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99

快些离开了。

萧季绾福了福身子,“住持所言婉娘明白了,婉娘会尽快带阿念离开,只是婉娘在此人生地不熟,因而肯定住持再发慈悲,为婉娘指一条明路。”

住持见萧季绾这般善解人意,更加同情,“小施主且放心,贫尼说过,送二位施主离开并非是对后事置之不理,每日卯时,都会有外头的人给本寺送食物用度,皆是贫尼会请求他们带二位施主离开。”

“施主放心,送菜之人乃贫尼阿耶阿娘,”住持身旁那名一直照看萧季绾的比丘尼插了一句,“他们就住在城外,二位施主虽阿耶阿娘离开寺后,可先住在贫尼家中,贫尼家中有一兄一姊,人口简单,施主可以安心。”

“这实在太叨扰你们了,”眼下萧季绾没有出处,哪怕自认为唐突,也不得不麻烦人家,只好不住道谢,“住持,宝因师父,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她忽然想起她们杀了子甲以后,拿走了子甲身上的所有钱财,不知途中有没有丢掉,若是没有,或许可能当做谢礼,“还有一事,不知师父们救回我二人时,有没有捡到什么东西?”

住持看了另一位名唤宝理的比丘尼一眼,对方会意,去了住持的禅房,不一会儿取来了两只袋子,住持将袋子交给萧季绾,“贫尼见其中皆是金银珠宝,十分贵重,怕看管不好丢失,便自作主张趁着二位昏迷期间代为保管,施主可检点一下,看是否有所短缺。”

“住持人品贵重,定是无疑,”萧季绾说着打开了其中一只袋子,从中拿出两副耳坠,其余的都塞给住持,“住持及寺中师父的大恩婉娘无以为报,这些金银权当谢礼,待日后……”

住持急忙将袋子推回了萧季绾手中,“如今我们已是方外之人,金银都是身外之物,施主还是拿回去吧,另一位施主看病,以及你二人回乡寻亲,都需要不少钱财。”

萧季绾推辞不过,只好收回了金银,也打定主意,日后一定要寻法子报答这一寺老少,若有可能,设法令她们还俗,也不至于骨肉分离。

不过眼下想这些都为时尚早,她如今与阿念自身难保。

“那便这般说定了,小施主先行回禅房休息,待明日卯时,贫尼送二位离开。”

第二日,天色未明,萧季绾就被宝因唤醒。

“施主,人来了。”

萧季绾彻夜守着慕容念,也不知自己是何时说过去了,乍然一醒来,只感觉到双腿发麻,可她心知出寺之事耽搁不得,强撑着起身。

宝因宝理二人合力抬起慕容念,趁着天还是黑的,将萧季绾与慕容念送进了装菜的大箩筐中。

萧季绾蜷缩在箩筐中看不真切外头的情形,只能依稀听到宝因的声音,“阿耶,此事便交给你了。”

“你放心,放心,你独自在寺中,要照顾好自己。”

“嗯。”宝因再出声已经略带哽咽,她皈依了佛门,虽还能同耶娘见面,却早已不是能在他们膝下尽孝的身份了,因而没见一次,不舍反而更多一分,但到了时候,不放耶娘走也不行了,“阿耶阿娘,你们保重,快些走吧,别让人瞧见。”

“哎,哎,走了。”

萧季绾感到自己的身子随着板车的移动时而上下时而左右地颠簸,她怕被人发现,咬紧牙关绝不出声,板车大约行了有一个半时辰才停下。

箩筐上遮盖的麻布被解开,微弱天光闯进萧季绾的眼中,她控制不住地闭了闭双眸,好一会儿才适应光亮。

“快些起来吧,”老妇将萧季绾从箩筐中扶了出来,又去一旁另一只箩筐中的慕容念,借着光亮,萧季绾看清了他们二人的样貌。

是再普通不过的模样,饱经风霜的脸,粗糙不堪的手,堪堪能够蔽体的衣裳,再往前看,面前的泥巴小院,比她在宋州的穹庐要简陋得多。

萧季绾心中酸涩,这才是万千黎民真正的生活,她敛袖屈膝,宝因说过她俗家姓刘,“谢过刘伯刘婶……”

话未说完便被老翁打断,“听阿囡说你们还病着,快些进去。”

萧季绾搭了把手,同这一对老夫妇将慕容念安置在侧屋中,颇为不好意思,“家中实在没有多余的屋子,这屋子是我们两个女儿的,阿囡走了以后,只有大囡住在这里,你们,不要见怪。”

老夫妇二人活了大半辈子,没享过什么福,但是人倒是看过不少,在他们眼中,这个自称“婉娘”的小娘子,还有炕上躺着的那一位,都是气度不俗,一见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怕是非富即贵。

他们平头老百姓,对这些非富即贵的人不自觉心生畏惧,对萧季绾说话时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置于低位,哪怕他们是救了她们的人。

“怎会,”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