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啤酒的马 作品

第666章 你们还记得大帅的楹联吧

见王英楷把球踢给自己,王占元忙挤出一丝苦笑说道。

“大人是知道的,兴甫性情一向孤傲,在武备学堂时我同他也没有什么交情,只有芝泉,还有商德全和他还算过得去,我写信估计他也不会理会我。”

他们似乎都没有意识到,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把滕兴甫换成了更加亲暱的兴甫了。

见两人都推脱不肯写信,张怀芝在心中暗叹一声后说道。

“大人,按照你们所说,滕帅在武备学堂没有任何人和他交厚,那就谁写其实都一样了,我看这样,为了加重分量,干脆我和子春,还有懋宣、蕴山联名给他写封信,有咱们这些人,兴甫一定会给面子。”

张怀芝又补充说道,“日后如果朝廷知晓,我和子春愿意领罪。”

张怀芝又意味深长地说道,“大人,咱们总要保住部队啊!”

张怀芝的话,让王英楷心中不由一动,他不禁想起了袁世凯在他十三岁时写下的那副对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王怀庆深吸口气说道,“大人,有芝泉在兴甫那里,咱们给兴甫写信,芝泉不会不知情,芝泉看在大人面上,也会帮咱们一把,大人最好也属个名。”

虽然王怀庆是担心日后朝廷怪罪,还是想要绑住自己,可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署名,不仅这些将领们会认为他没有担当,甚至滕毓藻也会认为,自己和他生分了。

见王英楷有些动心,马龙标忽然说道。

“大人,我看还是要等何宗莲到了再说更好,要知道唇亡齿寒,如果何宗莲的第一镇不在了,咱们就算到了陕西,也难以抵挡隔河而望的直军,如果能说动何宗莲跟随咱们一同去陕西那是最好的办法……”

马龙标说的没错,没有了第二镇,仅靠他何宗莲的第一镇是绝对难以在山西立足的,等待他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被直军消灭,要么就向直军投降。

可这样一来,事后朝廷怪罪他王英楷那是一定的。

马龙标的话,让王英楷不由又有些犹豫起来。

应该是猜出了王英楷的心思,张怀芝和王占元对望一眼,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还是王占元开口说道。

“大人,我们是尊从陆军部的命令前往陕西的,山西的事情是第一镇的事,本就与我们无关,大人率部独自入陕,是在执行陆军部命令。”

“如果朝廷日后怪罪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我们就去两广投大帅去。”

王占元的话,不仅让马龙标吃了一惊,王英楷心中也不由暗暗一紧。

王占元所说的大帅,毫无疑问是袁世凯。

王英楷紧张的原因,是因为他早就怀疑张怀芝和王占元这两人,暗地里依旧和袁世凯保持着密切联络,现在他大致可以判明,他的怀疑有八成把握是准确的。

目光再看向王怀庆、田中玉、鲍贵卿、卢永祥几人,见这几人也露出惊讶疑惑的神色,王英楷心中才稍稍放松一些。

他看得出,这几人应该并不知情。

王英楷在心中,不由暗自长叹一口气。

自己的手腕还是比不得袁世凯,自己想要掌握住第二镇,看起来绝对没有那没简单就能做到的。

惊讶的马龙标不由疑惑地问王占元,“子春老弟,咱们投大帅去,难道朝廷就不怪罪啦?到时候,大帅能保的住咱们?”

王占元嘿嘿一笑,对王英楷和马龙标说道。

“大人、锦门老哥,我估摸着大帅这一次主动请缨去两广整编当地新军,多半就会留在两广了,如果大帅不再回到朝廷,朝廷自然要给大帅的面子,就好比庚子年的东南互保一样,没人能把大帅怎么样。”

“更何况,还有兴甫在直隶这面折腾呢!”马龙标虽然行伍出身,甚至也没念过什么军校,书读的少,可他并不笨,王占元的话他已经听明白了,袁世凯这是也要学滕毓藻拥兵自重。

王英楷试探着说道,“大帅如果能留在两广,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可两广那里英国人的势力很强,离着香港又近在咫尺,恐怕英国人不会答应吧!”

见王占元张嘴就要说话,张怀芝急忙抢过话头,笑着说道。

“大帅绝非常人,他如果不想回到朝廷做什么军机大臣,自然会有办法。”

“大人,日后要怎样,咱们还可从长计议,眼前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大人还是早些决断吧。”

知道张怀芝不愿多说,王英楷依旧表情如常,站起身在地上踱了几步,在马龙标身后停住脚步,伸手拍了拍马龙标的肩头说道。

“锦门,这仗打不得!”

“兴甫敢派部队入晋,就证明他是有恃无恐,并不担心咱们这两镇人马,好在他现在只是想要把咱们逼走,并不想要难为咱们。”

“他只想要占据山西而已,他甚至都已经安排好了顶替山西巡抚张人俊的人选了,说明山西他绝对不会放手,必欲得之而后快,他这样倒还给了咱们一线生机。”

“如果咱们真要和他的人动起手来,那就是咱们在逼他了,为了保住山西,他绝对不会对咱们手下留情的,子志说得对,保住咱们的部队是现在最要紧的。”

然后王英楷目光灼灼地扫视了众人一番,长叹一声后,意味深长地说道。

“你们都应该知道大帅的那一副楹联吧?大帅可是素有大志之人。”

听到王英楷忽然说起袁世凯的楹联,众人都脸上神色复杂地低头不语。

袁世凯最出名的楹联,自然就是那副“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只是这幅楹联,现在拿出来很不合时宜。

王英楷仍然自顾自地说道,“咱们丢下何宗莲独自赶到陕西,朝廷怪罪是必然的。”

王英楷叹口气接着说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如今这局面,倒是正应了光景,现在北有滕兴甫、腹心湖广有朝廷在,如果大帅再居有南面的两广,涿鹿中原的场景也未必就不能重现。”

王英楷收回放到马龙标肩头的手,一边踱步一边语气有些沉重地说道。

“子春所说的投奔大帅,在我看来这最多算得上中策。”

“你们可不要忘了,咱们可是揹着大帅收了铁良的银子的,这件事大帅不可能毫不知情。”

“虽然大帅心胸宽广,可总是在心里埋下了芥蒂,咱们就这么投到大帅麾下,这日后”

铁良拉拢第二镇的银子,王英楷并没有独吞,他只留下了五千块大洋,分给张怀芝、王占元、马龙标每人各三千,算上炮标的田中玉十个标统每人一千五,余下的一千送给了铁良安排来的参谋长。

提到这笔大洋,不仅王怀庆、田中玉、鲍贵卿、卢永祥等几个标统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就是张怀芝和王占元的神色也变得十分复杂。

大洋他们都收了,而且王英楷在给他们打样的时候也是明确告诉过他们,这比大洋是铁良给他的,他不愿独享,愿意和众人一同分润。

甚至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告诉过他们,不收下这笔银子,日后铁良不只会给他们“小鞋”穿,找到合适的理由革职查问、下狱都是有可能的,而且王英楷的话是得到证明了的,段祺瑞就是很好的例子。

王英楷同样也告诉他们,如果收下银子,袁世凯心中会很不痛快。

这些人眼见着白花花的大洋的诱惑,最终一致表示要收下,只要他们心中记挂袁世凯昔日恩典就好,还支援王英楷不要把这件事告诉袁世凯。

这件事虽然也不算很大的事,可他们心中都清楚,袁世凯完全不把这件事放在心里是不可能的,恐怕会深深埋在心底,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发做出来。

如今经王英楷提醒,他们心中自然都不由在打起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