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325

遍,目光停留在“赤纱土”三字上,不住地琢磨。

赤纱土,赤纱土,河道里头怎么会有赤纱土。

褚见微有个习惯,遇上捉摸不透的事情时,喜欢起身在屋内来回走动,他一边琢磨一边走动,在屋内走了十几个来回,就是想不通赤纱土的关窍。

“堤坝,堤坝,堤坝……”

褚见微的自言自语引起了一旁文吏的疑惑,“郡守,什么堤坝?”

“近日蓬莱境内,可有说哪里堤坝松动?”褚见微脚下不停,问道。

文吏仔细思索一番,实话实说,“郡守,夏汛之前的堤坝巡察一直都是头等大事,若是松动,地方官员不敢不报,可今年并未有有关堤坝松动的文书呈上来。”

“我知,我知,”褚见微直觉陈青吾的文书中牵扯着一件顶顶重要的事,可是他越是纠结,就越是想不出。

“蓬莱境内没有,那水里怎么会有?”

文吏没见过陈青吾的文书,并不知道褚见微在纠结什么,听闻褚见微的话,他以为是在问他,下意识便答,“黄河又不是只在咱蓬莱境内才有,咱这是下游了,若水中出现了蓬莱境内没有的,怕不是外头进来的。”

何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褚见微闻言,头脑像被人用重器凿过一般,骤然陷入钝痛的神态溢出一丝清明。

停步,转身,抓起陈青吾的文书,再转身,四个动作一气呵成,却在即将离开时猛然顿住脚步,“水系图,蓬莱,不,大晋的水系图!”

文吏急忙将归置在一旁的水系图塞到褚见微手中,“郡守,您要出门?”

褚见微惊醒,强逼自己镇定下来,“哦,陈县令说广营那边束水的工程人手不够,我去寻大将军商议商议。”

文吏不疑有他,“那您今日还回来吗?”

褚见微摆手,“你今日也早些回去歇着吧,这段时日都辛苦了。”

说着,一只脚已然迈出了屋子。

连日的奔袭使得宋蓝田的身子格外疲惫,但是他的精神头却并不困倦,相反,他异常清醒,双目炯炯有神地望着远处山下或明或灭的火光。

“大将军,我们何时行动?”宋蓝田还记得临行前萧季绾那句“兵贵神速,此行唯有‘快’这一计能够取胜”,因而他有些着急,他们已在此埋伏了八个时辰,连个位置都未曾挪过,再耽搁下去,他怕剑川驻扎的北齐军会收到广云已经沦陷的消息,从而加强戒备,那么他们夺下剑川的可能便会大大降低。若剑川夺不下,那么不费一兵一族就收复的广云,便随时出于朝不保夕的危局之中。

广云是他们靠着药王孟神农给的山道图,以及茂国公宋百药配置的麻药,还有程氏商行暗中的配合方才能够擒贼擒王,一夜夺下,这样的好运气可遇不可求,这样的计策用了一次也极不可能再用第二回,所以连夜奔袭剑川的三千名长水军同他一样清楚,剑川是他们的死生之地。

黑夜之中,宋蓝田看不清姜原遂的神色,因而他越发紧张,心跳得也越发厉害,直到姜原遂抬手,他才堪堪镇定下来。

越是在这千钧一发定生死之时,动越比静要来的让人安心。

“依照原定计划,兵分五路,务必在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军令如山,不得有误!”

三千长水军将姜原遂下达的军令口耳相传,半柱香后,他们分成了五路,朝着不同的方向,如鬼影一般散去。

宋蓝田跟着姜原遂,沿着脚下这条杂草覆盖的古道跌跌撞撞往山下走,目的地是,北齐的剑川大营。

这条古道,若非常年在附近山中跋涉,熟悉蜀中剑川的山间情形,是绝不会知晓的。

药王孟神农行迹神秘,传闻他常在蜀中一代现身,但总是神出鬼没,高耿派了不知多少暗探想要寻找他的踪迹,皆铩羽而归,究其原因,孟神农凭的就是一手在寻药之时练就的探路的本事,蜀中崇山峻岭之间有无数人迹罕至的荒废古道,这些道路狭窄难通,但不仅在采药时会派上用场,有时候也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

蜀道难行,剑川难越,荒草丛生的古道在夜间更是难走,尽管难走,却是宋百药用了半辈子人情从孟神农那里换来的。

宋蓝田就是知晓他阿耶寻得药王的踪迹不易,用早年半副解药救治尝百草的药王结下的缘分作为交换更加不易,所以此行他才坚持跟着出来,他想参与收复剑川的苦战,让他阿耶的心血不会付诸东流,古道上的砂石硌脚,斜出的荆棘更是时不时会划破暴露在外的皮肤,痛是不可能不痛的,不过他并不敢发出任何呻吟。

不知走了多久,宋蓝田觉得自己的双腿快要麻木之时,姜原遂停下了脚步。他也跟着停下来,停下了,才发现他们已经到了剑川大营的辕门。

占据广云大营的那一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