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矫诏,错了,但是错的不是你们,是我这个当老师的。”
说罢,戚晏清俯身下跪,“兵出剑川解救蓬莱,乃臣之策,大都护与掌诏曾一同受教于臣门下,与臣有师生之谊,师命不可违,是臣,令她们矫诏出兵,陛下若要降罪以振朝纲,当降罪于臣。”
“老师!”
戚晏清温和而平静地看着萧季绾,“为师向你传道授业,今日为师便再为你上最后一课。”
利光闪过,萧季绾意识到了什么,迅速起身。
可阶上阶下的距离那样长,任凭她跑得再快,也快不过戚晏清手中的器。
第162章 伶仃
夏雨如瓢泼, 不比春雨淅淅沥沥,不比冬雪扑扑簌簌,而是被滚滚乌云推怂着席卷而来, 在降下电闪雷鸣的短暂征兆后, 一泻千里, 恍若顶头的天, 被凿了一个洞。
百忙之中的褚见微抽空冒着暴雨给颜君至送来了任命他为荥州刺史的诏书。
明明是白日, 外头却昏暗无比, 颜君至瞪大了双眼也看不清文书上的字符,只好命人点灯。
一豆光亮在灰暗的雨天只能照亮手边的方寸书案, 充盈不了整个内室, 文吏见状询问,“刺史,可要再燃一盏?”
颜君至摆了摆手, “你先下去吧。”
蓬莱的事情不必荥州少,褚见微却在这个时候亲自过来,必有要事。
由于荥阳一郡只有荥州回归,因而荥州暂归蓬莱辖制, 颜君至接了诏书印绶就搁在一旁, 关心起他们二人最为看中的蓬莱军防一事。
“大将军的人选, 可有定下?”这些日子颜君至泡在荥州,一边竭力恢复荥州的秩序,一边还要防着疫病的发生,蓬莱那边的局势,若非褚见微主动递消息过来, 荥州这头一概不知。
褚见微摇了摇头,长叹一声, “建宁那边,大将军仍停灵太徽观,至今未入葬,蓬莱主将的人选,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知殿下是个什么想法。”
还没有定下……
颜君至皱眉,“按说大将军的灵柩到了建宁,哪怕陛下想不起,殿下也一定会提醒陛下,速速定下蓬莱主将以安军心,竟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会不会是郡守漏了建宁那边的消息?”
褚见微摇头,“此事我比你还要着急,安排了专人驻扎在宋州江岸,只要建宁那边有消息过来,都会快马加鞭送到博州,可就是没有啊,主将的人选,是一点影子都寻不着!”
火光跃动,映出了二人的愁眉苦脸,屋外骤然一声惊雷落地,狂风将直棂窗吹开,瓢泼大雨顷刻间洒进了屋内,淋在靠着床边的书案上,浇灭了屋中唯一的光亮。
顾不得重新燃灯,颜君至与褚见微二人就着此起彼伏的闪电,迅速收拾案牍上的文书,一边收拾,褚见微一边抱怨,“屋漏偏逢连夜雨【1】,今夏的雨真是又多又急。”
“广营那边如何?”颜君至问。
“倒是没掘堤,不过束水攻沙之策非一时半会儿能见效的,”想起水灾,褚见微又是一顿头疼,“得多等几年再瞧瞧。”
文书收拾好后,颜君至又问,“你亲自过来,应当不是只为了给我送个诏书吧?”
“非常时节,你这荥州刺史的诏令送是送来了,京中却没派个宣诏的特使过来,荥州如今暂归蓬莱,我这蓬莱郡守可不能不重视。”褚见微抬手轻轻往颜君至的方向点了点,“毕竟荥州如今成了大晋与北齐的边线嘛。”
颜君至清理油灯的手一顿,自言自语道,“是啊,既然荥州举足轻重,为何荥州刺史的任命如此草率……”
又为何至关重要的蓬莱主将,迟迟定不下?
“咚”得一声,油灯被颜君至起身的动作带倒,一旁坐着的褚见微被殃及,灯油淋了满手。
“哎,太暗了,你这里可还有蜡烛?”褚见微正要起身,就被颜君至一把拎了起来。
“不是,你干什么?”
“建宁出事了,您赶紧多派些人去宋州,不,不,”颜君至立刻否了这个决定,改口道,“不能只打听消息,你赶紧写奏疏。”
“写什* 么奏疏?”褚见微不甚明白颜君至怎么忽然就紧张起来。
颜君至停下来回踱走的脚步,“你要在奏疏中将蓬莱、荥州的情形说得越严重越好,然后催问陛下谁可为蓬莱主将。”
褚见微还呆立在原地,“你到底想到什么了?你不说清楚,我怎么知道奏疏该怎么写?”
颜君至深吸一口气,“来不及多言,只能说,你得让陛下知道,姜原遂必须保下,”怕褚见微还不明白,他又补充道,“保姜原遂就是保大都护,保大都护就是保皇后殿下,还有……”
他希望是他多虑。
隔了条江,南边和北边的雨汛总是会错开几日,分个先来与后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