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出列道:“臣食君侯之禄久矣,无可报效。””
““今臣愿舍残生,去见刘备,以利害说之。””
““使两国相合,共讨曹丕之罪。””
“孙权许之。”
“诸葛瑾在白帝城见到刘备,陈说利害。”
“刘备严肃道:“东吴害了朕弟,””
““汝今日竟敢到此游说做一说客?””
弹幕:
——“刘备:你弟都劝不住我,你凭什么能劝住我?。”
——“外交鬼才诸葛瑾又要出手啦。”
——“这个节骨眼上,也只有诸葛瑾敢去了。”
——“唯一一个可能活下来的使臣。”
——“诸葛亮:哥,你猜我说动刘备没?(平静)”
——“要不孙权提头来见,可能有机会讲和。”
“诸葛瑾笑着道:“陛下乃汉室皇叔。””
““今不思剿除篡汉曹贼,却为异姓之亲,而屈万乘之尊。””
““是舍大义而弃小义气也。””
““陛下不取中原,而争荆州。””
““是弃重就轻也。””
““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兴汉室,恢复山河。””
““今陛下置魏不问,反欲伐吴,瑾以为,不可取。””
弹幕:
——“东吴背刺盟友取荆州就不是避重就轻??”
——“不愧是外交鬼才,真是每一句话都在到作死的边缘。”
——“刘备:老子现在是大汉天子!”
——“对刘备来说,兄弟就是他的一切,在这方面谁也说不动他。”
——“诸葛亮:哥你别说了,再说我也保不住你。。。”
““大胆!”刘备拍案而起,“杀弟之仇,不共戴天。””
““要朕罢兵,除死方休!””
““朕若不看丞相置面,先斩汝首。””
““今且放汝回去,告诉孙权,让他引颈就戮吧!””
——“备备现在说话好硬气。”
——“皇叔:待我回去斩了丞相,让你也体会一下什么叫杀弟之仇。”
——“诸葛亮:老哥啊,现在我都劝不动了,何况你呢?”
“诸葛瑾回到江东,将刘备之话转达给了孙权。”
“孙权得知刘备拦不住了,便写好降书,先向魏国称臣,以寻求其共同伐蜀。”
“令赵咨出使魏国。”
“魏国。”
“曹丕看过孙权降书,丢到一旁,笑问赵咨:“汝主吴侯是何样之主啊?””
“赵咨不卑不亢:“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笑道:“卿,褒奖得太过了吧?””
“魏臣跟着一起大笑。”
“赵咨拱手:“陛下,臣非过誉也。””
“赵咨挥手夸赞其孙权:“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
““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
““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
““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
“赵咨转身看向魏国群臣:“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
““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赵咨再次拱手拜向曹丕:“以此论之,吴侯岂不是聪明、仁智、雄略之主?””
弹幕:
——“据三江那是你孙权的功劳吗?是孙伯符的!”
——“擒关羽而杀之,是其愚也!”
——“孙权∶我就是要站着把软饭吃了。”
——“曹丕:给爷整笑了。”
——“孙权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么优秀。”
——“张辽:说得这么神,来打合肥啊hetui。”
——“你小子找人帮忙,还这么傲慢。”
“曹丕笑问道:“吴侯知道治学吗?””
“赵咨道:“吴侯浮江万艘,带甲百万。””
““任贤使能,智存经略。””
““少有余闲,便博览群书,纵观史集,采其大旨。””
““不像某些书生,寻章摘句而已。””
——“孙权除了自己打仗不行,基本没毛病。”
——“诸葛亮:孺子可教也。”
“曹丕突然问道:“朕欲发兵伐吴,可行否?””
“赵咨道:“大国有征讨之兵,小国有防御之策。””
“曹丕笑问:“东吴怕魏国吗?””
“赵咨笑答:“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怕之有啊?””
——“张辽:你又行了?”
“曹丕笑着夸赞赵咨之辩才,收下了孙权送来的降书。”
“加封孙权为大魏吴王。”
——“大魏吴王????”
——“两国打一国了?”
——“孙权真投啦?”
——“税赋、兵员啥都不交,这种投降曹丕也愿意接受?”
“事后,刘晔私下去见曹丕,谏言道:“陛下,孙权惧怕蜀兵之势,故来请降。””
““以臣之见,吴蜀交兵,乃天亡其也。””
““今若派一上将,提数万精兵,渡江攻吴。””
““不出旬日,吴国必亡。””
““若吴亡,则蜀孤矣。””
““陛下何不图之?””
——“同意,这个方法好。”
——“刘晔大局观不错,适合做战略方针。”
——“加速快进到大结局。”
——“神仙难救,神仙难救咯。”
“曹丕笑着道:“孙权既来请降,以礼服之。””
““朕若攻之,必让天下欲降者心寒。””
““不如收纳为好。””
——“还tm谁降啊,就三家了。”
“刘晔再劝:“陛下信其诈降,还加以王位,是为虎添翼也。””
“曹丕摆手:“不然,朕既不助吴,亦不助蜀。””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届时除之,有何难哉。””
“曹丕看向远处:“朕,要坐观吴蜀交兵。””
弹幕:
——“曹丕自作聪明。”
——“丕儿,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你还想刘备也降你?做梦呢吧!”
——“多好的大一统机会,丕儿你不要乱搞啊。”
——“曹操:为啥我活着的时候孙刘不打架?”
——“曹丕:三国才刚刚开始,要是我听刘晔的提前统一了,苏辰明天写什么?”
“刘备引本国大军,以及蛮王沙摩柯番兵数万,又有洞溪汉将杜路、刘宁两支兵马,水陆并进,声势浩天。”
“水路军出巫口,水路军至秭归。”
“曹丕虽收了孙权降书,但却决定坐山观虎斗,未曾发一兵相救。”
“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商议面面相觑,拿不出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