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214

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您应该懂,”萧季绾反手指了指自己,“您调军是迫不得己,至于缘由,自然是为了营救身陷郁林的晋宁公主。”

罗昆山不会被萧季绾三语两语就说动,何况是否真有调他离开的诏书还犹未可知。

“您要我拿出阿耶会调您离开郁林的证据,我拿不出,”萧季绾指尖在信筒上无心地叩了叩,“不过以您担任泸州刺史这么多年的经验,您可以自行判断,我所言是真是假。”

罗昆山的目光落在萧季绾手中的信筒上。

五千左武卫留驻泸州,真是只是为了防止北齐异动,确保大晋与郁林的联姻顺利举办吗?

萧季绾估摸着差不多了,将信筒交给罗昆山,“还请罗刺史派人前去宣诏,免得同左武卫错过了。”

“是。”罗昆山略一停顿,接过了信筒,“臣去安排公主的休息之处。”

“有劳。”

慕容念此行带了译官,译官会陪在她身边,直到她学会郁林的语言。

马车外响起了郁林人的声音,慕容念识得此人,他是郁林王身边的亲卫,这一路上郁林王有什么事都是此人前来通告。

“公主,郁林王说,到郁林王都桑堪,还需要走四日,今日先在此地略作休整。”译官为慕容念传达了郁林王的话,慕容念听到“公主”二字之时,有片刻的怔愣。

被人这么称呼了一路,她却还没有习惯,在听到“公主”时,总会有种仍在萧季绾身边的错觉。

“烦请译官告诉王上,我这就下车。”

从建宁到郁林的千里之路,除了夜晚之时停驻休息,慕容念从不下车,即便下了车,她也会严格按照大晋的风俗,以绢扇遮面,以至于队伍中的许多人,不管来自郁林还是大晋,都没有见过她的真容,就是郁林王也只是在那一夜万岁大宴的舞榭之下见了一面。

如此神秘,让郁林王更觉心驰神往。

慕容念手持绢扇下了车,朝郁林王遥遥行了万福礼,哪怕隔着绢扇,她也能感受到郁林王热切而好奇的目光。

目不斜视,不为所动,款款走入了郁林王为她准备的住处,慕容念都不愿放下绢扇。

孟甘古的驻地在即盎,即盎是郁林北部的一个州,即盎州在七百年前也是中原王朝的疆域,曾一半隶属大魏朝剑南郡,一半隶属娄原郡。

永隆南渡后,剑南郡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全部落入北齐之手,延和帝便在原来的区划上进行了调整,以剑南郡长江以南的地区为川益郡,而泸州川益偏南之地,其西南恰与即盎州接壤。

罗昆山将西南的堪舆图指给萧季绾看,着重点了点即盎州,“公主昨日问臣,是否能够利用郁林内部的矛盾,臣思来想去,或许孟甘古可以一用。”

罗昆山考虑了三日的时间,三日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按照郁林王的脚程计,最迟明日,他就会带着崇义公主回到郁林王都桑堪。

萧季绾所言只是一种可能。其实罗昆山并不十分相信萧季绾,对她说的延和帝要将他调离泸州之事半信半疑,但是他还是选择助她,因为虽然调任一事一时之间没影儿,可大晋与郁林和亲这事儿是铁板真真,等到和亲礼成,他再想动郁林大祭司宋起章就难了。

他隐忍不发十余年,迟迟不动手,并非因为仇恨消退,恰恰相反,他想要报仇的心与日俱增,只是时机不到。身为边疆驻将,在郁林没有动静的情况下,他是不能够主动出兵挑起战火的。

但是隐忍,也只是韬光养晦,仇,他一定要报。

萧季绾的指尖在即盎州与桑堪之间划了两个来回,“从即盎到桑堪,还需穿过茶池。”

郁林在立国之时就确立了“六部拱卫王都”的区划政策,在王都桑堪的四周,有包括茶池在内的六部,这六部直属郁林王管辖,六部首长历代以来都为郁林王直系心腹,六部将桑堪团团围住,即盎与桑堪之间,就隔着六部之一的茶池,而茶池则是现任大祭司宋起章的老巢。

即便他们能够成功鼓动孟甘谷,可想要从大祭司的老巢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桑堪,也着实艰难。

萧季绾的目光从郁林的疆域上一点一点碾过,停留在一片树木标识之处,她指着图上的一片树林问罗昆山,“此处可是瘴林?”

西南多瘴气,这一点萧季绾是知道的。

“是。”罗昆山问,“公主想从瘴气林穿过茶池?”

萧季绾掌心抵在瘴气林上,不言不语,算是默认了。

“穿越瘴气林,只能够在太阳升起之后,可那样一来,瘴气林中未必就不会有茶池军巡逻,”罗昆山提醒萧季绾,“和亲大典将近,宋起章也不愿大典出现意外,所以茶池一定防守甚严。”

萧季绾何尝想不到这一点,只是从泸州去桑堪,从即盎穿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