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网罗天下英才,发展生产力
任以虚赶忙笑道:“老爷子,这种小幅度的通胀,是有利的。免费搜索本文:找小说网 ”
“只有那种快速上涨的物价,才会真正的影响到村里乡亲们的生活。”
“现在这种通胀,其实是咱们村里,慢慢富裕起来的正常现象。”
“也只有一直这么保持下去,咱们村才会越来越富。”
“而生活成本上升之后,您想想,接下来上涨就是人工成本。”
“如果他们不把这些落后产能转移出去,物料的价格就会开始上涨,而且村里多亲们的收入,永远不可能跟上物料的涨幅。”
“因为,是正是因为物料上涨,才导致的收入需要上调,因此乡亲们的收入上涨,一定是比物料上涨,慢一个节拍的。”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而在这个时候,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切换为利润够高的产品,才能让咱们村乡亲们的生活变化!”
听到这里,朱元璋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
“这玩意就像是一根鞭子一般,鞭策着咱们村里的百姓往前走......唉,如此一来,咱们村里的乡亲们,恐怕也不会太好受啊。”
被人逼着往前走,跟自己想要往前走的差别,那可太大了。
朱元璋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任以虚却微微一笑而后道:“也不仅仅是如此,如果是咱们村里的百姓偷懒了,其余的那几个村子,也会自己向上突破,一旦生产力被旁人超过了,咱们村里的这套宝钞体制,同样会面临崩溃。”
“一切的本质都是源自生产力,只有拥有较为强大生产力的村子,才能让村里乡亲们一直过好日子!”
“因此,咱们村一定要注重教育,最好还能吸引周围几个村子里,最聪明的人来咱们村。”
“只有真正的做到网罗天下英才,才能一直强大下去。”
朱元璋眉头紧皱的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周围几个村里的,万一是来偷师的咋办?”
任以虚无奈的笑道:“如果是最一流的人才,完全不用担心啊。”
“因为他们偷回去没有用啊!”
“他们村里用的技术,跟他们学的技术,完完全全的隔着一代,他们就算是偷师,回去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还没学会爬,难道就会飞了不成?!”
小院之中,一切都静悄悄的,显然朱元璋跟李善长两人,全都被任以虚给震到了。
任以虚这一席话,几乎是颠覆性的。
敏锐如李善长,在心中暗自推演了一下,这才发现,即便是大明不按照任以虚说的这样去做。
只要还想继续变法,最终也一定会被逼得往这个方向走。
放眼整个大明,谈笑间,让天下少走百年弯路!
也就只有任以虚一人了!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今天任以虚讲的东西实在是太复杂了。
这些东西朱元璋还得消化一段时间。
“任先生,天色不早了,咱就不叨扰了,咱先回去了。”
听到老爷子要走,任以虚也没怎么在意。
“那我就不送了,老爷子您慢走。”
跟任以虚聊了两句之后的朱元璋心情不由得大好,大笑了几声之后,便扭头离开了鸡鸣山的小院。
朱元璋这么急着走,也是因为朝廷最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草原上阵亡的将士们需要抚恤,这各国的使节,也都跑到了京城来凑热闹。
户部那边现在又要改组钱庄,这些事情都是拖不得的,现在天色虽然有点暗,但是晚上总还能处理一些政务。
刚一离开小院,朱元璋便吩咐道:“善长啊,刘先生那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让刘先生明天务必想着辙出来,咱们得赶紧把这风水之说给彻底落实下去。”
“也不用搞太麻烦了,随便搞搞就成。”
“就编一部《连山易》吧!”
李善长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何为连山易?
后世所见之《易经》,又名周易,文王拘而演周易,世人相传其中奥妙无穷。
而在周易之前,还有两部易经,其一名曰《连山》,其二名曰《归藏》。
《连山》《归藏》《周易》并称三易。
而其中唯一部失传了的,便是《连山》!
古今多少名士穷其一生,就为一睹《连工》而不得!
这都能叫随便搞搞?!
李善长无奈的苦笑道:“成,臣今天晚上就去跟刘伯温好生的聊聊。”
当年是李善长向朱元璋举荐的刘伯温。
但是刘伯温刚一入仕,朱元璋便将刘伯温当成了,对付淮西文臣的一把利刃。
因此李善长跟刘伯温两人,也算是斗了小半辈子,这里面诚然有朱元璋的刻意为之。
万万没想到,最后在任以虚这么搅合下,李善长跟刘伯温的矛盾,总算是有了些
许缓和的迹象。
朱元璋也懒得再用帝王心术,搞什么权衡之道了。
毕竟朱元璋连天子权柄都不在乎了,就是单纯的想要在有生之年,替天下百姓做些实事。
而且能看着当年一块打江山的兄弟们陆续老去,朱元璋也难免的开始念旧了起来。
君臣二人分头行动。
李善长刚一出出宫,马车便直奔诚意伯府。
当李善长赶到刘伯温家的时候,刘伯温正趴在案头写诗。
刚一抬头便看到了李善长笑盈盈的盯着自己。
“韩公,今日韩公怎么有兴趣来我这寒舍了?”
李善长将拎来的一坛酒放在了刘伯温的面前道:“伯温呐,不是咱要来找你,是上位,有旨意啊!”
刘伯温闻言也身躯一震,当即便要行礼接旨。
还没等刘伯温行礼,便被李善长拦住笑道:“上位说了,诚意伯就不用多礼了,只要你接了这差事就行。”
刘伯温不由得笑道:“伯温必义不容辞,不过请问韩公,这到底是何事啊?”
李善长赶忙在一旁安慰道:“伯温啊,你放心,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编一部书。”
听到李善长这么说,刘伯温的心总算是稍稍的放了下来,当即便吩咐身旁人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