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下襄州,杀了那位慕容氏遗孤,以此警告震慑南晋长公主。”
高涣不赞同地摇了摇头,“动辄杀人,皇叔,这可不太好,杀人是下策,活人为我所用才是上策。”
“为我所用?”高起面露质疑,“她真是萧季绾的人的话,能轻易为我所用?”
“朕又不需要她对我大齐心悦诚服,”高涣别有意味地扯着嘴角,“朕要她活着到平城来就足够了。”
“臣愚钝。”高起老老实实认输,“臣哪里猜得了陛下的筹谋。”
“皇叔你说,萧季绾曾为了将她从郁林王手中夺回来,将郁林搅得天翻地覆,这么个人若是落到朕手中,该是怎样关键的棋子呢?朕若用她同萧季绾换一个人,你说萧季绾答应不答应?”
“换人?”高起不明所以,继而又恍然大悟,“陛下想用慕容念将人引来平城?”
高涣哈哈大笑,“非也,朕要用慕容念同萧季绾换她手中的一枚王棋。”
高涣接下来的一句话让高起目瞪口呆,他听见他说道,“建宁传来的密信上说,南晋劫持了先帝,将人藏在太徽观内,朕为人子,既知吾父在世,岂能不迎回皇都。”
“先……先帝?”高起好不容易才从惊愕中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先帝,还活着?”
“朕原先还有所怀疑,但传密信的细作连萧季绾的私情都能探听到,这一则必然也是准的。”
宫人陆陆续续入殿奉膳,高涣抬手,“皇叔不必站着了,入座吧,朕也许久未同皇叔一道用膳了。”
高起在高涣转身之时抬起衣袖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强自镇定地落座,用膳期间几度欲开口,但见上首的高涣专心致志地进膳,他压根找不到开口的机会,只得食不知味地先陪高涣吃完这一顿。
“皇叔用的如何?”高涣关切地问。
高起起身拜谢道,“臣谢陛下赐膳,用得甚好。”
高涣又露出一抹笑意,“那便同朕来吧。”
回到书房,高涣将一份诏书拿给高起,“皇叔看看。”
高起依言结果打开,只见诏书的第一行写着,《告南晋书》。
“陛下,这是?”
“南晋能发什么《讨北齐檄》,我大齐难道就不能以牙还牙吗?枉他南晋以‘礼仪之邦’自诩,劫持先皇使我大齐君臣、父子分离许久,这就是他们的礼?还有,他们萧氏的长公主跟个女人不清不楚,秽乱宫闱,这就是他们的仪?”高涣露出期待之色,“朕在这份书中将这些传之四海,宣于天下,百姓会怎么想?天下悠悠之口,他萧氏又决定怎么堵呢?”
高起被吓出一身冷汗。
无情最是帝王家。【1】
萧氏想堵天下之口,最轻易的办法就是让慕容念死。
“到时候是永嘉帝萧季钧要她死,还是镇国晋宁长公主萧季绾要她死呢?”高涣饶有趣味地猜测,“若是萧季绾要她死,萧季钧就该掂量掂量他这个大权在握的皇妹的狠辣了,若是萧季钧要她死,而萧季绾不同意,这一对兄妹会由此产生龃龉吧,他们眼下一个坐镇江南,一个坐镇江北,若是大晋最有权势的二人之间出现了裂痕,岂非乱从内起,那于我大齐甚为有利啊!”
“那,那若是那两兄妹都没想过让慕容念死呢?”
“嗯,”高涣皱眉点了点头,“皇叔所言也并非没有可能啊,若是这两兄妹都没想要她的命,那萧氏皇族就得承受天下人的审视,他们的文人士子可是最在乎什么礼法伦常的,燕云笙就是为自己的夫君垂个帘听个政,你看她背了多少口诛笔伐?要不是灭了慕容氏全族震慑前朝,她能在皇后的位置上待得安稳?哦对,”高涣拍了拍自己的头,“朕差点忘了,慕容念是慕容氏遗孤啊,那么也就是说,萧季绾的娘灭了她的族啊!哎,这二人之间未免过于有趣了些。”
话已至此,高起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位陛下志在必得,听不进半点相左之言。
可是真的会如他想得这般顺利吗?
高起想起了错青部,想起了那个在紧要关头忽然暴毙的错青王,若不是错青王死了,番邦十六部与大晋何至于在西线交战中顷刻间攻守易位,而错青王暴毙之时,慕容念可就在场!
是擒贼擒王,还是引狼入室,眼下还说不准啊!
出襄州不易,进襄州却不难。
白虹驾车,青冥伴侧,一行只有三人,且只有三个女人,有人决心送死,北齐军焉能不大方,任凭三人自东侧入城。
一路上,慕容念都在思索程从方传来的情报,情报上头对于襄州现状只有只言片语的描述,具体如何尚且不知,不过也能从只言片语中猜测到一二。
常显扬在她之时给了她一张药方,同时言明药方是仓促之间思索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