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212

诏书,若阿兄及时看到我的留书,那么最迟今日,八百里加急的诏书就该到此地了。”

“我们夺了邮传司负责传递给泸州的诏书,扮成邮传司的驿卒,便能够光明正大地走官道了,”谢咏絮鬼使神差地问了萧季绾一句,“若我当时不答应同你一起,你打算怎么对付我?”

“说实话,”萧季绾看了谢咏絮一眼,“我并没有想过你不会答应。”

说完一拉缰绳,马立刻窜了出去。

谢咏絮对着月亮叹了口气,翻身上马追了上去。

驿卒走官道八百里加急到赣昌的鄱州需要三日,回程就没那么快了,忐忐忑忑地走了六日才回到建宁,延和帝瞧见驿卒带回来的玉戒,听完驿卒当面道明原委后,额头上的青筋已经跳了好几下。

这法子,这法子也亏得她能想出来!

萧季钧瞧着延和帝隐隐跳动的青筋,挥了挥手让被萧季绾坑了的可怜驿卒先行退下,而后拱手提醒道,“阿耶,阿绾离开鄱州已经六日,从官道走,一路不停的话,只怕已经鄂南郡都走了大半了,过了鄂南,就是川益。”

萧季钧的意思时,萧季绾十日之内必到泸州,若建宁这边调泸州折冲府的敕书与虎符再不出发,怕是要来不及,届时只凭五千左武卫,怕是不能安然身退。

延和帝何尝不知,只是一旦调动泸州折冲府,无异于向郁林宣战,他觉得眼下并不是一个好时候,比起调军给萧季绾,他更希望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派人截住她,将她安然带回来。

萧季钧看出了延和帝的犹豫,进一步劝道,“阿耶,我们已然迟了一步,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阿绾回来根本不可能,何况泸州刺史罗昆山与郁林的恩怨,阿耶难道忘了。”

延和帝当然没忘。

罗昆山原是泸州折冲府的校尉,原泸州刺史纵容手下纵横市井,误杀了罗昆山当街坐堂问诊的姐姐姐夫,事后怕罗昆山报复,又想寻个由头将罗昆山一家下狱,罗昆山事先从交好的同僚处得到消息,绝地反杀,夜半潜入刺史府杀了凶手不说,还阴差阳错地拿到了原刺史的把柄,孤身闯丰州荆王府,将罪状交给了荆王,荆王将此事回报建宁,延和帝亲自督办,严惩了泸州原刺史,升任罗昆山为泸州刺史,原刺史一家由荆王府长史亲自押解入建宁,在离开泸州的路上出了意外,原刺史的第二子不知所踪,多年后摇身一变为郁林王身边的大祭司。

罗昆山与郁林大祭司有血仇,这也是延和帝将罗昆山留驻泸州的原因。泸州与郁林一线之隔,罗昆山必定会好好地替建宁看着郁林,密切关注郁林的一举一动。

“阿耶,儿在发现阿绾留书的那一日就去了长乐殿,在长乐殿发现了这个。”萧季钧将在长乐殿看到的白宣交给延和帝,白宣之上是萧季绾用笔墨勾勒出的郁林堪舆图,图中着重点明了泸州,并并排写下了罗昆山与郁林大祭司这两个人。

“从图上看,阿绾想是已经清楚了罗刺史与郁林之间的纠葛,阿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便建宁无敕书传下,只要阿绾亮出自己的身份,加上罗昆山与郁林大祭司的仇,泸州折冲府也十有八九会借着营救公主的名义出兵,”萧季钧分析道,“罗昆山确为戍边好手,镇守泸州十年无虞,罗昆山本人亦是寒门出身,阿耶难道忍心见他落得一个私调驻军的罪名?”

延和帝当然不舍得。

思忖了片刻,仿佛痛下决心一般,延和帝开口道,“也罢,请谢仆射入宫一趟吧。”

在建宁这边拟定调军敕书时,萧季绾比萧季钧她们预料的还要快,已经穿过鄂南进入了川益郡。

谢咏絮有气无力地趴在马背上又走了四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泸州?”

萧季绾稳了稳心神,深吸一口气掩下内心的紧张,扬鞭指了指前方,“到了。”

“唰”,谢咏絮垂死“病”中惊坐起,脸上的疲惫顷刻间一扫而光,神采奕奕地朝前方望去,果然瞧见了泸州刺史府的府旗。

拍马继续接近刺史府,走到府衙前,下马登门,不出意外被拦下,直到萧季绾拿出了邮传司的鱼符,“陛下有诏,泸州刺史罗昆山接诏。”

守门的侍卫不敢耽搁半分,验了身份后,立刻将萧季绾与谢咏絮请入府中。

罗昆山匆匆而来,步入前厅时看到两道瘦削的身影,心下生疑,低声问,“查验过了,当真是邮传司?”

下属回禀,“确认无误,信筒上的封条亦不会作假。”

罗昆山心中疑虑更甚,前厅里头的二人,分明是两个女子。

在厅中站定,罗昆山面朝建宁方向,拱手高声道,“臣泸州刺史罗昆山接诏来迟,遥请陛下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