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450

应过来,已经跟随韩翎纾的脚步走入了一条僻静的巷子。

韩翎纾忽然停下了脚步,他反应迅速,躲藏到角落,避免了被发现。

隔得不算近,韩翎纾的动作看不大真切,只依稀看到她停下没多久,就进了尽头的一户人家。

每家每户的门前都会有牌记,韩再思略等了一会,从角落处走出,往离得最近的那户人家的门上一看,上头写着“亲善坊三巷五七”。

原来是到了亲善坊。

韩再思记下后,沿着韩翎纾方才走过的路往前,走了大约十户人家就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往前。

他怕被韩翎纾发现,但他又好奇韩翎纾出宫的意图。

思来想去,决定先行回去,派府中下人前来打听,结果下人打听到的消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奴按照郎君的吩咐,去了亲善坊,找到了三巷最后一户人家,那是个一进的空院子,里头住了一个老妇人。”

“老妇人?”韩再思将韩府中的老妇人想了个遍,除了韩翎纾当年的傅母,他也想不出韩氏会有身在市井没被牵连的老妇,可韩翎纾的傅母早些年就已经过世了。

“是什么样的老妇人?”韩再思问。

下人低头回忆了一番,答道,“是个不起眼的寻常老妇,奴就看了一眼,已然忘了她的模样。”

看过就忘?

韩再思越发捉摸不透,如此不起眼的老妇,韩翎纾寻她做什么?

“你这几日仔细盯着那里,一有特别之处就赶紧回来禀报。”

“是,郎君。”

昨日下了一场暴雨,今日天又阴沉得厉害,乌云低得就跟要坠下来似的。

姜尚川拧着眉,脸色比乌云还要沉上几分,双眸微眯定在洛阳西城门上,那里,三根尾带玄色绸的羽箭正迎风而动* 。

丁卯挎着长弓,勒马上前询问姜尚川,“将军,还需要放出第四根羽箭吗?”

为了逼北齐的洛州驻军迎战,姜尚川让丁卯在羽箭尾部绑上了玄色长绸,每隔一个时辰就射上一支,直到洛州应战。

但洛州高耸的城墙如沉睡的巨龙,紧闭的城门丝毫没有开启的迹象。

“放。”姜尚川开口回答,“洛州不出战,就按原计划放箭。”

“是。”丁卯取下背上的长弓,抽出羽箭,对准了城楼上的北齐军。

城墙上的北齐军对丁卯的箭术早有领教,见他将箭头对准了人而非城头,顿时大惊失色,下意识便要拔腿而逃。

“慌什么?都站好了!想阵前出逃,上将军的下场你们都忘记了?!”

一声呵斥犹如一盆凉水,兜头淋下,让胆颤之人清醒。

上将军阿龙达意图弃洛州而去,被陛下派来的督军一刀砍下人头,如今尸首还悬在城中,用来警示众人,他们怎敢逃?!

于是被羽箭对准的士兵又战战兢兢地直起了身躯。

丁卯将城楼上的一切看在眼中,抿了抿唇,松开了弓弦,城楼上的士兵面色惨白地闭上了双眼,然而随着“叮”一声巨响,羽箭没入城墙。

他不敢相信自己竟捡回了一条命,瞪大双眼往门楼上看去,那里,四支羽箭一字排开,玄色长绸互相缠绕。

“将军,用羽箭警告有用吗?”丁卯回身看了看身后的玄甲军,都四个时辰了,再围下去,洛州城破不破得下他不知道,他们都得在玄甲中被闷死。

“当然无用。”姜尚川抬头看天,乌云蔽日,让人辨不出时辰。

“那我们为何还要继续围下去?”

“当然是因为有用。”

第214章 未悔

两颗指甲盖大的药丸吞下去, 瞬间一股甜腥气顺着喉咙泛上来,熏得人几欲作呕。

白虹眼疾手快地将一杯茶捧给慕容念,慕容念用帕子抵住唇, 另一只手摇了摇。

强自克制了好一会儿, 那股昏头的腥气才渐渐散去, 慕容念将手中的帕子放在一旁, 接过茶水握在手中, 问道, “青冥还未回来吗?”

那日初入襄州就从街上带回了一名煽动流言的别有用心之人,她让青冥去查, 青冥顺着那人的口供顺藤摸瓜, 还真就提溜出了一串细作,未免打草惊蛇,她命青冥暗中摸清细作的身份, 而后一击拿下。

话音刚落,外头就响起了喧闹声,不多时,青冥提着剑进来复命, “侍郎, 人都带回来了, 刺史问您该如何处置?”

“将他们全部隔开,一个个单独审问,看看供词与最前头那人是不是一样,”慕容念想了想,又道, “一则要摸清鄂北全郡还有那些州有他们的人,二则, 看能不能从他们口中撬出点北齐军的消息。”

青冥领命而去,前脚刚走,后脚襄州刺史姚值就来了。

解药尚在研制之中,姚值拖着一副病怏怏的身子处理州中军政,慕容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