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到了现场一看,一号和徐锦晟终于都确定了。
林兴海跟他们说的,何止是真的。
现场的真实情况,甚至比林兴海给他们描述的还要让他们震撼。
“章市\/长、徐锦晟同志,你们现在站的地方,就是之后几个月内的临时自由市场。
这些画好格的地方,就是可以让群众租地摆摊的地方。”
“摆摊的地方间距这么大吗?”
“对,一个是要预留出来群众逛的空间。
另外我还要在这几个位置,布置几个景观。”
“景观?”
“是这样的,我叫人用水泥浇筑了几个海螺、螃蟹这样的,比较有海边特色的景观。
到时候立在这几个位置,好给群众提供点儿额外的趣味性。”
“有点儿意思。”
“这里还得过几天才能完工。
要不,咱们先去海边看看?
那边的部分栈道已经完工了。”
廖永明说完就头前带路,领着一号和徐锦晟,还有一起跟来的林兴海,往海滩那边走去。
“嚯!
没想到啊,这片野海被你这么一改建,竟还有几分杂志上那些国外海滩的样子。
不错不错!”
走在木栈道上,吹着咸咸的海风,听着海浪拍打沙滩、礁石的声音,看着远处将要落入海面的红彤彤的夕阳。
一号与徐锦晟都难得感到一丝松弛与惬意。
“呵呵。
居然还有秋千、跷跷板?
廖永明同志,你想的还挺周到嘛。
这样会方便一些带孩子来的群众。
诶?
那个是什么?”
“那是救生塔,也能叫救生了望塔。
到时候我会安排一个人上去,看顾着海滩这边。
虽然我们会提醒,让群众别下海,以免出意外。
但也保不齐会有人不当心,所以有个人盯着,能更方便保证群众的安全。”
“嗯,不错,想的很是周到嘛。
这儿怎么还有两个院子?
看样子,这院子很快就要完工了吧?”
“是,这两三天就差不多完工了。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想给家里人住的地方。
既能看海赏景,还能全家人在一起团聚。
不过我家里人口不算多,有一个院子偶尔过来住住就够了。
另一个院子空着也是空着,您二位要是有时间,欢迎随时过来小住放松一下。”
一号与徐锦晟看了廖永明一眼,两人只淡笑都没接茬。
离开海边不远,几人就见距此最近的摆摊位置,忽然多了很多妇女同志。
而且这些妇女同志,一个个还挺忙碌,她们全都在忙着做各式各样的吃食。
“廖永明同志,这是……?”
“她们啊,都是我这里负责工程建设的那些退役士兵的媳妇。
同时也都是我自由市场的,第一批摆摊的摊主。”
听廖永明这么说,一号与徐锦晟立刻来了兴趣。
这自由市场还没开,竟然第一批摊主就已经出现了。
这事儿,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几人溜溜达达的,边听廖永明的介绍,边往军嫂们摆摊的地方去。
“您也知道,我这里的位置毕竟偏僻。
即使我回头想尽一切办法宣传,也不会立刻就来一堆人,愿意尝试在我这里摆摊。
所以与其等人来,不如我先做出个样儿,给那些有可能有意向来摆摊的人看看。
我就想,除了卖群众们需要的各种商品之外,还有什么更能吸引人来呢?
都说民以食为天,所以我就想到了,在自由市场划分出一个独特的摆摊区域,作为小吃一条街。
现在咱们老百姓,基本上都能解决温饱问题了,所以来我这个自由市场逛逛,吃点儿平时家里做不了、不常吃的小吃。
顺便到海边看看风景、吹吹海风。
说不定这样就能吸引一批人,愿意时不时的过来。
只要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以后想来这摆摊的人,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我希望,最终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说着,几人就走到了摊位前。
廖永明直接拿起几个烤鱿鱼,分给一号、徐锦晟、林兴海都尝尝。
一号和徐锦晟略微犹豫了一下,便大大方方的接了。
还别说,这烤鱿鱼的味道是真不错。
既然烤鱿鱼都尝了,那就连其他的小吃也一起尝尝。
这边溜达边吃下来,一号与徐锦晟发现,不但这些军嫂们的手艺很不错,绝对能吸引一批人。
而且他们还发现了,正好来给廖永明这儿送海鲜的附近的村民。
“大爷、大娘,你们每天都往这儿送海鲜吗?”
看到自己治下的群众,一号自然要好好关心一下。
结果一通交流下来,竟让一号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这些来送海鲜的,都是住在离这不算太远的村子的。
虽然靠着海,可这些村子穷啊!
他们没本事,没法让自家孩子到市里的工厂去当工人。
所以他们就只能打鱼、赶海、种地,然后让孩子们拿着海鲜去找地方偷偷卖。
可那样卖,他们才能赚几个钱啊!
东西本就带着不方便,每次都卖不多。
他们这些村民的日子,全都过的紧紧巴巴的。
但如今好了,自打廖永明他们在这里搞建设。
这帮村民不用像以前那样跑那么远,就能把当天打到的新鲜海鲜卖出不少。
这让他们每天都能进点钱,上周他们村里有个孩子病了,孩子爹娘都能拿出钱来带孩子去医院看病。
这可给了他们很大的希望呢!
而且,这些村民也听说了,这里过几天就要开自由市场。
他们虽不明白自由市场到底是啥。
但他们明白了,在这里他们可以自己摆摊,把自家的海鲜卖出去。
而且廖永明不直接收他们的租摊费,而是让他们直接拿海鲜当租金。
这可真是又一次给了他们活路了。
这帮村民里,有的大爷大妈用脏脏的袖口抹着泪,对着廖永明是真的千恩万谢。
要不是廖永明之前就多次明确阻止,他们村里的人是真想给廖永明好好磕个头。
村民们的这些话,真是让一号听的直汗颜。
他治下的群众,根本就不像廖永明刚刚说的那样,个个吃饱穿暖。
还是有很多人,依旧过着苦日子。
一号用略带感激的目光看向廖永明。
他是真没想到,这自由市场还没开业呢。
廖永明就已经凭着一己之力,在帮着改善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