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迁都!

“陛下,这座城市原本就被破坏殆尽。”

旁边的马平远感叹道,“经过这场劫难估计很难恢复如初了。”

“的确如此。”

李馨帘点头认同,“还好之前完颜康转移过平民百姓,避免造成更大伤亡。”

不然几十万生灵将遭受巨大灾难,“否则吾将成为千古之耻。”

“能够拥有仁慈之心乃是苍生所幸。”

接着他说,“此役实乃对方咎由自取,我们曾多次给予机会但都被忽视了。”

李馨帘认可这种说法,

随后表示理解为什么仙人没有亲自动手干涉:“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征伐之路还需依赖自身一步步去完成。”

她决定放弃修复这座城市并将遗体妥善安葬,

在连续攻克北凉与北魏两大目标后,现在最重要是加强内部管理。“之后的事情就交给各位了。”

随即她乘坐热气球返回大衍而去。

这场战役。

她并未感到太多欢愉,反倒是心上压了一块石头,越来越沉。

大衍疆域已不复昔日光景。

但总体实力的增长似乎未能与领土相匹配。

尤其是在这次应对北魏的时候,

军力总是显得力有未逮。

若不是陈廷宇给了她一计良策,这一回或许都无法顺利攻陷都城。

只希望这次对北魏的打击能够震慑四方,

给予大衍一些喘.息之机,

以便于农业储备粮食,

招兵买马,

经商积累财富,

通过科举选拔人才。

只需六个月,李馨帘确信大衍便能恢复元气。

不过,好事常常结伴而来。

刚乘坐热气球回到都城的李馨帘,

就接到了来自赵世宗的好消息。

“陛下,赵将军传来捷报,他们打败了北魏十多万人马,俘虏超过八万!”

“现在正在押送俘虏回来。”

“与此同时,莽秦汗国的赤颜可汗派遣使团来京谢恩。”

“稍后他本人也将携带贡礼亲至。”

宋志善笑着走上前对她说道。

“太好了!”

“真是令人振奋!”

“有了这批人马,我大衍的实力必将更进一步。”

李馨帘高兴极了。

“陛下,臣回来了!”

陈远池提着一只箱子,上前一步报告。

“任务执行得如何?”

李馨帘露出了微笑。

“圆满完成任务!”

“借助上仙赐予的宝贝,我们所到之处畅通无阻。”

“那沧浪国皇帝见到我们现身时,吓得魂飞魄散。”

“为表明诚意,我们割掉了他的右耳带回来以作警示,自此之后,他们老实了许多。”

陈远池得意地解释道。

“确实,在陈远池等人返回后不久,沧浪国就连夜派使者送来大批金银财宝。”

“还递交了国书,誓言永远效忠于大衍。”

宋志善接着说道,递上沧浪国的国书。

“非常好。”

“看来,你的这支特殊队伍应该进行扩充。”

“可以从御林军里挑人培养,或是全国招募顶尖好手加入其中。”

“此事便交给你全权负责。”

李馨帘对陈远池指示道。

“遵命!”

“陛下英明!”

“我们路上也讨论过类似的想法。如果我们这样的团队规模扩大,未来无论您想解决谁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去解决!”

陈远池兴奋地说道。

李馨帘的指尖在青铜舆图上缓缓游移。

她忽然按住长安城的标记,指腹下传来玉扳指与铜器相击的脆响:\"陈将军且慢。\"

三日前火烧北魏都城的硝烟味似乎仍萦绕在鼻端。

\"宋卿。\"

李馨帘转身时,十二旒玉藻冠的珠串在烛光中荡开涟漪,\"你说赫连助兴贪财好.色,可查实他府中蓄养了多少龟兹舞姬?上月吐蕃进贡的雪域青稞酒,他又私扣了几车?\"

宋志善捧着象牙笏板趋前两步,袖口露出的手腕缠着浸过药油的绷带。

这位三朝老臣在火攻北魏时亲自校验过九幽髓的配比,此刻嗓音仍带着灼伤后的沙哑:\"回禀陛下,据夜枭卫密报,赫连助兴上月强.占的河西马场里

\"

他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星点血沫,\"豢养着三十六名金发胡姬,都是走丝路时劫掠的商队女眷。\"

窗外忽有惊雷炸响,春雨裹挟着未燃尽的灰烬拍打在雕花槅扇上。

陈远池注意到女帝抚.摸着案头镇纸的动作倏然收紧,那方雕着睚眦的墨玉正是用北魏国玺改刻而成。

\"传旨尚宫局。\"

李馨帘突然掀开鎏金舆图的暗格,取出半枚虎符掷在案上。

\"把柔然可汗进献的那对波斯猫眼石,连同高句丽新贡的百年山参,装入紫檀八宝匣。\"她指尖划过舆图上蜿蜒的黄河水道,\"三日后随陈将军的玄甲卫同行,就说是

抚慰赫连氏丧兄之痛的赠仪。\"

\"末将领命!\"

他抱拳时瞥见宋志善正在舆图边角勾勒暗记。

\"报——!\"浑身湿透的传令官踉跄扑入殿内,\"柔然三万铁骑已破玉门关,吐蕃赞普的牦牛阵正在剑南道集结!\"

他呈上的密函盖着夜枭卫独有的火漆印,封泥纹路竟是半只燃烧的凤凰。

李馨帘突然轻笑出声,腕间赤玉镯撞在青铜灯树上的声响惊飞了檐角铜铃。

她拔下金簪挑开密函,簪头镶嵌的南海明珠映出眼底跳动的幽火:\"传令河西节度使,放柔然先锋军过阴山。\"

碎裂的蜡油滴在赫连定的名字上,渐渐凝成血痂般的印痕,\"待他们与赫连定的朔方军接战三日,再发霹雳炮焚了粮道。\"

“陛下,近日臣一直在思索一件事情。”

“如今我大衍的疆域与往日相比已有大幅扩展。”

“东面领土延展了数千里,南边也有所增益。”

“北方莽秦已经归顺,暂时没有威胁,但我朝首都位置现在看来稍显闭塞。”

宋志善缓缓阐述。

“你是指迁移国都?”

李馨帘略感惊讶地问。

“确实!”

“我们京城里的商业日渐兴盛,人口迅速增长,市井之中变得愈发拥挤。”

“甚至有些外来的商人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找到。”

“而且因为都城位于较偏远之地,讯息传递缓慢。若能选择一座规模更大的都市作为新的国都,或许对未来的发展极为有益。”

宋志善这样提议道。

“嗯,此言甚是合理。”

“即便此次外出得以上仙之助,路上仍耽误了不少时间。”

“迁都不是小事,待朕先咨询过上仙后再作定夺吧。”

“宋相,你将我大衍目前所有的大型城市的详细情况准备一下送过来。”

经过片刻思虑后,李馨帘向宋志善吩咐道。

离开议事厅,

李馨帘随即收拾了最近随身携带、用来记录战事的摄像器材,并送往陈廷宇处,

并向他告知了有关搬迁首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