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454

倒也出奇效,”颜君至瞧见萧季绾急急忙忙的样子,忍不住问,“殿下不进洛州了?”

“洛州有常刺史,有玄甲军,不会有事,”萧季绾合上方才写好的即将要送去建宁的奏疏,“荥州这边,太傅您多留心,襄州情势危急,孤得亲去。”

“殿下,刺史,襄州急报!”门外响起了人声。

颜君至急忙上前打开了门,来递口信的是荥州府衙的衙役,颜君至问,“急报呢?”

“是莱州军的斥候,他就在府外,说消息得见了长公主殿下才能说。”

颜君至回过头看向萧季绾,萧季绾蹙着眉,他心下也有股不怎么好的预感,半点不敢耽搁,让衙役将报信的斥候请进来。

人大步流星地进了来,一进门萧季绾劈头就问,“襄州发生了何事?”

“回殿下,襄州之困已解。”

颜君至心下疑惑,难道他猜错了?猜错了好啊!

不然……

他用余光关注萧季绾的神色,果然,萧季绾面上一松。

然而二人的心还未落下,就听斥候又道,“殿下,襄州之困已解,然,慕容侍郎却被北齐掠走,将军率军去追,却无法施救,只得命臣向殿下回报!”

颜君至“唰”转头看向萧季绾,稀罕的是,萧季绾听了这个消息,竟坐着没动,他暗道不好,不等萧季绾开口,颜君至就紧急发问,“快说说,人在城中,怎么会被北齐带走?”

“北齐欲向襄州发动第四轮进攻,慕容侍郎为拖延时间,自请出城与北齐军议谈,臣等莱州军未曾与襄州通信,不知侍郎入了敌营,命我等暗中伏击北齐军,恰好洛州收复的消息传来,北齐军仓皇逃离,将侍郎一道带走了,将军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颜君至听完这话,安慰萧季绾道,“慕容侍郎既然敢孤身入敌营议谈,想来心中已有筹谋,眼下应当无事,只是营救上困难些。”

屋内静默良久,直到莱州营的斥候扛不住落汗,萧季绾才平静地开口,“高涣敢不敢动她,得看孤手中的棋有多少分量。”

说着拿起案几上的奏疏交给颜君至,“太傅立刻遣人送去建宁,顺便给皇兄带句话,让他将人送来,一刻也耽误不得。”

颜君至一凛,当着斥候的面他不好问,但是差不多也能猜到萧季绾要的人是谁了。

这人随大将军徐方的灵柩去到建宁,一直隐藏在太徽观,原是要作为大晋手中给予高涣最后致命一击的利器的,可为了救人,怕是只能提前祭出。

颜君至离开时将莱州营的斥候一道带走,萧季绾平静的面色一寸寸皲裂。

“吭啷”一声,一只灯笼从廊檐上落下正巧砸在宫人手中端着的铜盆里,发出不大不小的声响。

“手脚都小心点!”务本殿的总管阿顺回头看了一眼紧闭的殿门,压低了声音呵斥,“慌什么,急什么,南晋的大军还没过来呢!”

宫人一手抱着盆,一手提着灯笼,垂着头认错,“是,是奴不小心……”

“还不赶紧去帮忙收拾,难不成要等南晋的大军打过来?!”阿顺拽住另一名着急慌忙的宫人,“看着路,别撞到了贵人!”

无论殿外如何乱成一锅粥,务本殿中都弥漫着诡异的平静。

高涣抚着帝玺,打量一动不动站在他面前的慕容念。

这就是慕容念,南晋的中书侍郎,她的身上还穿着三品紫袍,紫袍略有些发皱,胸口两只孔雀却不受路途颠簸的影响,瞧上去格外昂扬。

这个穿着孔雀纹紫袍的女人只有十九岁,她的前十九年倒是比他这个一国天子还要精彩,她身上仿佛天生带了神的诅咒,辗转于多个邦国之间,去一邦,亡一朝,如今她来了大齐,我大齐也会因此而亡吗?

高涣抓紧了帝玺。

襄州战场没能速战速决出乎他的意料,洛州战场被南晋速战速决更是让他措不及防,南晋时夺了洛州,民心大振,军心高涨,他要是萧季绾,必会乘胜追击直捣平城,让他不得不暂且先放弃平城皇都,迁都长安。

说到底,大齐走到今日,也同这个慕容念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你不怕朕吗?”

慕容念掀动眼帘,缓缓看过去,“身在敌营自然是怕的,不过想到大齐陛下您不会杀我,便是怕,也没那么怕了。”

“你笃定朕不会杀你?”高涣牵起一抹怪异的笑,“那就是笃定你的长公主殿下一定会救你了?”

“陛下尚未收到我朝答复,在希望没有落空之前,您当然会先留着我。”

“巧舌如簧,”高涣冷笑,“你在南晋爬到如今的地位,怕不是靠得这张嘴?”

“陛下不必想着激怒我,”慕容念不卑不亢道,“陛下想用我同我朝交换您的父皇,您难道是真心想迎他回来?”

“当然,南晋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