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小怪 作品

第1166章 误炸,中将亡

9月13日,威廉·丹尼尔·李海从华府乘坐专机抵达了西线盟军统帅部。

他在这里见到了西线盟军部队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以及副统帅特纳、参谋长沃尔特·史密斯等人。

作为统领先生的最高幕僚长,威廉·丹尼尔·李海的到来代表了统领先生本人。

艾森豪威尔对此非常重视,亲自接待了威廉·丹尼尔·李海。

威廉·丹尼尔·李海前来西线统帅部的时候,统领先生已经从昏迷中醒过来了,但身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医生建议在医院至少休养一个星期的时间,可现在的局势非常紧张,时间就意味着生命,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利益。

统领先生并未在医院过多停留,第三天便出院了,之后的治疗基本上都是在统领府进行的。

威廉·李海看着统领先生拖着病体工作,感到非常痛心。

统领先生个人有极高的人格魅力,威廉·李海等人完全蛰伏于其个人魅力之下,心甘情愿地为统领先生效死,并且在过程中不打一丝折扣,完完全全地贯彻统领先生的意志。

或许是统领先生自己也感觉到了时日无多,他让威廉·李海前来西线战场代表他本人传达华府的态度。

威廉·李海的心中虽然有些焦急,但他在面对艾森豪威尔等人的时候笑容亲切,言语柔和。

他首先向艾森豪威尔等人讲述了过去这段时间太平洋战场上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重点讲述了北平远程攻击的导弹以及正在试验的那些新式武器装备,还有太平洋陆海两军面临的困境。

艾森豪威尔、特纳以及沃尔特·史密斯等人都是绝顶聪明之辈,威廉·李海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们都听得懂其话语中的深意。

他们所在的西线是文明世界的核心所在,这片土地绝对不能被任何东方势力所侵占。

简单地讲述了国内和太平洋战场的形势之后,威廉·李海笑着问道:

“诺曼底地区的困境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想必统帅部应该已经有了破局之法了吧?”

艾森豪威尔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抬手引领威廉·李海来到作战指挥大厅,来到了最中央的沙盘之上。

威廉·李海面带微笑,神情平静地看着沙盘。

艾森豪威尔示意沃尔特·史密斯亲自向威廉·李海讲述他们的破局之法。

诺曼底地区地形条件复杂,沼泽众多,河流众多,还有数不尽的树篱。

这一系列地形条件严重限制了盟军部队发挥其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反倒是纳粹方面借助地形条件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攻,给予了登陆的盟军部队重创。

若非前线的布莱德利等人应对得当,登陆的盟军部队真的有可能被赶回大海。

艾森豪威尔也对老对手隆美尔多了几分敬重,甚至他暗暗地承认自己的军事才华远远不如隆美尔。

成功登陆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但一直被困在海滩。

盟军从前线士兵到统帅部都急需一个破局的办法。

艾森豪威尔此前将破局的希望放在了第二装甲师以及英军装甲部队上面,主要的主攻方向是卡昂。

但第二装甲师和英军装甲师的攻击以失败告终。

连续失败两次之后,艾森豪威尔终于将目光跳出了诺曼底地区,看向了南方的位置。

得到暗示的参谋长沃尔特·史密斯亲自抓起旁边的指挥棒,向威廉·李海微微示意之后讲解道:

“统帅部制定了一个代号‘眼镜蛇’的行动计划。”

“此次行动主要是在诺曼底战场的南方,选择了圣洛市的方向。”

“‘眼镜蛇’行动的核心是集中最强大的空中力量和地面装甲力量,将所有精锐力量集中于一点,在敌人防守的狭窄区域重点突破,改变高强度的步兵战斗为快速机动的装甲作战。”

“参考几年以前纳粹发动的‘巴巴罗萨’行动,参考他们的闪电战。”

“只要突破了纳粹军队的防线之后,装甲部队用最快的速度向纵深推进,扩大占领区域,尽快切断科唐坦半岛,将纳粹的第7集团军一分为二。”

“不仅可以使纳粹在诺曼底地区的防线崩溃,还为以后向法兰西纵深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此次预计将投入3000架次的轰炸机,以巴顿将军所指挥的第3集团军作为地面突击的主力部队。”

威廉·李海挑了挑眉说道:

“巴顿将军吗?

他倒是一个充当先锋的最好的人选。”

艾森豪威尔接过话头说道:

“‘眼镜蛇’行动已经准备了半个月的时间。

现在隆美尔的主力装甲部队被蒙哥马利所指挥的英联邦军队牵制在北线,南方地区基本上都是步兵部队。

只要巴顿能够在第一时间突破德军的防线,不给隆美尔任何反应的时间,那么‘眼镜蛇’行动便大功告成。”

威廉·李海连连点头,因为沙盘上已经将“眼镜蛇”行动部队的攻击路线完整地呈现出来了。

他看得非常清楚,当下说道:

“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我会一直留在这里,见证第3集团军的胜利。”

参谋长沃尔特·史密斯看了一眼艾森豪威尔,然后开口说道:

“9月15日正式启动‘眼镜蛇’行动。”

……

第八航空队司令部。

第八航空队司令杜立特中将对航空队所属的一众高级军官说道:

“地面部队将突破诺曼底僵局的希望全部放在了‘眼镜蛇’行动之上,因此空中火力支援的规模将绝对不弱于8月8日当天,甚至火力强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台下的众多军官,包括宁远华和张玉山,都微微点头。

杜立特紧接着又说道:

“不过与8月8日当天不同的是,这次空投轰炸的区域很小,不会超过10平方公里。”

“所有的飞机都要将炸弹扔在这个区域,地面部队会提前进行引导。”

“但因为天气情况多变,到时候各个机组需要命令机组人员提高观察。”

“地面只有10平方公里的区域,只要能够将炸弹扔到这片区域,便算是顺利完成了任务。”

众人看着手上的地图若有所思。

有人低声问道:

“纳粹方面预计还有多少战斗机会升空拦截?”

副司令员李梅摆了摆手说道:

“在过去这一个月的战斗中,纳粹在西线的空中力量已经损失殆尽。

我们这次轰炸的区域离海岸线不远,纳粹方面如果出动战机支援和策应,p-51‘野马’战斗机和‘枭龙’战斗机会狠狠地教训纳粹飞行员,让他们有来无回。”

“应该不会与敌人的战机遭遇,就算遇上了,对方的数量也不会太多,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

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左右不过10平方公里的区域,数千架轰炸机出动,那还不得把地面上的城镇都夷为平地喽。”有人笑着说道。

“那是肯定的,2000多架次的轰炸机呢,投下的炸弹将会超过4000吨,够地面上的纳粹喝一壶了。”

杜立特笑着压了压手:

“你们只需要保证将炸弹投到地图上标识的这10平方公里的区域。

至于会给地面造成怎样的破坏,那不是你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会议结束之后,杜立特和李梅仍然显得很是亢奋。

两人似乎本来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一旦开始大规模的行动,他们脸上总是有掩饰不住的亢奋。

宁远华和张玉山对视了一眼,两人来到了杜立特身旁。

前者说道:

“杜立特将军,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纳粹方面的喷气式飞机研究好像有了很大的进展。”

“我们担心他们的喷气式飞机有可能会出现在西线的战场上。”

李梅看了看宁远华和张玉山,摇头说道:

“纳粹方面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研制成功了喷气式飞机,并且盟军的战斗机飞行员现在也偶尔能够遇到纳粹的喷气式飞机。”

“只不过纳粹的喷气式飞机与贵国的‘猛龙’和‘潜龙’战斗机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不仅飞行速度更慢,机动性更差,在转弯半径、爬升率等方面与我们所使用的p-51‘野马’战斗机相差不大。”

“很明显,他们的喷气式发动机还处于很原始的摸索阶段。”

宁远华点了点头:

“在世界的各个区域内,纳粹最早开始喷气式飞机的研究,他们的技术底蕴非一般地区所能比拟。”

“我主要是担心他们这次的喷气式飞机会与以前有所不同,也许他们的发动机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了呢。”

宁远华表现出担心的样子。

杜立特的脸色一下子就震动了起来,他急急忙忙地问道:

“这么说来,贵国已经得到了准确的情报?”

宁远华摆了摆手:

“并没有准确的情报,我们的情报也只是从截获的纳粹电报中采取的片段分析而得。”

“我只是提醒杜立特将军和李梅将军有这方面的可能。”

听到宁远华如此说,杜立特和李梅紧张的表情又放松了下来。

后者笑着说道:

“我们一直在对纳粹本土的工业区进行战略轰炸,包括轴承工厂、油田、军工厂等等。

就算纳粹的科学家能够完成纸面上的工作,但以他们现在的工业实力,要想生产先进的喷气式飞机恐怕不太容易。”

很显然,两人并没有把宁远华和张玉山的话放在心里。

因为在他们看来,相比于遥远的东方国度,他们作为直接对纳粹本土实施战略轰炸的一方,更加清楚纳粹如今的情况,绝对不可能生产出如东方‘潜龙’和‘猛龙’战斗机那般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喷气式飞机。

宁远华和张玉山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他们尽到了提醒的义务。

……

第3集团军的司令部。

因为刚刚登陆,第3集团军的司令部还比较混乱。

巴顿将军正在命令参谋长和副司令员将部队集结起来,统计兵员和武器装备。

他需要一个详细的数字,重点关注装甲师,要保证装甲师没有因为登陆而导致战斗力下滑。

参谋部报告的都是好消息,各部队顺利完成集结,装甲师的情况也很好。

小伙子们嗷嗷叫着,巴不得现在就和纳粹大战一场。

巴顿将军听完报告之后豪迈地大笑。

在8月8日当天的登陆盛宴中,巴顿将军没有机会参与。

他作为欺骗计划最主要的指挥官,远远地旁观了那场浩浩荡荡的登陆行动。

虽然心中对这样的安排非常不满意,但军人必须服从命令。

憋屈地等了半个月的时间,登陆诺曼底地区的盟军部队非常不给力,迟迟无法突破纳粹的防线。

巴顿将军终于迎来了他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第3集团军下辖第十五军、第二十军、第十二军,30万部队浩浩荡荡。

作为“眼镜蛇”行动的主力,接到命令之后,巴顿将军就准备大战一场。

他的司令部刚刚布置妥当,卫兵报告北平远征军的两名将军请求进入司令部。

巴顿将军眼睛一亮,他立刻想到了他在远征军里的老朋友,马上让人将远征军的两位将军请进司令部。

果然,他看到了满脸麻子的东方将军。

这名将军虽然脸上长满了麻子,但他的眼神犀利,尤其是在进攻方面与自己有着颇多的共同之处。

两人此前在交谈时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已经成了朋友。

巴顿将军哈哈大笑着迎上王镇和朱相贵,口中说道:

“我的老朋友,终于又见到你了,哈哈!”

“我听说你在南边的半岛上享尽了美酒、美食和美人,怎么也有兴趣前来诺曼底?”

随行的翻译郑智将巴顿将军的话翻译给王镇和朱相贵。

王镇也不觉得巴顿将军的话有什么不礼貌的地方,他直言不讳地说道:

“老弟这也是因为太无聊了啊。

你知道的,我的部队被阿尔卑斯山脉挡住了,最近几个月恐怕都没什么事情可做。

听说老哥带着几十万大军前来,准备大干一场,老弟这是特意过来欣赏巴顿大哥的风采。”

开始的时候,巴顿并不习惯东方人的说话方式,但熟悉之后,巴顿却觉得这样的说话方式实在太过有趣,没有显得粗俗暴躁,相反却给人一种欣赏莎士比亚诗歌的美感。

两人握着手,愉快地走进司令部。

王镇看着周围忙碌的众人,问道:

“我看大家如此激动和亢奋,是不是马上就要大展拳脚了?”

巴顿将军嘿嘿地笑了两声,然后低声对王镇说道:

“不瞒老弟,明天,明天就是浩荡攻击之日。”

王镇装出一副震惊的模样:

“老哥继续忙碌吧,我们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会打扰老哥。”

王镇和朱相贵的军衔都不低,他们在此刻代表的是北平,并且他们的军事观察员身份得到了艾森豪威尔统帅部的认可。

巴顿将军又和王镇热情地聊了两句,这才转入到军事工作中。

时间一晃来到9月15日,地面部队、空中部队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随着艾森豪威尔一声令下,“眼镜蛇”行动正式打响。

和以前的行动一样,第八航空队的副司令员李梅将军亲自跟随“超级空中堡垒”大队一起行动,他亲自驾驶一架“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

9月15日清晨,第八航空队的“空中堡垒”“超级空中堡垒”所有轰炸机1200余架同时从各个机场起飞。

因为这次轰炸的距离比较近,没有进行刻意的编组。

按照此前的计划,“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编队首先越过英吉利海峡,出现在了圣洛市的上空。

地面上的纳粹部队在看到铺天盖地而来的战略轰炸机的时候,立刻拉响了防空警报。

所有部队马上转入防空洞,但这次他们错误地估计了盟军轰炸的强度。

天空中铺天盖地的轰炸机将炸弹全部投到了圣洛周围8平方公里的区域。

惊天动地的轰炸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傍晚。

重磅航空炸弹、燃烧弹铺天盖地地洒落下来,如冰雹一般。

有的炸弹特意采用了延时引信,等到落到地面上之后才发生爆炸。

之所以使用延时引信,是为了更好地清除地面上的灌木和篱笆。

盟军的大轰炸自然引起了隆美尔的注意。

9月15日中午,隆美尔的参谋长高斯向他汇报:

“刚刚得到的情报,巴顿所指挥的第3集团军近30万人已经在诺曼底地区登陆了。

这支部队登陆之后立刻向诺曼底的南方地区转移,应该已经到了圣洛市周围。”

隆美尔三步跑到地图前,看着地图上标注出来的圣洛市的位置,连连点头说道:

“这就对了,这就对了。”

“艾森豪威尔用那么多的飞机轰炸圣洛,肯定是在为巴顿的进攻创造机会。”

“他们无法突破我军在诺曼底地区的防线,只能另辟蹊径,可以肯定他们选择了圣洛。”

参谋长高斯神色有些紧张地说道:

“可是我们在圣洛地区的兵力有限,尤其是装甲部队基本都在北线。

巴顿的第3集团军有30万人,并且全部都是加入战场的生力军。”

“以现在的兵力恐怕无法挡住巴顿的进攻。”

隆美尔也发现问题有些严重。

敌人有备而来,而自己在南方地区的兵力却坚持不了多久。

当下他仔细斟酌之后说道:

“立即将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调往南线战场,同时第116、第21和第9步兵师也要往南方增加防御力量。

命令所有的部队速度一定要快。”

“这些部队调离后,诺曼底的防线肯定会出现一些空缺。

命令第二线的部队马上填补上来,不管敌人如何进攻,一定要守住。”

“诺曼底地区所有部队,不准后撤一步,否则一律军法从事。”

“给柏林发电,我们需要援兵,需要援兵。”

参谋长高斯少将急忙将隆美尔元帅的命令传达下去。

各部队又紧急动员了起来。

尽管隆美尔元帅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应对,但他的这些应对都在艾森豪威尔的预料之内。

前线的德军部队兵力捉襟见肘,巴顿的30万生力军加入战场之后,艾森豪威尔手上的力量顿时变得充裕无比,完全可以北线、中线和南线同时攻击。

如此一来,隆美尔必定承受不住。

这些应对都只是应急的办法,要想阻止巴顿的攻击,至少需要5个装甲师的生力军。

可是现在的纳粹统帅部已经不可能给他调集这么多的生力军了。

巴顿将军、王镇、朱相贵以及巴顿第3集团军的参谋长库克少将等人一起站在坦克上,举着望远镜远远地向10多公里外的轰炸区域眺望。

无数的轰炸机从部队的头顶上掠过,像是一片片乌云,源源不断地飞往圣洛。

正如杜立特和李梅在战斗开始之前所说的那般,轰炸机基本上没有遭遇纳粹战斗机的攻击,纳粹方面的空中力量已经消耗殆尽。

连续轰炸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损失的轰炸机还没有超过10架。

面对着如此壮观的场景,巴顿只觉得热血上涌。

他指挥作为前锋部队的第四装甲师进入预定的攻击区域。

因为轰炸还要持续几个小时的时间,第四装甲师的官兵们到达预定区域之后还可以休息两个小时。

王镇和朱相贵看着头上不断飞跃而过的大批轰炸机以及从身边滚滚向前的装甲部队,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他们不得不感叹一下盟军实力之雄厚。

中午时分,就在所有人都放松警惕的时候,天空中的平静突然被打破了。

宁远华和张玉山此前所说的纳粹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忽然出现在了圣洛市的上空,并且对进行大轰炸的盟军“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大队发动了攻击。

“超级空中堡垒”的机组成员本来正悠哉游哉地享受第二次投弹的过程,突然,机群最外围的两架飞机猛烈地爆炸开来。

剧烈的火光将大队里的所有官兵都吓了一大跳。

等他们从舷窗外望去的时候,两架飞机已经爆炸解体,残骸燃烧着坠向地面,飞机里的所有人都没有打开降落伞的机会。

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等到大家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从未见识过的飞机正在疯狂地向“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大队发射火箭弹。

纳粹新飞机的飞行速度超过了1000公里每小时,并且与此前遭遇过的一些喷气式飞机相比,它们的体积更小,看上去设计也更为犀利。

一枚枚火箭弹呼啸着在“超级空中堡垒”的机群中穿梭。

一些运气不好的飞机当即被火箭弹命中,爆出一团团火焰。

尽管出现的纳粹喷气式战斗机只有6架,但却给“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大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短短数分钟内便有4架飞机被击落,还有相同数量的飞机被击伤。

“超级空中堡垒”自身的自卫火力根本就追赶不上喷气式战斗机,它们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几乎从眼前一闪而过。

将机翼下方挂载的火箭弹全部打完之后,六架喷气式飞机并没有就此离开。

它们开始用航炮不停地攻击“超级空中堡垒”。

“超级空中堡垒”的体型非常巨大,而纳粹飞行员就驾驶战斗机在“超级空中堡垒”的机群中往复穿梭。

看得出来飞机的性能很好,飞行员的素质也非常高。

一些机枪手因为过于慌乱,将自己的子弹打向了相邻的轰炸机,造成了一些误伤。

天空中突然出现的情况自然吸引了地面上所有人的注意力。

巴顿和王镇等人齐齐抬头,大家对忽然出现的这种造型奇特的飞机都感到无比陌生。

只有王镇和朱相贵觉得纳粹的飞机和海军装备的“潜龙”战斗机竟然有些相似。

看来情报是真实的,纳粹的喷气式飞机果真不再是此前老笨重的me-262,而是一种全新的、从未在战场上出现过的款式。

好在这种新飞机的数量非常有限,它们在天空中打完一轮之后便立刻消失了,只留下了心有余悸的第八航空队官兵。

当消息传到第八航空队司令部的时候,杜立特和李梅立刻派遣了更多的p-51“野马”战斗机给轰炸机大队护航。

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只有p-51“野马”战斗机和从北平进口的“枭龙”战斗机在面对喷气式飞机的时候勉强有一战之力,其他的战机都不是喷气式飞机的对手。

轰炸还在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并没有因为纳粹新型喷气式飞机的出现而暂停。

为了避免此次突击像此前悬在卡昂方向的突击那般半途而废,艾森豪威尔的统帅部一直命令展开大轰炸,直到将4000吨的炸弹全部都扔到预定区域之后才会停止。

因为他们要借助这次大轰炸破坏地表上的灌木、篱笆,破坏一切可能阻坦克前进的障碍。

新式喷气式飞机的阴影一直笼罩着第八航空队。

中午之后,天气情况不仅没有变好,反而逐渐变得恶劣。

云层越来越厚,地面上的步兵部队不得已发射了大量的烟雾弹,为天空中的轰炸机再次标识目标。

天空中的轰炸机开始逐渐降低高度,以确认目标区域的所在。

但很快出现了问题。

因为“空中堡垒”和“超级空中堡垒”这两款轰炸机在设计的时候都是战略轰炸机,而非战术轰炸机,它们的瞄准器都只适用于高空轰炸。

当飞机的高度降低的时候,瞄准器会出现巨大的偏差。

大多数机组成员都知道这个问题,因此只能让飞机飞在云层之下,同时仔细观察地面陆军部队投掷的标识烟雾弹,从而确定轰炸的目标。

飞行员一边小心地降低高度,一边还要留意随时可能从云层中冲出来的纳粹喷气式战斗机。

下午开始的轰炸完全没有早上那么轻松,所有部队都战战兢兢。

天气不好,地面上的风向悄然发生了改变。

因为“眼镜蛇”行动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米军地面部队总指挥官麦克奈尔中将亲自来到了一线的阵地上。

这里是步兵第30师第120团的阵地。

第120团阵地正前方2公里就是纳粹的防线,也是今天大轰炸所在的区域。

麦克奈尔中将站在120团的阵地上,和第30步兵师的师长霍布斯少将一起眺望着远方淹没在火光中的纳粹阵地。

两人热情地交谈着,显得非常激动和亢奋。

一旦轰炸结束,第30步兵师将配合第四装甲师一起向圣洛市的方向突进。

当天空中有轰炸机坠毁、出现降落伞的时候,麦克奈尔中将立刻命令120团的步兵前去搜索那些机组成员,解救那些可怜的小伙子们。

时间来到了下午1点,天色愈发阴沉,云层越积越厚,似乎随时都有可能降下暴雨。

麦克奈尔依然停留在120团的阵地上。

当120团的步兵将找到的跳伞飞行员带到阵地的时候,麦克奈尔还会给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加油打气,告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等到安抚了几名航空队的小伙子们后,麦克奈尔中将和霍布斯少将再次将目光投向2公里外纳粹的阵地。

麦克奈尔中将看着前方,他的眉头轻轻地皱着,忽然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但一时又说不上来。

第30步兵师师长霍布斯少将和120团团长格林中校也没有发现问题。

他们依然在讨论新出现在天空中的纳粹新型战斗机。

等到有新的轰炸机大队出现在天空中,灰沉的天空中传来发动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的时候,麦克奈尔中将忽然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在那个瞬间,他感觉全身的毛发纷纷立了起来。

他脸色苍白,冷汗涔涔而下,一边看着远处的纳粹阵地,一边看着从云层中高速冲下来的轰炸大队。

嘴巴多次蠕动,但却无法完整地吐出一个音节,因为他实在是太过于震惊,一时间竟然失语。

霍布斯少将发现了麦克奈尔中将的异常,他走近问道:

“中将,怎么了?”

麦克奈尔中将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尖。

疼痛让他终于从极度的惊吓中缓过来。

他抬手指着阵地前方的天空说道:

“快!快让天上的轰炸机取消此次轰炸!”

“风向变了,引导的烟雾正朝我们的方向飘过来!”

听到麦克奈尔中将的话后,霍布斯少将和格林中校一齐向前方望去,紧接着他们也发现了这个惊恐的问题。

两人同时在原地转了两圈,最后两人竟然齐齐地撞在了一起。

因为他们突然想到地面部队根本就无法和天上的轰炸机大队联系,彼此之间没有直接联络的渠道。

麦克奈尔中将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几乎是嘶吼着说道:

“让所有的士兵撤离阵地!快!快点!”

轰炸机已经从云层中钻出来了,时间万分紧迫。

格林中校马上冲着周围声嘶力竭地大喊,让士兵们撤离阵地。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巨大的轰炸机从黑压压的云层中俯冲下来,一架、两架、三架、四架、五架、六架……

这是第398轰炸机大队,所有飞机都是“空中堡垒”。

这是他们今日第二次出现在这片战场。

本来就算天气情况不好,他们因为已经来过一次,大概记得地面上轰炸区域在哪里。

但好巧不巧,就在他们从云层中出来的时候,一直隐匿在云层中的纳粹喷气式飞机突然向第398轰炸机大队发起了攻击。

虽然这次只有三架喷气式飞机,但这种飞机的速度太快,对第398轰炸机大队的官兵们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震慑。

一些飞行员的动作开始变形,战机歪歪扭扭地从云层中冲出来。

为了避免被敌人的飞机咬上,轰炸机的飞行员在看到地面上升腾起来的标识烟雾之后,几乎没有做任何的犹豫,马上命令投弹员向烟雾升腾的那个方向投弹。

他们万万想不到,由于风向的改变,此时此刻标识的烟雾飘向的不是纳粹的阵地,而是陆军第30步兵师第120团的阵地。

而恰巧在这个阵地上,有地面部队的总司令麦克奈尔中将、第30步兵师师长霍布斯少将和第120团的近3000名官兵。

轰炸机直奔自己的阵地而来,现在让士兵们逃离已经来不及了。

离开了战壕和掩体反而会死得更惨。

情急之下,第120团的团长格林中校竟然站在了战壕上,向着天空中不停地挥手,希望能够让飞行员看到自己,不要将炸弹扔到这片阵地上。

可是虽然轰炸机已经降低了高度,但小小的一个人影哪里能够入了飞行员的眼?

更何况飞行员只看地面上飘荡着的那层浓郁的白雾,那里是此前就确定的轰炸区域。

纳粹的喷气式飞机也狠狠地刷了一波助攻,不断地给飞行员们的心理增加压力。

第398轰炸机大队的大队长弗兰克·亨特上校驾驶“空中堡垒”从云层中钻出来,他的眼睛一直在搜寻天空中的纳粹战斗机。

负责护航的p-51“野马”战斗机已经与纳粹的战斗机纠缠在一起了,但p-51“野马”战斗机的性能比不上喷气式飞机,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喷气式飞机的目标依然是轰炸机,根本不去理会在屁股后面纠缠的“野马”战机。

弗兰克·亨特上校暗叹一声倒霉,怎么偏偏就让自己的大队遇上了呢?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地面,忽然觉得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他偏头仔细地看,这才发现风向发生了改变,白雾笼罩的区域有大半都不是上一次轰炸的地方。

虽然发现了这个问题,弗兰克·亨特却不知道在他们的身下是步兵第30师的阵地。

他只是在通讯器中命令机组成员尽可能地看清楚地面标识之后再投弹。

可是飞行员们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丢掉炸弹,飞机才能变轻,速度才能拉起来,也才有机会逃脱喷气式飞机的打击。

格林中校在地面上不停地挥舞双手,声嘶力竭地向天空中呐喊。

可是却没有任何的作用。他眼睁睁地看着一架、两架轰炸机出现在阵地的上空,打开了弹舱门,黑黝黝的航空炸弹如雨点般砸落下来。

地面部队总指挥官麦克奈尔中将见到这一幕的时候,人都吓傻了。

他在霍布斯少将的拉拽之下,好不容易滚进旁边的一个散兵坑。

可是或许就是命中注定,麦克奈尔所在的散兵坑刚好被一枚500磅的航空炸弹命中。

麦克奈尔的身形如纸片般被巨大的冲击波裹挟到了天空中,然后又被撕扯成碎片。

第120团的阵地淹没在第398轰炸机大队投下的炸弹中。

躲在战壕里的士兵们将身体缩成一团,他们现在根本没有力气去骂“狗娘养的航空兵”,只是不停地向上帝祈祷,祈祷炸弹不要落在自己的头上。

自始至终,第398轰炸机大队都没有发现自己误炸了友军,把一众友军炸上了天。

直到飞机扔完了炸弹开始返航的时候,航空队才与弗兰克·亨特上校取得联系。

听着通讯器中传出来的声音,弗兰克·亨特上校大脑轰的一声,感觉天旋地转。

他的轰炸机大队竟然将炸弹扔到了友军的阵地上,并且在那片阵地上还有一名中将和一名少将。

弗兰克·亨特浑浑噩噩地落回基地。

降落之后,第398轰炸机大队的主要军官全部被暂时软禁。

最先赶到第120团阵地的是第3集团军所属之第二十军的军长沃克少将。

此沃克也就是半岛战场上亡于车轮之下的那个沃克中将。

第二十军是巴顿第3集团军的主力,沃克少将在指挥部队作战的时候以迅猛的推进著称,人送外号“幽灵军长”。

此次突击作战,第四装甲师便是沃克所指挥,因此他距离第30步兵师最近,最先抵达。

本来不需要他一名军长亲自来到这个阵地上,只因为在司令部的通报中,麦克奈尔中将也在这片阵地上。

他需要来确定麦克奈尔中将的安全。

沃克少将指挥人员在阵地上寻找了许久许久,最终只找到了军服的残片,残片上三枚将星清晰可辨。

由此可以初步判断,麦克奈尔中将已经牺牲了。

他牺牲在了自家航空队的航空炸弹之下。

这是自他们参战以来,米军内部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当消息传开的时候,在整个米军内部引起巨大的轰动。

巴顿将军湿了眼眶,王镇和朱相贵也是一阵唏嘘感慨。

布莱德利闻知这个消息,对航空部队破口大骂,指责航空部队草菅人命,要求主要指挥官上军事法庭承担责任。

艾森豪威尔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难得地出现了失态。

一直在统帅部的威廉·丹尼尔·李海震惊无比,只能暂时封锁消息,等到大战结束之后再向普通士兵公开。

第八航空队的轰炸还在继续,只是经此一事之后,所有人都变得小心翼翼。

事后统计,因为误炸而牺牲的有麦克奈尔中将、第30步兵师少将师长霍布斯少将、第120团团长格林中校以及120团208名士兵,受伤人数超过800。

这是米军军事史上最大的一次失误,其影响一直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