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也没办法,都是让这帮人给逼得,不这样粮草永远也不够。”
张强也替顾清晏说好话,
“小侯爷以前跟这帮人打交道吃了不少亏,吃的亏多了,自然就长心眼了。”
“夫人放心,咱们小侯爷对着自己人从来不耍心眼。”
吕四也笑呵呵补了句。
胡秀儿摆手打住,受不了他们变着法替顾清晏说好话,她只是随口感叹一句罢了。
既然顾清晏都同意他们追查了,那就继续查吧,她也想见识见识这帮人到底有多坏。
一转眼就到了二月末。
考官们已经连着批阅了十多日的试卷,所有人都筋疲力尽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最终评判
做考官是极为辛苦的差事,不过这种辛苦活,却多的是人抢着干。
无他,但凡是考官,就是上榜进士的座师,以后这些进士入了朝堂,就是他们的助力。
有座师的名头,就能收获满朝的桃李。
辛苦十几日,享用一辈子,这种好事,自然人人争抢。
第一次做考官的齐恒,深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哪怕已经累的不行了,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觉得头有些晕,看卷子的时候眼睛有些花,知道这是疲累过头精神不济,齐恒忙起身伸个懒腰,准备泡杯浓茶来提提神。
却见坐在他不远处的另一个考官黄鼎却忽然坐直了身子,两眼放光。
这是看到好文章了,齐恒不由很是羡慕。
他今天都没遇到过好文章,全是大差不差烂大街的试卷,批的他头疼。
黄鼎越看越起劲,反复看了好几遍,执笔在卷子眉头画了个圈,并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一行小字,最后又加了两个字:高荐。
便递过去给了齐恒,齐恒看到字条上的“高荐”二字,看了眼黄鼎,把试卷接了过来。
高荐是指这份试卷可以入一甲,但凡能入一甲的试卷,都要经所有考官评判。
因为一甲的试卷最终是要送到皇上手中,由皇上亲自阅览,必须谨慎再谨慎。
齐恒首先看的便是试卷上‘天子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道题,这本就是第一卷 的第一题,也是所有考官评判一份试卷的第一印象题。
这道题已经考过很多次了,是一道被考烂了的大题。
但这份试卷上的回答,却看得人十分顺畅。
倒不是写的多么标新立异,而是光明中正,流畅利落,让人有种看到范文的感觉。
单凭这道题,这个考生就足以榜上有名。
齐恒是正经科举出身的探花,他比谁都清楚,考场上的文章应该怎么写。
四平八稳的文章想写的让人愿意读,读完了还意犹未尽,是最难的。
可这篇文章做到了,尽管也是歌功颂德,溜须拍马,可他这马屁拍的高明,拍的有理有据,十分讨喜,这就是本事。
这种挑不出错,又讨喜的文章,没有考官不喜欢,皇上也绝对不会讨厌。
想起自己今天倒霉,看了一天的废卷,没往上头荐一份卷了,齐恒打算把今天第一个高荐给这份试卷。
他继续往下翻阅这份试卷,视线在最后一张最后几行上凝固了。
这是宋瑜的行书习惯,他还特意提醒过他,不要把这么明显的个人习惯带入试卷中,会被人误会有作弊的嫌疑。
这份试卷中宋瑜努力隐藏了,但是因为他对宋瑜太过了解,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不过宋瑜隐藏的也算妥善,想来不了解他行文习惯的考官,应该看不出来。
齐恒想了又想,还是执笔在字条上写下了“高荐”二字。
举贤不避嫌,宋瑜这份试卷当得起一个一甲的名次,他作为考官,推荐这样一份试卷,问心无愧。
试卷在考官中转了一圈,最终被送到了主副考官面前。
主考官翰林院大学士章铭看完,非常利索地执笔画了个圈。
副主考官礼部侍郎杜元可看到考卷最右边,那个像是不小心弄出来的折痕,目光微微闪烁,提笔画了个叉。
主副考官意见不一致,负责核查的官员,数了数上面的圈和叉,发现居然是一样的,有一个考官弃权了。
这下可就难办了,按照惯例,这种时候要么重新评卷,要么请经验丰富的官员过来帮忙评卷。
后日就要放榜了,重新评卷太浪费时间,万一再打个平局更是麻烦。
考官们商量一番后,决定请赵太傅过来帮忙。
赵太傅当过三次主考官,经验丰富,正直无私,深得皇上信任,是最合适的人选。
试卷摆放到了赵太傅面前,所有考官都在等着赵太傅做出最终评判。
齐恒紧张的手心直冒汗,按理说他不该紧张的,他对宋瑜这份试卷有着十足的信心,但他就是紧张的厉害。
他不明白,这样一份几乎无可挑剔的试卷,怎么
会有那么多考官打了叉?
杜侍郎说这份试卷答的全是歌功颂德,不切实际。
可这是会试啊,不让人家歌功颂德,难不成要直抒胸臆,大放厥词?
简直不讲理!
齐恒隐约觉得不太对劲,这只是推荐入一甲,又不是一甲的最终选拔,犯得着这样大张旗鼓,把赵太傅都给请过来吗?
如果赵太傅说这份试卷不好,那是不是就要把这份试卷给淘汰了?
为了不得罪主副考官,不打脸赵太傅,干脆就把宋瑜的卷子作废,一了百了?
在齐恒的胡思乱想中,赵太傅已经看完了试卷,拿起朱笔,准备批卷。
齐恒看着赵太傅的笔尖落下,心不由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