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对孤身边的人虎视眈眈。”
陈青吾闻言意有所指地安慰道,“等到天下大定,一切尘埃落定,届时百废待兴,朝臣忙碌起来,便也不会再为难殿下了。”
“那就,借表兄吉言了。”
第226章 安宁
一夜大雪, 白雪满秃枝,恍若梨花盛开,只是这花凛冽, 并无一丝花香。
姜原进坐在轮椅上, 由五斗推着出了营帐。
五斗就是汉川本地人, 新近才入伍, 年纪不大但手脚麻利又行事仔细, 被姜原遂拨给了姜原进, 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军中起得早,姜原进出营帐之时, 营中的士兵已经绕着整个大营跑了十圈, 正列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去膳房那片儿用早膳。
“郎君,今日是去膳房,还是独在帐中用膳?”五斗问道。
“我还不饿, 你先去用膳吧,用完了给我带个馒头回来就成,我在帐外待一会儿。”
姜原进是个极为和蔼的人,平易近人又温文尔雅, 五斗早不见初到他身边时的忐忑紧张, 知道郎君这么说, 就是真的这么想的,便也不客气了,“郎君,那我去去就来,等着我给您带早膳。”说着挥了挥手, 同路过的兵卒勾肩搭背地离开了。
姜原进望着他们的背影,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 说到底,五斗还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行事再仔细稳重,少年意气是遮盖不了的。
“郎君安。”
“郎君安。”
路过的兵卒纷纷同姜原进打招呼,还有人主动询问,“郎君用早膳了吗?要不要给您送来?”
姜原进对这些问候与关心一视同仁地报以和善的微笑,“多谢,你们去吃吧,待会儿五斗会送来。”
路过的士兵陆陆续续地进了膳房,过路的人少了些,姜原进安安静静地待在远处,遥望远处山峰间呼之欲出的霞光。
这样的日子紧张却踏实的日子是他从未想过的,虽然汉川离北齐的都城长安极近,军营时时刻刻都在戒严,都在提防随时可能进犯的北齐军,但比从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时候,要温情得多。
姜原遂果真带兵有素,治军有方,这里信仰实力,信仰强者,但自他来此,从未见过强者恃强凌弱,在这里的人,是同袍,是战友,也更胜似兄弟姊妹。
姜原进看了眼自己的双腿,若非造化弄人,想必他也能如兄长一般横刀立马,征战沙场,为大晋立下赫赫战功,不像眼下,他凭着姜氏的身份之故才能通过华夫人向永嘉帝求得一个入军的机会,半年来凭借从前在北齐的记忆,是为玄甲军立下了些许功劳,但比起他的兄长,那些功劳不过小巫见大巫。
“姜郎君,您怎么在外头?”一个穿着军医衣服的年轻姑娘提着药走了过来,姜原进见是她,微微笑道,“有劳王娘子亲自送药。”
王娘子名唤王浣娘,原是掖庭宫人,后在宋皇后所设西海医庐受教,再之后,因为连着考核皆为上等,就被分到了姜原遂亲率的玄甲军主军效力。
姜原遂对姜原进的双腿很是关心,请王浣娘闲暇之余试着医一医他的腿,就算不能恢复脱离轮椅,也能让他在冬日夜里不会因时不时的抽筋而痛醒。
王浣娘接了令,对姜原进的双腿尽心尽力,每隔五日便会送来泡足的药包,姜原进接了药包挂在轮椅一侧,“多谢王娘子,王娘子的药十分有效,某连着用了数月,已经好多了。”
“有用便好,”王浣娘行事极有分寸,送了药便离开了此地,姜原进又是一人安静地欣赏日出东山之景。
怪道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爱看日升日落,当真是磅礴绚丽。
姜原进正看得出神,忽然营外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他抬眼望去,之间远处有滚滚烟尘不断向此处涌动,紧接着,黑色山林簇拥着一面绣了姜字的玄色旗出现在眼前。
“大将军归营!开辕门!”
“大将军归营!开辕门!”
“大将军归营!开辕门!”
三声,一声比一声清晰,三声过后,辕门大开。
姜原进知道,这是巡视安西的姜原遂回来了。
“如何,常刺史?”萧季绾见陈青吾一脸急色又不便开口的样子,便主动替他问道。
常显扬收了手,回答说,“无事。”
“无事?”
萧季绾与陈青吾二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出了这句话,常显扬的目光在二人之间来回逡巡,“的确无事。”
“那怎么会晕倒?”萧季绾不甚明白,从前张淑妃有孕倒也是三天两头晕倒,但那是为了将她阿耶请去淑景殿的手段,黛霜情形可与张淑妃不同。
常显扬提笔在白宣上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一张,捏着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