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宋观唐 作品

分卷阅读16

写了一个字,“龄”。

是问她想如何处置龄娘。

龄娘的确冤枉,又并不完全冤枉。

她一向睚眦必报,这一回是福是祸犹未可知,也罢。

妧娘抬起右手食指,萧季绾急忙摊开掌心,只见妧娘写下了几个字,“小惩大诫”。

萧季绾收回手,清了清嗓子,“掖庭令,你过来。”

掖庭令满脸堆笑地上前弯腰,察觉萧季绾需要垫脚,急忙将腰弓得更深了些,“公主还有什么吩咐?”

萧季绾附在掖庭令耳边轻声吩咐,“这里叫龄娘的那个,莫要继续为难她,小惩大诫。”

掖庭令暗中将妧娘落井之事查了又查,发现虽无证据证明龄娘有罪,但又无证据证明龄娘无罪,可有一点,龄娘的的确确经常欺负妧娘,因而掖庭令不明白萧季绾的意思。

“妧娘落井之事,不要声张,不要让更多的人知晓。”

掖庭令明白了,因为妧娘是否自己投井并不清楚,而宫人自戕为大罪,因此不可大张旗鼓地查,所以龄娘那边不可有异常,寻个由头小惩大诫,让她不再胡言乱语就够了。

“公主宅心仁厚,臣遵命。”

第008章 夜月

延和帝今日的气色又比昨日好了不少,已经能够行动自如,下榻走动,若非张淑妃来宸元殿闹了一场,他或许还能更好些。

“孤不是下令不许拿这些琐事惊扰陛下吗?”燕皇后质问宸元殿侍奉的宫人,“淑妃不知轻重,你们也不知?”

钱大监躬身解释道,“殿下,淑妃坚持要见陛下,说若陛下不见,她就站着不回,奴怕伤到皇嗣,这才为她通传。”

“是朕听见淑妃的声音,命人出去询问,这才让她进殿的,”延和帝安抚道,“朕明白你的心意,只是淑妃所求之事已不仅仅只是后宫之事,朕不愿再令你为难,便准了她省亲的请求。”

“那陛下打算将淑妃省亲之日定在何时?妾也好早些命人准备,”燕皇后隐有担忧,“淑妃身怀六甲,不出两月便要临盆,妾是担忧她身子不便,这才说等她生产完再议此事,谁知淑妃竟执意在此时省亲。”

延和帝含笑听着燕皇后说话,等她说完,才吩咐钱大监去书房拿来一封奏疏,“你看看。”

燕皇后不明所以地接过奏疏展开,越往下看眸光越亮,“这是,追加蓬莱郡军费的奏呈?”

“嗯,”延和帝肯定道,“赵仆射今晨刚递上来的,说北齐自博州一战后数年不曾有异动,怕他们暗中筹谋南下,作未雨绸缪之计,蓬莱应当加固防线,这一次他们出手很大方。”

“今晨赵仆射的奏疏刚递过来,下午张淑妃就来宸元殿,”燕皇后笑了笑,“这舅甥俩倒是心有灵犀。”

“所以朕准了,”延和帝意有所指,“就当是,意外之喜。”

“如陛下所言,”燕皇后满意地合上奏疏,“不知陛下对淑妃省亲的安排,有何特别的叮嘱?”

“阿笙以为呢?”延和帝问。

“妾以为,”燕皇后仔细思虑了一番,才接着说道,“淑妃孕中省亲,一则要保其安危,不若令左右威卫同时护送。”

延和帝赞同地点了点头,“可,赵氏与张氏也是此意,那其二呢?”

“陛下子嗣单薄,为显对淑妃这一胎的郑重,不若妾借出皇后仪仗?”燕皇后问,“如此陛下以为如何?”

“皇后仪仗?”延和帝戏谑地问,“全副?”

燕皇后故意敛了笑,“陛下若是想,也并非不可。”

“那就半副。”延和帝抬手点了点燕皇后,“你啊,早就想清楚了,还偏要朕说出来。”

“为着淑妃省亲一事,妾为陛下在前朝后宫抗了几近一月,陛下倒觉得妾多此一举了?”燕皇后佯怒。

“哪里,”延和帝矢口否认,“阿笙好谋略。”

“不比陛下料事如神。”燕皇后回敬道。

“行了,淑妃省亲之事就议到这儿吧,”延和帝想起一事,好奇地问,“听说你今日应阿绾之请,赦免了掖庭一个罪籍的宫人?”

“陛下的消息灵通。”说起此事,燕皇后发出一声感叹,“是慕容氏的那个孩子,阿绾为她求了妾许久,今日更是罔顾宫规强行带她出掖庭,阿绾还是头一回这么不听劝,也不知着了什么魔,非得在这事儿上路见不平。”

“慕容氏的孩子?”延和帝倍感意外,“慕容博的那个孙女?朕记得她入掖庭是还不到两岁。”

“是,叫妧娘。”燕皇后叹了口气,“当年崔怜芳便是为了她强出掖庭,惊动了左领军卫,这才引得封宫……”

“都是前尘往事了,一晃快十年了。”说起当年最后关头的功亏一篑,延和帝还是觉得遗憾,“当年只差一点点……”

燕皇后摇了摇头,驱散乍然而起的愁绪,“阿绾在此事上执拗得很,说那妧娘在掖庭受尽了欺负,非得救她,妾拗不过她,这才……”说着说着,便感到不对劲,延和帝正目光如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