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君至闻言难得夸了高涣一句,“此招够损啊,这是杀人诛心!”
“殿下在犹豫是吗?”
慕容念问出这话时,看的不是萧季绾,而是颜君至。
“对对对,你家殿下犹豫不决,可急死我了,”颜君至抱怨道,“你赶紧劝劝她。”
“眼下襄州流言四起,乱从内生,北齐意欲动摇穷大晋军心,因此襄州绝不可弃,当然,洛州也至关重要。”
颜君至福至心灵,“你有主意了?”
慕容念深吸一口气,后退一步,抬手行了叉手礼,“臣请殿下予臣镇国公主印信,臣愿代殿下前往襄州安抚民心,臣往襄州之时,殿下可传书重州、莱州,令两州出兵驰援鄂北,臣可向殿下保证,只要臣在襄州一日,襄州便一日不会破城,直到援军到来。”
萧季绾下颌紧绷,一言不发地用目光锁住慕容念。
“臣为中书侍郎,官列三省,没有比臣更合适的人选,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法子。”
“这就是你的主意?”萧季绾终于开了口,理智告诉她,这的的确确是眼下唯一的法子,但提议的人是慕容念,面对她,她真的能做到理智如常吗?
不可能的。
所以她拒绝了,“孤不可能点头。”
慕容念看了颜君至一眼,颜君至心领神会,脚下打了个拐往外走去,“你们谈,你们好好谈谈。”
屋门紧闭,屋中就剩下了她们两个。
“不必劝我。”
“阿绾,一路走来,我们经历的危险不少,可每次我都能全身而退,”慕容念抬手点在长安上,点在郁林上,点在错青部,也点在襄州,“所以这一回,我也能够全身而退。”
“可你凭什么觉得次次都会有那样好的运气……”
“不是还有你吗?”慕容念笑起来时,眸中的光能一直暖到她心里,“阿绾,不是我次次都运气好,而是次次都有你,不是吗?你是我的倚仗,你在,我的运气就能一直好下去,所以这一回也会一样,我会在鄂北等你,等你夺回洛州,等你前来接我。”
“所以哪怕我不同意,你也会去,是吗?”
她对着阿念从来做不到理智如常,因为她每一次都会对她妥协。
“是,”慕容念上前抱住萧季绾,“我说过,我相信我们能够回去,当年我们怎样离开,就能怎样回去,所以阿绾,让我去鄂北吧,我替你稳住襄州,眼下已不是那个在长安你我都无可奈何只能仓皇逃离的时候了,对不对?”
第212章 告书
“恭喜陛下!陛下大喜!”高起堆出满脸笑意, 这笑意真切,仿佛当真喜君所喜。
高涣今日心情大好,难得弃了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喜怒不形于色”的规矩, 和颜悦色地招呼高起, “王叔来的正是时候, 入座, 留下一道用膳。”
高起瞅着高涣手中巴掌大的信笺, 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方才只是瞧着高涣高兴, 这才贺他大喜,没想到竟给他蒙着了, “前线战事顺利, 尽在陛下筹谋之中。”
高涣打开高桌上的一方竹盒,将信笺放了进去,“朕以为还有废些功夫, 萧季绾才舍得放人,结果她那么爽快就将人送去襄州了,看来建宁来的密信里对她二人之间的私情还是低估了些。”
密信之事,高起是知道的。
高流当年在江南埋下了细作, 这些细作随着陆幼萱的死埋没得七七八八了, 不久前才联络上, 不得不说这死去的晋王确有先见之明,这才多久,就给平城传来了两道极为重要的消息。
其中一个消息便是南晋长公主与慕容氏遗孤之间的私情。
只是高起想不明白。
“为何陛下这般肯定是低估,臣倒觉得这长公主将人看得没那么重要,否则为何不在身边放着, 而是将她送去襄州那样危险的前线?襄州在我军的连番进攻下,城门可是摇摇欲坠啊!”
高涣起身离了高桌, 往偏殿走去,高起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等二人到了偏殿,高涣才继续为他解释,“此时此刻能被萧季绾派去襄州安抚人心的,可不能够是泛泛之辈,至少也得是她极为了解与信任之人,否则要是阵前胆怯,背后捅了她一刀,那不就空亏一溃了吗?”
高起还是不太明白,不过明不明白的,都无伤大雅,“那陛下打算下一步如何?”
高涣倏忽转身看了过来,高起心下一惊,暗道自己大意,怎么就这么直白地问了出来,这不是有窥探圣意的嫌疑吗?
好在高涣今日心情是真好,便不与他计较话中纰漏之处,还饶有兴致地卖起了关子,“下一步吗?皇叔猜猜。”
高起顺从地做出一副冥思苦想状,“臣猜,陛下想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