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351

萧季钧想问,往年都是阿娘分担,为何今岁却要交给他,但是从出了太庙那日的事,他意识到他们萧家与历朝历代的皇室并无不同后,他再也问不出这样的话。

“今日可曾去坤仪殿给皇后请安了?”延和帝问。

萧季钧心下一凛,“儿来前才将昨日阿耶送往东宫的奏章批阅好,还未来得及去向阿娘请安。”

延和帝拿起萧季钧派人先一步送来的奏疏,“你批阅的奏疏阿耶看了,才看了上头几封,这一份,兵部尚书侯暻提议蓬莱主将的人选,”延和帝将奏章扔到萧季钧面前,“他言褚见微终究是文臣,又任蓬莱郡守,军政两头兼顾怕是分身乏术,故而提议姜原遂为主将,你为何不批?”

萧季钧回答道,“姜大将军是安南驻将,从未在右卫军中待过,若骤然将其任命为右卫军大将军,恐右卫军不服,再则,剑川才夺回,若调走姜大将军,剑川该由何人镇守?”

“你既然不同意,直接批复就是。”

“可儿觉得侯尚书所言也有道理,褚郡守若兼任蓬莱主将,一则他并无带兵作战经验,二则,恐他分身乏术。”

“吾儿犹豫不决,是想不到何人可为蓬莱主将?”延和帝问,“还是你心中有人选,却不知道合不合适?”

“儿不知。”

延和帝扯过来一张白宣,在上头写下了个人名,“此人如何?”

萧季钧一看,上头竟写了姜尚川的名字,沉吟道,“姜尚川?他连初出茅庐的普通士卒都算不得,如何能担一军主将?”

“现在不行,你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没准有一日他就行了呢,”延和帝在姜尚川的名字上点了点,“他是姜原遂的儿子,若他去了蓬莱,姜原遂只会更加尽心竭力镇守剑川,而且他胜在年轻,阿钧,你给他机会,将他从监门卫调到蓬莱右卫军,这是知遇之恩。”

就像你的妹妹力排众议重用姜原遂那样。

不过这半句延和帝没有明说。

萧季钧躬身,“是,儿受教。”

“希望吾儿是真的受教,”延和帝意有所指,“你记住,你才是大晋储君,萧氏未来的天子。”

萧季钧还未来得及说什么,钱大监忽然进来,“陛下,贵妃请见。”

延和帝靠在曲面凭几上,“哦?朕让她思过,她思好了?”

话音刚落,张贵妃便哭哭啼啼、跌跌撞撞地闯进殿中,“陛下,妾知错,请陛下饶恕妾。”

“大胆!”延和帝大怒。

萧季钧急忙避身告退,才转身就听到身后延和帝斥责张贵妃,“巫蛊之祸虽已查明是你身边的宫娥诬告,但你也不反省反省,你过往嚣张跋扈,否则宫人怎会受不了,连事情都没搞明白就来向朕揭发你,可见你平素对待宫人有多苛刻!”

萧季钧不愿窥探长辈之事,加快了脚步。

张贵妃止不住抽泣,“妾知错,妾日后定谨言慎行,宽以待人,请陛下恕罪。”

“今日可曾向皇后请安?”

张贵妃语塞,半晌才扭扭捏捏地回答,“皇后殿下日理万机,不大愿意见妾。”

“那便是没有了,”延和帝点了点张贵妃,“你就是太过骄纵,朕若不乏你,你怕是总也不长记性。”

张贵妃似被吓住,连抽噎都忘了。

延和帝吩咐钱大监,“去告诉皇后,贵妃性非和顺,苛待宫人,骄纵蛮横,德不配位,着即降位淑妃,迁回淑景殿,还有,”延和帝提醒张淑妃,“日后坤仪殿晨昏定省,一次也不许少,皇后不见你,你就在殿外给她请安行礼,记住了?”

“是,妾记住了。”

第166章 谋动

秋高气爽, 层林尽染,骢山西郊一隅,一座百年古观的飞檐在层层叠叠的林叶之间若隐若现, 飞檐之下, 一群飞鸟陡然惊起。

赵士全下了马, 将缰绳递给迎上来的道童, 径直往观内走。

这回来鹿林观, 赵士全一个随从也未带, 也未曾事先知会过观主,观主得了赵氏家主驾临的消息, 急匆匆赶往正门处迎接时, 门口就只剩下一个负责给赵士全看马的道童。

“家主呢?”观主左顾右盼,都不见赵士全的踪影。

道童指了指观中的某个方向,“家主言, 他独身前来,万毋惊动观中其他人。”

观主心领神会,朝身后随他一同前来迎接的诸位道长挥了挥手,“都散了吧, 家主今日来观中之事, 便都当做不知晓。”

鹿林观西南角处有一独立的院落, 名唤玉霄院,因院中遍植云霄花而得名。赵士全穿过重重庭院,来到了院前,他多年不曾踏足过玉霄院,但路倒是一点都没忘。

站在院前, 似乎又听到了从里头传来的,撕心裂肺的声音, 恍然又见一盆盆血水染红了院中黄白色的云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