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马暮雪 作品

第324章 寒夜谋策解危局

暮色如墨,缓缓浸透二龙山的山林,凛冽的寒风穿梭在枝桠间,发出尖锐的呼啸。吴适瀚率领运粮队伍,历经波折,终于有惊无险地回到了二龙山抗联营地。山脚下,哨兵远远瞧见蜿蜒而来的运粮车队,立刻飞奔回营地,向大飞汇报:“参谋长,吴处长回来了,粮食押运成功!”

大飞听闻,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立刻集合队伍,快步朝山脚下赶去。当吴适瀚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时,大飞上前几步,紧紧握住他的手:“适瀚,辛苦了!这次多亏了你,解决了咱们的燃眉之急。”

吴适瀚疲惫地笑了笑:“参谋长,幸不辱命。只要粮食能安全运回来,一切都值得。”

在战士们的协助下,一袋袋粮食被卸下马车,运往仓库。吴适瀚望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心中五味杂陈。此次押运虽还算顺利,可西药采购的难题,却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稍作休息后,大飞召集林秀、陈立斌、孙志新等人,在作战室里召开会议。昏暗的灯光摇曳不定,映照着众人严肃的脸庞。吴适瀚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此次行动的详细情况:“这次去冰城,我们成功筹集到了粮食,解决了当前的温饱问题。但在西药采购方面,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林秀皱起眉头,关切地问道:“具体是什么情况?是资金不够,还是货源难找?”

吴适瀚叹了口气,无奈地说:“资金方面,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可鬼子对西药管控极为严格,不仅限制进货渠道,对售卖和运输环节更是层层设卡。那些药材商要么不敢接单,要么一听到盘尼西林等西药,就吓得连连摇头。即便有愿意冒险的,开价也高得离谱,而且还不能保证按时供货。”

陈立斌忧心忡忡,地说:“鬼子这是要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啊!没有西药,受伤的战士们怎么办?”

众人陷入了沉默,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过了许久,大飞开口道:“西药的事,咱们不能放弃。大家再想想办法,看看有没有其他渠道可以采购。”

孙志新双手交叠,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沉思片刻后,高声说道:“咱们找欧阳铭琪,或许让她能从军统那边买到西药!他们在情报和物资渠道上有不少资源,说不定能解决咱们的燃眉之急。”

大飞眼睛一亮,微微前倾身子:“这主意不错!欧阳铭琪毕竟是军统的联络人,说不定真能行得通。”其他人纷纷点头,赞同之声此起彼伏。

欧阳铭琪坐在一旁,听了这话,当即站起身,神色郑重地说道:“我马上电报联络刘东海。事不宜迟,争取早日把西药搞到手。

这时,吴适瀚想起了姚加藤的话,脸色变得愈发凝重:“参谋长,还有一件事。姚加藤转告我,鬼子最近一直在谋划招安抗联的事,希望我们能考虑一下。”

孙志新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子上,眼眶泛红,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同志们,咱们千万不能被鬼子的招安给迷惑了!咱们的上千兄弟,为了抗击日寇,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尸骨就静静地埋在后山。咱们怎么能在这个时候,选择投降鬼子?还有那些被小鬼子残忍杀害的父老乡亲,他们的血仇未报,咱们又如何对得起他们的在天之灵?”说到此处,孙志新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了,他重重地坐回椅子上。

吴适瀚看着情绪激动的孙志新,又环顾了一圈在座的战友们,心中满是感动。他缓缓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孙旅长说得对!我吴适瀚一家六口,全都死在了小鬼子的屠刀之下。我和他们,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从那时起,我就发誓,一定要把鬼子赶出中国,为我的家人,为所有被残害的同胞报仇雪恨!”吴适瀚的眼神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回忆起那段惨痛的过往,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但语气却无比坚定。

大飞点了点头,表情严肃,他的目光依次扫过众人:“没错,咱们抗联的战士,从加入队伍的那一刻起,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咱们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把侵略者彻底赶出这片土地。鬼子的招安,不过是他们妄图瓦解我们的阴谋。咱们绝对不能上当!”

林秀接着说道:“咱们在这冰天雪地的二龙山,风餐露宿,缺衣少食,都从来没有退缩过。如今鬼子想用招安来让我们放弃抵抗,简直是白日做梦!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抗联的意志,比这山上的磐石还要坚硬!”

陈立斌也站起身,大声说道:“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我陈立斌也绝不退缩!咱们和鬼子拼到底,为了自由,为了尊严,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友和百姓!”

众人纷纷表态,坚定的话语在作战室里回荡,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这艰难的时刻,大家的信念愈发坚定,决心与侵略者抗争到底,绝不向敌人的招安阴谋低头。

当天深夜,山林被浓重的夜色笼罩,远处传来猫头鹰凄厉的叫声。欧阳铭琪独自坐在发报机前,手指熟练地敲击着按键,电报的“滴滴”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收到了刘东海的回复。欧阳铭琪看完电报内容,眉头紧锁,起身匆匆前往作战室。

“刘东海答应帮忙搞西药,”欧阳铭琪将电报递给大飞,表情凝重,“但他提出要和你见面。”

大飞捏着电报,昏黄灯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阴影,眉头拧成个疙瘩。作战室里寂静无声,战友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片刻后,大飞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了然的笑容。凭借多年和各方势力周旋的经验,他一眼就看穿了刘东海的心思——这是军统想借机拉拢抗联,壮大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