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小怪 作品

第1165章 乡巴佬莫凡

就在整个有明湾要塞的倭寇士兵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内之浦炮台上的时候,有明湾要塞外围的海面上,一艘潜艇悄然从水下浮了上来。

这艘潜艇是美军的功勋潜艇“石首鱼号”。

“石首鱼号”潜艇此前一直在大西洋地区作战,在与纳粹海军交手的过程中取得了多个战果,潜艇官兵荣获了多次海军十字勋章,得到了海军集体嘉奖。

目前这艘潜艇已经有了六颗战斗之星。

随着第二战场的开辟,纳粹的海军名存实亡,“石首鱼号”这艘功勋潜艇也被从大西洋调到了太平洋战场。

但是当他们抵达太平洋战场的时候,海外的倭寇海军和陆军已经全部向北平的军队投降了,因此他们没能参与这场战斗的盛宴。

此后,太平洋舰队在整个地区的军事行动都被北平的海军完全压制。

“石首鱼号”潜艇面临的情况和舰队一样,基本上没有了继续获取功勋的机会。

根据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命令,“石首鱼号”潜艇的主要任务是穿越北平海军的海上封锁线,靠近倭国沿岸。

他们的任务并非与北平的海军对抗,因为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清楚地知道两个舰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潜艇同样如此。

如果与北平的海军交手,“石首鱼号”潜艇恐怕有去无回。

靠近倭国沿岸抵近侦察,同时配合特工和情报部门收集倭国的情报。

将情报人员送到倭国本土,又从倭国本土接应一些人员前往舰队司令部。

遇上北平海军的时候,他们要主动隐藏身形,主动退让。

“石首鱼号”全体战斗经验丰富,此前在大西洋战场上遭遇种种复杂的情况,他们都顽强地挺了过来。

这些经验支撑他们顺利越过了北平海军的海上封锁线,连续多次抵近倭国本土侦查。

最近这几日,“石首鱼号”潜艇都在倭国九州岛附近观察倭国构建的海岸防线,今天刚好就出现在有明湾要塞。

当要塞遭到空袭的时候,“石首鱼号”潜艇的指挥官、获得国会荣誉勋章的尤金·弗拉基少校,本来只是抱着吃瓜的态度让潜艇停在浅水域静静地观察。

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尤金·弗拉基少校目瞪口呆。

尤金·弗拉基少校见识广泛,但今日发生在有明湾要塞上的事情,依然是他生平第一次得见。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敢上浮到潜望镜的深度,利用潜望镜远远地观察。

可是随着温压弹在内之浦炮台的上空爆炸,蘑菇云的升起,随着整个炮台化为一片焦黑,倭寇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炮台的方向。潜艇这才开始悄然上浮。

尤金·弗拉基少校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甲板上,通过望远镜远远地观察倭寇炮台。

刚才那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从陆地传到了海洋上,连“石首鱼号”潜艇都跟随着颤抖了一下,巨大的动静让官兵们有些耳鸣。

站到甲板上借助望远镜,倭寇炮台上的情况看得愈发清楚。

尤金·弗拉基少校的眼睛逐渐瞪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他和要塞里的倭寇官兵所想的一样,那究竟是何种炸弹?

竟然有如此恐怖的威势?

“石首鱼号”的官兵忍着心头的震惊,用尽一切手段将所发生的和所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艇长尤金·弗拉基少校脸色凝重地看着倭国人围绕着内之浦炮台忙碌。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中,他们一直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北平海军的搜索。

尽管还没有与北平海军有过直接的交手,但通过以往太平洋舰队已经交手的经历,尤金·弗拉基少校知道北平海军的实力。

今日亲眼看着对方用三枚炸弹将整个山体轰塌,让山体内外的倭寇付出了数千人的代价,对于北平的强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石首鱼号”浮出水面足足停留了10多分钟的时间,要塞的倭寇观察员才发现他们。

尤金·弗拉基少校立刻指挥潜艇下潜,离开了有明湾要塞。

要塞里的小鬼子正处于一种极度的惊骇之中,根本不敢轻易向这艘潜艇发起攻击,因为他们担心会引来更加猛烈残酷的报复。

因此,眼睁睁地看着“石首鱼号”下潜,消失在平静的海面上。

“石首鱼号”离开了有明湾之后,下潜到安全的深度。

大副威尔上尉看着尤金·弗拉基少校,低声问道:

“我们下一步前往何处?”

“东方人的实力实在是太令人恐惧了,还好我们一直都非常谨慎。”

尤金·弗拉基少校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看着海图沉默片刻之后说道:

“将我们刚刚所看到的事情报告舰队司令部,然后等待舰队司令部的命令吧。”

潜艇里的基层官兵并没有得到上甲板的机会,他们也没能看到温压弹爆炸时震撼天地的一幕,但从军官们的动作和表情上,他们推测应该是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当下也不敢嬉戏打闹,静静地等待命令。

电报发出去之后,过了约莫半个小时的时间,“石首鱼号”收到了司令部的回电。

回电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他们立刻返航。

这个命令没有出乎尤金·弗拉基少校的预料,他收起电报,然后开始指挥潜艇离开倭寇的海岸,向夏威夷方向航行。

太平洋海域宽广辽阔,若非对方主动暴露、主动攻击,要想在这宽广的海域中寻找和拦截一艘潜艇非常困难,并且还是在对方有意躲避的情况下。海军虽然封锁了倭寇的海岸,但仍然无法避免有一些漏网之鱼越过封锁线。

不过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尼米兹在见识到北平海军的强大之处后,他并不敢派遣潜艇靠近华国的海岸线,只是让这些潜艇靠近倭国。

同样的,在海面上的大规模战事结束之后,华国的水下潜艇也开始没有战斗任务,陷入无聊的状态。

潜艇指挥官们纷纷向司令部请战,主动驾驶潜艇向大洋的更深处航行。

侦察大洋之上的各个主要航线,侦察各个主要岛屿,其中自然就包括了中途岛、夏威夷等地方,甚至还有潜艇悄然靠近美洲海岸。

华国潜艇的性能远远超过了“小鲨鱼级”潜艇,就算被对方的海军发现,这些潜艇也能轻松地从对方的眼皮子底下溜走。

因此,整个大洋之上各个区域、各个航线、各个岛屿的情况,海军司令部了如指掌。

……

广岛,倭寇第二总军的司令部所在地。

9月6日晚上,有明湾要塞的详细报告终于来到了第二总军的司令部。

倭寇第二总军司令官畑俊六元帅听取作战课课长大场金次大佐阅读第16方面军的报告。

“对方一共向内之浦炮台投下了三枚炸弹,可以确定的是前面两枚都是钻地炸弹。

钻地炸弹致使山体发生塌陷。”

情报课长大场金次的声音响在寂静的室内,周围的所有人屏息凝神,专注听取16方面军的报告。

“最后投下的炸弹威力极其恐怖,这是一种战场上从未出现过的新型炸弹。

根据前线部队观察到的情景推测,这种炸弹的体积应该超过了两吨,华国方面是用运输机投弹的。”

“炸弹接触到内之浦炮台的塌陷山体之后,首先发生了小型的爆炸,这次爆炸将炸弹内携带的可怕物质挥洒出来,然后与空气凝结之后发生了第二次爆炸。

第二次爆炸的声势惊天动地,巨大声响和强烈的光线也是在第二次爆炸时出现的。”

“强光和巨大的声响导致包括第四十军司令官中泽三夫中将在内的200余人变成了瞎子和聋子。”

“军医反复检查,基本上可以确认中泽三夫等人的视力和听力遭到了永久性的损伤。

他们的大脑内部神经在强光和巨响出现的那个瞬间就被完全破坏。”

“以后再也没有医治好的可能。”

畑俊六元帅的嘴角微微抽搐,但他努力控制着自己脸上的表情,不让内心真实的情绪流露在脸上。

司令部其他的官员在听到这里的时候,仍然表现出非常惊讶的神色。

距离还在数百米以外,强光和巨响就让人致盲致聋,那究竟是何种武器,竟可怕如此。

作战课长大场金次舔了舔嘴唇,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

“随后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爆炸的冲击波将正在坍塌现场抢救的上千名帝国士兵撕碎。

至少有600多人尸骨无存,在冲击波之下化为了满天的烟尘。”

“爆炸结束之后,士兵们重新进入爆炸区域,发现了超过2000名伤员,发现了大量的焦尸,甚至连山体周围的树木都碳化,一些泥土沙土在高温之下有了变成玻璃的迹象。”

“原本掩埋在山体中的第77师团的士兵们,本来还有抢救的可能,但在第三次惊天动地的爆炸之后,整个现场一片死寂。

地底的求救声音消失得一干二净,基本上可以肯定掩埋在地下的人,在第三次爆炸中因为可怕的能量传导已经全部玉碎了。”

“投下这三枚炸弹之后,再没有其他的攻击。”

“第16方面军判断,北平这是在用他们费尽心思修建起来的钢筋混凝土的炮台检验新式武器。”

作战课长大场金次说完之后,合上手上的文件夹,默默地退到了旁边。

第2总军司令官畑俊六元帅脸色阴沉。

面对着众人的目光,他重重地冷哼了一声。

虽然尽可能表现出愤怒和强硬的态度,但他随后说出的话语说明了他此时此刻内心也充满了震惊,底气严重不足。

“这是把我们当做他们的试验对象了,呵呵……”

“将内之浦炮台发生的事情通告全军,尤其是士兵们可怜的遭遇,要让他们看到北平的残暴。”

“告诉所有的帝国勇士,绝对不能被敌人的凶残所吓倒,要抱着报效天皇、玉碎帝国之心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

否则内之浦炮台的惨状就会在整个帝国本土上演,届时化为灰飞烟灭的就不只是我们这些军人,还有数不清的民众,还有每一个人的妻儿父母。”

畑俊六的性格本来不允许他说出这些话语,但他相信一旦内之浦炮台发生的事情传扬开来,帝国军人的军心士气必定受到严重的打击。

与其让士兵们在私下议论纷纷,传播各种流言和可怕的传说,不如主动将之公开。

第2总军的参谋长冈崎青三郎中将看了看畑俊六元帅的脸色,小心地说道:

“华军试验了这种新式炸弹的可怕威力之后,恐怕要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了。”

“应该通知各军、各个司令部加强防空,注意隐蔽司令部的位置。”

畑俊六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一些,他连连点头。

的确如此,一旦确定试验非常成功,那么根据华国人一贯的性格,他们肯定会将这种新式炸弹用在帝国本土。

“还要将情况报告给大本营,让各个城市各地区的防空洞提前做出针对性的防范。”

“尤其是大本营和皇宫的地堡,必须考虑他们能否承受这种炸弹的攻击。”

畑俊六听完之后,命令参谋长冈崎青三郎中将亲自去拟报告。

虽然是第2总军主动公开的内之浦炮台爆炸的细节,但对整个第2总军数十万近百万倭寇小鬼子造成的心理冲击却空前巨大。

连钢筋混凝土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能够从这种可怕的打击中幸存呢?

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第2总军的士兵们人心惶惶,每天时不时就会抬头看向天空,生怕有华国的飞机出现在头顶,丢下那种可怕的炸弹。

各地区的倭寇百姓对此的反应倒是非常平淡,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大轰炸,习惯了如老鼠一般在地下生活,习惯了食不果腹,习惯了被黑市无情地压榨。

同时他们也准备好了随时在轰炸中死去。

当死的人足够多,见识到了生命的渺小之后,下水道里的老鼠们也觉得,自己比尘埃还要渺小,就算死了也掀不起丝毫的浪花,那便死吧。

可是在东京地下20多米地堡里的一众高官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小命看得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当内之浦炮台发生的事情传到大本营的时候,大本营一度陷入恐慌,因为所有人都相信下一次攻击的时候,他们将首当其冲。

东条自然能够感觉到周围人情绪的波动,越是限制流言和可怕的传说,越是蔓延。

9月8日,佐藤贤了、木村兵太郎、武藤章、岛田繁太郎、东乡茂德、安藤纪三郎、梅津美治郎以及第一总军司令官杉山元元帅等人齐聚大本营地下堡垒的作战会议指挥室。

今日会议的内容非常简单,那就是如何加强皇宫和大本营地堡的防御?

在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厚厚的一沓照片,照片上的场景触目惊心,将内之浦炮台的可怕完完全全地呈现在一众高官眼前。

翻看照片的时候,有的人脸上肌肉抽搐,忍不住要呕吐的样子。

有的在第1遍看完之后便不忍再看,将照片翻过来盖在桌子上。

会议正式开始,众人都收回了看照片的目光。

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真正切实可行的却没有多少。

坐在最上手位置的东条始终沉默不语,他眼睛微眯,不动声色地观察所有与会人员的表情反应,从他们所说出的言语中推测其真实的心境。

东条一直在期待着华国的大军登陆帝国的本土,因为一旦登陆开始,便是本土决战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没有了退路,要么死战到底,要么灰飞烟灭。

可是北平却始终没有下达登陆的命令。

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所过得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东条而言都无比的煎熬和痛苦。

当下的情况也一样,北平方面虽然将最可怕的武器都施展出来了,但看现在这样子,他们并没有立刻发起登陆的打算。

东条感觉自己无比的疲惫,却不能向任何人诉说心里的痛苦和烦恼。

一切的压力都由自己一力承担。

有的时候他也想要放弃了,可事情早已经身不由己。

会议室里的这些高级将领、会议室外数不清的民众和军人,都推着他一直向前走,都推着他继续贯彻和执行两年前制定的本土决战的计划。

“应该将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伤亡。”

“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之后,我们的军工生产又该如何进行?”

“各地的军工作坊自然是跟随着这些人口向山区、向农村一同转移,尽可能的分散,如此才能保证长久的抗战。”

东条终于听到了一些让自己满意的声音,他眼睛微微睁大,看向说话的梅津美治郎,点头道:

“这个提议很好,尽快落实。”

会议开始一个小时了,这是东条首次对一个提议表示赞同。

与会的众人表情微微一震之后,继续讨论。

会议从白天开到了晚上,但真正达成的共识或者说确实可行的办法却没有多少,所有人都感觉非常疲惫。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军事会议基本上都以这样的情况结尾。

东条和与会的众人用身体的疲惫来使大脑进入一种麻木的状态,也用这种毫无作用的疲惫感来告诉自己,他们仍然在努力,仍然没有放弃,未来还有希望。

用疲惫感来营造一种虚假的梦境。

……

太平洋舰队司令部。

“石首鱼号”潜艇顺利返航,潜艇的艇长尤金·弗拉基少校亲自向舰队司令官尼米兹将军、太平洋盟军陆军总指挥官道格拉斯、舰队参谋长斯普鲁恩斯等人汇报他们在有明湾看到的一切。

因为当时看到的场景实在过于惊骇,尤金·弗拉基少校在汇报的时候不免加上了一些个人的感受,使得整个爆轰现场更加震撼人心。

尤金·弗拉基少校汇报完毕之后走出了舰队司令部,他们将有一个星期的休息时间。

陆军总指挥官道格拉斯在听完报告之后第一个坐不住了,他急吼吼地对尼米兹等人说道:

“必须马上向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发电,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他们,并请求立刻发兵倭国本土。”

“莫凡既然动用了如此大威力的炸弹,那说明他很快就会兵进倭国。

我们绝对不能落在他的后面,否则将丢失在整个太平洋的利益。”

加里曼丹岛的投降道格拉斯没有赶上,他对此一直懊悔不已。

眼看海外的倭寇陆海两军都已经向北平投降了,而他这个常胜将军却没有取得任何在报纸上值得夸耀的战果,反倒是承受了无尽的憋屈。

道格拉斯这段时间一直在给本土的一众高级官员发电报,想要挑起与北平的战争。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是要主动与北平争夺在倭国本土上的利益,绝对不能让倭国被北平一家控制。

在道格拉斯看来,莫凡就是一个泥腿子,一个乡巴佬。

虽然侥幸在科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面对这样的乡巴佬,必须狠狠地教训他们。

尼米兹、斯普鲁恩斯等人都将目光投向道格拉斯,然后在下一秒大家又同时偏过头去,对于道格拉斯所说的话不置可否。

海军情报局局长莱顿上校开口说道:

“前面几天,北平动用远程攻击的导弹,从本土发射打击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他们只用一枚导弹就使得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纳粹守军向华国海军陆战队投降。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远程攻击导弹第一次用于实战。”

“我想他们此次用于实战的导弹就是此前在夏威夷北部海域试验的那种。”

“尽管纳粹在几年前就使用v1和v2导弹攻击不列颠岛,但纳粹的导弹与北平的导弹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距悬殊。”

“而现在他们又在战场上动用了一种全新的炸弹,这种炸弹的威力极其强大。

既然能够用来攻击坚固的炮台,那么自然也可用来攻击庞大的海面舰队。”

莱顿上校的话说到这里的时候便停了下来,因为他要传达的意思已经足够明显了。

尼米兹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参谋长斯普鲁恩斯将军说道: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收到多起报告,都是说在我海军控制的航线、海域、港口以及海岸线附近发现了身份不明的潜艇。

这些潜艇如深海之下的幽灵,来无影去无踪。”

“就算偶有发现,但也无法留下这些潜艇。”

“基本可以确定这些潜艇来自于北平海军。”

“这是一种无形中的威慑。”

道格拉斯表情略微吃惊地看着斯普鲁恩斯将军,他不满地说道:

“斯普鲁恩斯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应该退避三舍,不与华国海军发生正面的冲突。”

“因为我们的海军部队根本就不是对方的对手,是这个意思吧?”

道格拉斯的话语咄咄逼人,不过斯普鲁恩斯还是点了点头。

斯普鲁恩斯看着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尼米兹将军问道:

“尼米兹将军难道也是这个意思吗?”

“难道我们真的就只眼睁睁地看着?”

“难道说东方人在海上画了一条线,我们真就没有勇气越过那条线?”

尼米兹的心中有些厌恶道格拉斯此人。

虽然道格拉斯主动求战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却一直如苍蝇一般聒噪不断,实在让人厌烦得很。

他只抬头看了一眼道格拉斯,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些问题。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如果统领下达作战的命令,我们自不会有半分的犹豫。”

……

华府医院。

“滴——滴——”

手术室门口的红色灯光一直在不停地闪烁,乔治·马歇尔看着那闪烁的灯光,心脏感觉到一阵憋闷。

他用右手捂着胸口,缓缓地靠着墙壁蹲坐下来,只不过眼睛一直没有离开手术室的大门。

走廊里不断有医生和护士走来走去,药品和器械不断被送进手术室里,所有人的脸色都非常凝重。

看到乔治·马歇尔捂着胸口蹲在地上,有护士走过来询问他哪里不舒服。

乔治·马歇尔最关心的是手术室里的统领,他朝护士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可能是太累了,并无大碍。

贴心的护士给乔治·马歇尔端来了一杯水,这让乔治·马歇尔内心感到一阵温暖,向护士连连道谢。

等到护士离开之后,乔治·马歇尔又死死地盯着手术室红色的闪光,脑袋里不断地去想,一旦发生意外,接下来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10分钟前,他正在向统领汇报太平洋舰队报告的事情,但没想到后者毫无任何征兆地晕倒了下去,情况异常严峻。

好在医疗小组一直在待命,马上进入了抢救状态。

最近这半年多的时间,统领已经昏倒了三次,并且每次的情况都比上一次要严重。

这让乔治·马歇尔非常担心统领的身体状况。

虽然说现在的反法西斯战场进展得非常顺利,纳粹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可是最关键的利益划分还没有确定下来。

这个时候最需要像统领这般有极大人格魅力和超强智慧的人坐镇,可千万不要发生意外啊。

为何会连连晕倒,身体情况一日比一日严峻?

乔治·马歇尔认为是最近数个月时间工作压力太大、事情太多所导致的。

过了5分钟的时间,医生们的忙碌不仅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反而一个个医生和护士的神情变得愈发凝重起来。

统领最信任的人威廉·丹尼尔·李海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

看到乔治·马歇尔之后,威廉·丹尼尔·李海立刻开口问道:

“统领的情况如何?严不严重?”

乔治·马歇尔撑着地站起来,他向威廉·丹尼尔·李海摇了摇头,声音有些疲惫地说道:

“毫无征兆突然就晕倒了,医生什么也没说,只是不停地抢救。”

威廉·丹尼尔·李海是统领最信任的人,他不仅是幕僚长,更是整个决策体系中最为隐形的核心协调者。

他在统领心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了乔治·马歇尔。

因此,当统领忽然晕倒之后,乔治·马歇尔只通知了威廉·丹尼尔·李海一个人。

因为统领的病情对外是严格保密的,知道的人很少。

“为什么会突然晕倒了呢?”

“状况不可能已经如此严重了吧?”

威廉·丹尼尔·李海不停地喃喃自语,眼中的紧张和担忧丝毫不弱于乔治·马歇尔。

两人在抢救室外默默地等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抢救室大门上闪烁着的红灯终于熄灭了。

两人一起奔向抢救室的大门,又过了几分钟,抢救室的大门被推开,主治医生疲惫地从里面走出来。

两人齐齐开口询问统领的情况。

“病情暂时稳住了,只是……唉……”

主治医生摇了摇头,欲言又止,看样子情况很不好。

走廊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乔治·马歇尔和威廉·丹尼尔·李海没有深入询问,而是跟随医生一起进入了办公室。

进入办公室之后,主治医生向两人讲述了统领严峻的身体情况。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能过度劳累,要多多休息,尤其是不能忧思过度。”

“只要能够平心静气地修养,以后应该还能够有很长时间。”

“如果不能静养,病情会不断加重,以后的情况谁也无法肯定。”

走出医生的办公室,乔治·马歇尔和威廉·李海同时叹息了一声,两人的表情都显得非常沉重。

现在恰是最关键的时候,怎么可能有静养的机会。

沉默许久之后,乔治·马歇尔悠悠地说道:

“我听说北平那边又出了不少的新药,也许有些药品适用于统领先生的病情。让人多购买一些新药,希望先生的身体越来越好。”

威廉·李海默默地点了点头。

尽人事听天命,多多地向上帝祈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