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527

来,朕能放他回乡养老,除此以外还有从前江南各郡的驻防,尤其是蓬莱、荥阳,都需要重新规划……”

“荥阳那边,太傅怕是不愿在刺史的位置上久留,从前太傅就说,等尘埃落定一切上了正道,他就想致仕,荥阳郡守一位他虽接下,但也是暂代,得先物色好能接替他的人,送去荥阳好生培养,”萧季绾补充说,“还有两位王叔的封地,也该换一换了。”

“事情还真是不少,”永嘉帝叹了口气,“战事的结束只是另一个开始罢了。”

“对了,”永嘉帝又问,“高家父子的处置,你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萧季绾握勺的手一顿,停* 下了喝粥的动作,“除去帝号,历数罪状,依律处置,皇兄有什么顾虑吗?”

“要不要留高耿一条命,好日后重启姜氏一案?”

“不必,”萧季绾斩钉截铁地回答,“一则高耿对高涣所作所为根本不知情,二则,高耿为北齐天统帝,是北齐开国之君,留着他比留着高涣更加危险,不若一了百了,彻底断了高薛的念想。”

永嘉帝一想也是,“那就依阿绾所言吧。”

粥喝完了,话也叙得差不多了,慕容念见状拿出草拟的诏书给永嘉帝过目,“陛下请看,这是臣就姜氏一案所拟草诏。”

永嘉帝接过草诏,微微斜着身子,好让萧季绾也看见上头的文字,一目十行地看完,侧过脸问萧季绾,“你觉得还有需要修改之处吗?”

“这一封是没有,”萧季绾回答,“不过,还缺一份诏书。”

“殿下指的是封爵诏书?”慕容念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只是她拿不准给姜原进什么爵位与封号合适,毕竟他们留着并不清白的姜原进,只是出于权宜之计,给得太低,太高,都不利于平衡。

萧季绾思忖片刻,“皇兄觉得,侯爵怎么样?”

“侯爵可真是便宜了他,跟随姜大将军征战多年的李善冬将军,以及蓬莱的主将乔大将军也才侯爵。”永嘉帝就差捏着鼻子才能点头,“就伯爵吧,封号呢?给个什么封号才好?”

萧季绾的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敲在案几上,想了没一会儿就不愿想了,揉着额角询问慕容念,“阿念文采好,不若阿念取一个。”

永嘉帝期待地看着慕容念,慕容念低头沉思片刻,“武平侯,如何?”

“好!好一个武平侯!”永嘉帝就差击掌大笑,“到底是中书令,这封号取得好。姜大将军以武安天下,给他堂弟一个武平侯,理所应当,理所应当!”

萧季绾失笑,“只怕姜原进接到诏书会气急败坏。”

“气急败坏才好,”慕容念平静地解释,“气急败坏,才有可能露出马脚,都是他应得的。”

“哦,还有一事,”永嘉帝指着诏书说,“诏书一下,赵娘子就要带阿柔启程,派何人护送为好?”

“明面上,令千牛卫押解,背地里,”萧季绾想了想,提议道,“让宋将军带几十号人暗中跟着以防万一,路上走慢些,等她们到了北边,安北都护府差不多也就建成了,到时李将军任安北都护府大都护,有李将军暗中看顾,应当不会有事。”

“怕不止赵娘子与阿柔,”慕容念透露,“臣昨日去承晖殿探望时,华夫人似乎也有同行之意,华夫人对此事格外执拗,恐劝不来。”

“她们一家人,就别拆散了,华夫人想去就一同去吧,到时朕下令多派点千牛卫看顾就好,”说到此处,永嘉帝又想起一事,“那个叫荣彦的,如今在何处?”

“他是男的,不便入宫同住,臣妹让他先去寻宋将军了,宋将军暗中问过他的意思,他想去李将军麾下做个文吏。”

“也好,就让他与蓝田一道护送吧。”

耗时三月之久的姜氏通敌一案,终于在三司会审之下落下了帷幕。

结果令人十分意外,姜氏确有人通敌,但非大将军父子,而是姜氏儿妇赵氏遗孤,小县主之母。

据闻这位赵娘子的母亲是北齐的细作,那日在朱雀大道上拜君的老妇就是赵娘子阿娘从前的贴身女婢,她回到江北前,曾去翼国公府寻过赵娘子,而赵娘子向陛下与殿下隐瞒了此事。

三司不仅挖出了这段往事,还挖出了赵娘子阿娘的遗物,遗物是一方令牌,上有北齐晋王当年的军徽,这进一步坐实了赵娘子的身世。

只是单凭身世,还不足以证明赵娘子通敌,三司一开始想向陛下请求增派更多的人手进行查探,就在这时,赵娘子自己却承认了通敌一事。

有口供在,便无人再质疑,通敌本是灭九族之罪,如何处置姜、赵两家的人,朝中议论纷纷,有人建议严惩以儆效尤,有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