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439

进了屋内。

屋中燃了香,萧季绾与慕容念二人都不喜欢太过浓烈的香气,因而她们用的香丸只一味梅花,梅香清冷又淡然,既能提神,又能安神。

慕容念一进屋,冷梅的香气就包裹了上来,她走到萧季绾身旁,将纤细的竹筒轻轻放下,“皖北来消息了。”

萧季绾搁下笔,打开竹筒取出纸条,纸条上头一字未写,只画了两道弧线,一从西南往东北去,一从东南往西北去,最后合于一点。

“姜将军的意思是,皖北与鄂北一齐出兵?”慕容念指着左侧的弧线,指尖沿着弧线的方向缓缓延伸,延伸至一半时,忽然顿住,“若是没记错,这条路线是要过崇山?”

崇山为天下五大山之一,同其他四山比起来,既不算险也不算高,但起位于地势平坦的中原大地,便犹如平地上盘踞的庞然大物,它紧邻洛州,可谓拱卫洛州的一道天然屏障。

“崇山虽难越,但是其上有两条道可走,”萧季绾的目光落在两条弧线上,“姜将军想要借这两条路翻阅崇山,兵临洛州城下。”

慕容念于军事战术上并不擅长,不过有些事不必太懂,也能瞧出,“洛州四面山水交错,天然屏障甚多,从崇山借道,想来是姜将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只是鄂北、皖北两军驻军若要去崇山,荥阳郡南面的信州,怕是绕不过去。”

“剑川来的消息说,宋蓝田已经拿下了鄂北西面的康、庆、重三州,鄂北出兵倒是不必担忧背部受敌,若是东西两个方向夹击信州,信州拿下并不是问题。”

慕容念注视着萧季绾,“你脸色并不太好,可是还担忧什么?”

“从程氏商行传过来的消息,我们目前可知北齐在洛州东北的黎洛仓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可供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吃三月之久,而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兵马可以调动。”萧季绾深吸一口气,“原先我想让秉州军与博州军一同出兵黎洛仓,可是高涣派了代阳王高弘回代阳郡驻守,意在牵制秉州军,所以能够出兵的只有博州军,粮草是军队命脉,他在黎洛留了多少兵马根本探不出来,但毋庸置疑,他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绝不会让黎洛仓被我们拿下,少了秉州军相助,博州军的胜算怕是……”

慕容念不太明白,“必须得拿下黎洛仓?”

“姜尚川之所以提议皖北鄂北同时出军,就是因为兵力不够。”提到兵力,萧季绾难得将“发愁”二字写在了脸上,“练兵非一日之功,尤其是江北诸郡的驻军需要随时应对来自北齐的袭击,更是不可轻率马虎,现在的鄂北郡驻军是从蓬莱的莱州营、海州营、宋州营各调了五千组成,皖北的驻军大部分都是玄甲军,新兵还未练成,这些作战经验丰富的兵也不能尽数调出,得留下至少一半原地驻守,如此一来,我们的兵力远远不如北齐。”

“北齐高薛一族全民皆兵,且北方草原各部的兵马都能够供其调动,这些人马常年在马上生活,上了马就是战士,相比之下,我大晋虽在各地设有折冲府,但论战力,除了边州的折冲府军,其余各地是万万不能与之相比。”

慕容念明白了,“北齐想用洛州拖死玄甲军,而于我们而言,只能速战速决,夺下黎洛仓,就能加快战事完结。”

“能速战速决最好,可洛州城高壁固,易守难攻,倘若难以短期内取胜,那么就要做长期围困的准备,而围困的前提是,断了洛州粮草。”

“所以,黎洛仓无论如何都避不过去。”慕容念顺着萧季绾的话说道。

“高涣与我都心知肚明,洛州战迫在眉睫,他需要一场大胜仗,而我,又何尝不是,”萧季绾有些累了,将头枕在慕容念的双膝上仰躺下,露出了只有在人后对着慕容念才能稍稍流露出的疲惫与茫然,“阿念,这是我将长公主府迁到荥州的第一场大战,高涣输不得,我也输不得。”

慕容念一手环护着萧季绾,一手任她握着,安静地陪着她。

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必说,她只需要她陪着。

灰背白点的信鸽再次出现在初夏的天幕中,这一回不是从南至北,而是从北至南。

信鸽送回来的纸条上除了两道弧线,在弧线的东北方还多了一个圈,姜尚川对着堪舆图略一思索便知,圈住的地方是洛州东北的黎洛仓。

“将军,已点兵完毕。”

来回报的是姜尚川新提拔的校尉,名叫丁卯,丁卯年方二十一,原先是一名普通士兵,在鄂北之战中以一箭连夺北齐八名士兵的命,被姜尚川注意到,后以战功拜为校尉。在日常操练的过程中,姜尚川惊喜地发现,这个名叫丁卯的格外擅长射箭,据丁卯自己说,若非统一配发的弓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