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476

更多的喘息之机。

最迟春日过后,干戈必起,而干戈一起,就是大晋与北齐之间你死我亡的决战。

在此之前,于施需要安抚,安南需要固守,安西需要再行敲打一番,以及江北诸郡也需要重新布防,除军务外,政务民生亦是纷繁复杂。

事情多得像是干不完,萧季绾原想在腊月二十封笔,可四方源源不断送来的奏疏让她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她代天子所执的一支绯笔,怕是得一直等到腊月二十八九才能停。

好在忙里尚有偷闲时,腊月十八这一日,二人暂且停了公务,一同去城外接了一行从秉州而来的客人。

客人亦是故人。

陈青吾见了萧季绾,下马上前拱手行礼,“臣秉州长史陈青吾,请长公主殿下安,愿殿下长安永乐。”

“眼下并无其他人,表兄不必如此多礼,”萧季绾笑道,“之前皇兄传书,言表兄大婚,事务繁杂,未能亲至恭贺,表兄勿怪。”

“殿下的贺礼臣已经收到,”陈青吾也笑道,“殿下的心意臣明白,此番奉诏回京述职,特意借道洛州,也是想当面谢一谢殿下。”

说着,陈青吾的目光就移到了慕容念身上,他微微颔首,“慕容侍郎安好。”

这么一说,萧季绾才明白陈青吾要谢的大约不是大婚贺礼,而是别的。

“好了好了,”萧季绾看了眼天色,“今日怕是有雪,趁着还未下,赶紧入城。”

来时萧季绾与慕容念共乘照衣出的城,回时萧季绾怕她冷,将人塞进了后头的马车中,自己骑了照衣与陈青吾并行。

行着行着,眼看就要入城,陈青吾忽然放慢了与萧季绾错开一个马头,萧季绾正同他说着秉州的驻防,侧头一瞧,人没了。

“殿下,入城了,臣若不遵礼数,等回到建宁头一个等着臣的怕就是谏议大夫的参奏,”陈青吾解释道,“殿下于臣有恩,臣也不愿殿下因臣之过受朝臣责难。”

萧季绾拉着缰绳也放慢了脚步,“朝中骂孤的还少吗?孤若句句放在心上,就恐夜不能寐了。”

尤其是《告南晋书》一出以后,朝中明着向永嘉帝参谏的没有,但是拐弯抹角的日日都有,其中半数以上都是说她为奸人所惑,请求永嘉帝“清主侧”的。

那些个朝臣想要清的是谁,不言而喻,对此萧季绾绝不松口,经过数回的教训,她算是明白了一点,哪里都没有自己身边安全,要她将人送回建宁,根本不可能。

“说来,那倒是臣讨了便宜,”陈青吾由衷地感念萧季绾,“若非殿下,臣也不会守得云开。”

萧季绾闻言哭笑不得,“表兄你这是谢孤呢,还是故意向孤炫耀呢?”

“哪里,”陈青吾诚恳地说,“臣是真心感谢殿下,骂名都让殿下受着,好处却是臣来享。”

天上的云凝得越来越快,周遭的空气也越来越冷,这是下雪的前兆。

龙首街的行人纷纷加快了脚步,希冀能赶在落雪前回到家中,萧季绾一行也加快赶路,在第一片雪花落下前,堪堪赶到了萧季绾在洛州的行邸。

“边上那是洛州府衙?”陈青吾不确定地问。

“是啊,要不是因着这出宅院就挨着府衙,孤也不会住这儿,”萧季绾下了马,往后走到马车处,“阿念,到了。”

马车门这才缓缓打开。

执素早就在府前候着了,见了人急忙上前递伞,萧季绾撑着伞等人下了车,而后一道往府内走。

等入了前厅,几人都解了披风,慕容念才发现黛霜已然有了身孕。

“方才马车中昏暗,没瞧仔细,又得恭喜娘子了。”慕容念的话吸引了萧季绾的注意,朝着黛霜看过来,问的却是陈青吾,“不知娘子孕中几月?”

“恰好三月,”陈青吾向萧季绾递上秉州刺史令他一道带来的奏疏,回答道,“建宁路途遥远,若非已满三月,岂敢折腾这一趟。”

萧季绾接了奏疏,暂且搁在一旁,“皇兄说,此番正旦姑父姑母也会回京,表兄数年不曾见过双亲,眼下终于可以团聚了。”

黛霜的神色一下子紧张起来,慕容念见状安慰道,“大长公主与驸马见了长史与娘子眼下这般琴瑟和鸣,必定高兴。”

“是啊,”萧季绾也道,“皇兄赐的婚,皇嫂筹备的嫁妆贺礼,褚郡守主婚,太傅送嫁,若非宣州离得远,姑父又要主政一方难以离开,他们早就想要前往秉州了。”

一番话令黛霜稍稍安心下来,“妾要多谢殿下,若非殿下……”

“唉,”萧季绾闻言连连摆手,“表兄方才已经谢了,表嫂可别再谢孤了,孤如今见天儿被骂,孤见不得你们谢来谢去地提醒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