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
萧季绾与谢咏絮闻言双双转过身。
“罗刺史,诏书在此。”萧季绾话是这么说,却没有解下背上的邮筒,而是拿出金印拖在掌心,罗昆山微微倾身,看到金印之时,满目惊诧,“晋……”
“嘘!”萧季绾打了个手势,将金印递给罗昆山,“罗刺史先验明正身再说。”
罗昆山接过金印,翻来覆去地查验,尽管他觉得十分不可能,但是金印绝非假的,萧季绾这张同燕皇后有七分相似的脸也不可能作假,来人的确是晋宁公主。
“可真?”萧季绾问。
“真。”罗昆山回答。
“那么能否向罗刺史借一步说话。”
罗昆山点头,“可。”
第100章 即盎
前庭之中只剩下了萧季绾、谢咏絮, 还有一个不明就里的罗昆山。
“公主此番前来泸州,可是陛下、殿下有要事差遣?”罗昆山旁敲侧击,无非就是怀疑萧季绾此行并非光明正大, 而是偷跑出来的。
“不瞒罗刺史, 我此行的确是偷偷跑出来的, ”在罗昆山开口前, 萧季绾抢先一步解释, “之所以出此下策, 实在是我所要做之事,只有做了, 阿耶阿娘才有可能点头应允。”
这话说得奇怪, 罗昆山想不出萧季绾言下之意。
“公主想做什么?”
“救一个人,我朋友。”萧季绾不欲绕来绕去地耽搁时间,“就是和亲郁林的崇义公主, 我想罗刺史多少都听说过她的来历。”
崇义公主和亲郁林的诏书晓喻天下,罗昆山当然听过,也知道,只是他不太明白, “公主要救崇义公主?如何救?”
凭萧季绾一个人, 或许再加上她身边这一位小娘子?两个人闯郁林救人?
反正罗昆山是觉得这事儿有些异想天开。
“我自有法子, 只是需要罗刺史相助。”萧季绾直直地盯着罗昆山,“就看罗刺史愿不愿意干这一场?”
一旁的谢咏絮觉着这话听上去很是耳熟,萧季绾蛊惑她上这条贼船时,貌似说过差不多的话,因而她很好奇, 罗昆山会不会被萧季绾诓住。
罗昆山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应当摆出什么样的神色。
他面前站着一个养尊处优了十四年的公主,偷偷从京师跑出来, 对他说,我马上要去郁林救一个人,需要刺史你的帮助。
他觉得很荒谬,但是又觉得有趣。萧季绾的身份是真的,她确确实实从建宁,从帝后眼皮子底下跑出来了,并且没有在半道被截回去,这意味着这位小公主,尚有几分能耐,加上她看着自己的眼神格外郑重,又格外坚毅,他毫不怀疑,哪怕他拒绝,这位小公主在孤立无援的情形下,也会前去救人。
“公主希望臣如何相助?”罗昆山问。
萧季绾竖起两根手指,“两件事,一,需要罗刺史帮我们混入郁林,二,调动折冲府军以为后援。”
“公主的勇气臣……”
“罗刺史,别急着拒绝,我来寻你相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然也早就知道罗刺史你有这个本事,”萧季绾说完* 看着罗昆山,等着他的反应。
罗昆山终于有了一种奇特的感觉,眼前站着的这位小公主,她并不是寻常的十多岁的小娘子。
萧季绾觉察到了罗昆山心境的变化,开始一点一点出击,“敢问罗刺史,郁林王何时进入的郁林境内?”
这并非什么秘密,“今晨巳时三刻。”
“左武卫何时返程回建宁?”萧季绾又问。
“左武卫军想必已经从泸州与郁林交界的鹿鸣县往回走了,申时之前必到。”罗昆山回答完,等着萧季绾下一个问题。
萧季绾解下背上的信筒,双手捧至罗昆山眼前,“此诏为真,不过不是给罗刺史的,而是给左武卫军的,因大晋与郁林联姻,北齐在克沙江附近有异动,故诏令左武卫军留守泸州,直至和亲大典成功举行。”
“这是第一份诏书,还要劳烦罗刺史派人前去给左武卫军宣诏,”萧季绾接着道,“建宁会传至泸州的诏书,不止这一封,第二封诏书才是给刺史您的。”
罗昆山不能表现出对第二封诏书的兴趣,更不能主动打听,在诏书未到之前若打听诏书上的内容,便有窥探圣意之嫌,而且他觉得无论他表示得感不感兴趣,萧季绾都会告诉她第二封诏书的内容。
“若和亲大典顺利举办,为了向郁林王表示诚意,建宁会以刺史您戍守边疆多年,劳苦功高为由,将您调入兵部。”
就这一句,罗昆山变了脸色。
“仇人尚在郁林呼风唤雨,刺史大仇未报,难道甘心就这么离开?”萧季绾往前进了半步,“所以刺史同我合作,我助您复仇。”
“私调驻军是大罪。”
“将在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