草九千八百余石,比一开始设想的五千石要多。
主要是城外受灾的村落太多了,他们还不比城中这些百姓,起码还有房屋可以居住,他们是真的一无所有,只剩一片废墟。
宋瑜赶到时,有些老人就坐在废墟里等死,手里仅剩的食物就是那些被洪水泡过发霉的粮食。
在不吃就会死的时候,人是没有太多选择的,即便知道吃了这种粮食可能会死,也只能吃。
宋瑜不仅给他们发放了能直接吃的米,还给他们发放了能当种子的稻子麦子。
趁着现在还能补种,抓紧时间把种子种下,秋收还有指望。
让百姓吃饱一顿饭不难,难的是让他们顿顿吃饱饭。
宋瑜担心难民们会把种粮也吃掉,就跟沁水知县商量,再筹募一些银两,购置一些农具牛马骡子什么的,帮着难民们耕种。
只有把种子种下,将来才有希望。
但想让富商富户们把手里的银钱拿出来,给他们眼中的穷鬼用,很难。
胡秀儿听完宋瑜的话,想了想问他,
“这几日,就没有富商什么的给你送礼?”
宋瑜愣住,立刻道:
“我断然不会收的,我清楚自己的职责,绝不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辱了自己的名声。”
胡秀儿忙摆手,
“你想岔了,我不是让你贪腐敛财,而是让你把收来的金银珠宝用到灾民身上。”
宋瑜傻眼,这不还得他收礼吗?
虽说下面的人给京官送礼是常有的事,但他可是正经读书人出身,随随便便就收礼,传出去,容易招人诟病。
胡秀儿见宋瑜那拧巴样儿就知道他想什么,无非就是名声啊什么的。
这人就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
胡秀儿直接对宋瑜道:
“放心吧,我不让你收礼,你这个官职,也收不到太贵重的礼。
你跟那帮富商什么的提一提小侯爷,就说小侯爷来沁水养伤,他们不会没有表示的。
你只管放出消息,礼我来收,礼品清单我会誊抄一份上报给皇上,钱财去向也会如实禀报。
将来就算有人说什么,也同你无关,你不用担心会有损声誉,更不用害怕会被弹劾。”
宋瑜震惊地看着胡秀儿,忍不住问道:
“你这么干,小侯爷能同意吗?”
第三百六十二章 募捐的方式
胡秀儿心想,顾清晏怎么可能不同意。
沁水这场水灾就是他一手造出来的,虽说是为了大局,可牺牲的却是沁水百姓的家园。
为了沁水的百姓,他做出一点小小的牺牲,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不过这话不能跟宋瑜说的太明白,朝廷的战报里没有明确说过是顾清晏命人决堤,也不知皇上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胡秀儿自然也不会跟人说顾清晏具体干过些什么,她只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说服顾清晏。
宋瑜见胡秀儿这么有信心,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这件事既然要干,就得干的漂亮一点。
胡秀儿说的那种手段太过粗糙简单,容易出岔子。
须知让人主动送上厚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小侯爷的问题在于过于位高权贵,小县城的土财主们压根没有给这种权贵送礼的经验。
如果胡秀儿这边表现的过于明显,他们反倒更不敢轻举妄动。
土财主嘛,大都几辈子待在一个地方,眼界和胆识都非常有限。
对于他们来说,能巴结上权贵自然好,但是如果要冒风险,还得不到什么确定的好处,他们可能会干脆放弃。
毕竟,巴结不上,他们还是土财主。
万一没巴结好,把权贵得罪了,那他们可能还要倒霉。
所以,不能用直接收礼的方式,从他们的口袋里掏银子。
还是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他们能光明正大奉上银子,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此事才能顺理成章。
胡秀儿听得都有些犯困了,她做事喜欢直来直往,最受不了这种弯弯绕绕一大圈,也没听出来具体要怎么做。
宋瑜又是这样又是那样的,听的她脑子都乱了,加上昨晚没睡好,今天又赶了一天路,实在困得慌。
胡秀儿没忍住,打了个哈欠。
宋瑜无奈停了下来,没好气道:
“你是不是想让我直接说怎么办?”
胡秀儿点头,又打了个哈欠,这哈欠打起来有瘾,一个接一个,实在控制不住。
宋瑜看的直摇头,他刚才还觉得胡秀儿变聪明了,居然能想到这种法子,搁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