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简直像天方夜谭
“另有一人,她才是英国公真正的靠山。”
万玄兵深吸一口气,神情肃穆地看着高鸿志说道。
听完这话,高鸿志微微一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也只有那个人,才能赋予英国公如此大的权势。
“想必侯爷心中已经有数了吧。”
看到高鸿志的表情,万玄兵立即明白了,压低声音说道:“张太后!”
高鸿志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沉声说道:“我早就猜到了!”
张太后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她是那种强势无比、甚至压制弘治帝的女人。
弘治帝一生只有张太后一个女人,连其他妃嫔都没有。
别说是在明朝,就是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这种情况都极为罕见。
一个皇帝竟然只有一个老婆?
听起来简直像天方夜谭。
但事实偏偏就是这样!
弘治帝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张太后。
当然,在弘治帝时期,她还不叫张太后,而是被称为张皇后。
直到弘治帝驾崩,明武宗即位后,张皇后才成为张太后。
也正是因为有了张太后的支持,英国公张懋才能担任京营总督,真正掌握了京城的军队。
同样靠着张太后的鼎力相助,张懋才有资格指定内阁首辅刘希贤、礼部尚书李宾之以及兵部尚书谢于乔为顾命大臣。
这一切的背后,很可能都有张太后暗中操作的影子。
试问,如果张太后发话,弘治帝敢说半个不字吗?
敢拒绝吗?
弘治帝虽然算是一代明君,却被张太后牢牢压制住,根本不敢违抗她的意思。
这一刻,高鸿志又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明武宗身边没有顶尖高手保护。
不用猜也知道,在大明朝内部,肯定有一些绝世老怪级别的太监,其中不乏达到半步武圣甚至武圣境的存在。
比如修炼了葵花宝典的顶尖高手。
这些人,八成都在后宫之主张太后的掌控之下。
至于这种力量是张太后在弘治帝生前就掌握的,还是弘治帝死后才接手的,高鸿志并不清楚。
但他猜测,很大可能是在弘治帝驾崩时,张太后才真正拿到这些力量的。
在此之前,弘治帝尽管受制于张太后,但更多的是出于宠爱与尊重。
然而,弘治帝怎么也没料到,当张太后完全掌控这支力量后,却没有派出任何一个高手去保护明武宗。
更有可能的是,连明武宗本人都不知道大明朝还有这样一股力量!
“侯爷,李宾之不仅传递了那个消息,”
“还附带了一些额外情报。”
万玄兵略显迟疑,对高鸿志说道。
“什么额外情报?”
高鸿志神色淡然,语气平静地询问。
“多年前,皇宫里曾流传过一个秘闻。”
“皇上并非张太后所生!”
“先皇在成化二十三年娶了张太后,但一直到了弘治四年,才诞下皇上。”
“在这将近四年时间里,张太后始终未能生育。”
“而先皇偏偏独宠张太后一人,为何整整四年都没有孩子?”
万玄兵低下头,压低嗓音对高鸿志说道:“因此有传言称,皇上实际上是先皇偶然宠幸了宫中的某位宫女,而后由那位宫女生下的。”
“只不过,张太后在那名宫女生下皇上之后,便秘密处死了对方。”
“并将这段真相彻底掩盖下来。”
“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在大明朝内寥寥无几。”
“礼部尚书李宾之因为在先皇时期已是内阁重臣,才得以知晓一些内幕。”
“此事属实吗?”
听到这儿,高鸿志的脸色瞬间变了,眉头紧皱……如果正德皇帝朱厚照真的不是张太后亲生的,那一切就都能说得通了。
为什么张太后和正德皇帝的关系一直以来都那么疏远?
为什么正德皇帝想掌控军队时,英国公张懋直接让文官集团安排了一场“落水染病而亡”的戏码,而作为母亲的张太后却没有任何反应?
甚至在正德皇帝还没去世时,张太后就已经和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商量好,由朱厚熜接任下一任皇帝。
这也就是为什么正德皇帝身边根本没有顶尖高手保护的真正原因。
如果正德皇帝真的是张太后的儿子,她会连一个半步武圣境界的高手都不派去保护他吗?
她会狠心到在他还没死的时候,就决定好了下一任皇帝人选?
唯一的解释就是:正德皇帝根本不是张太后的亲生儿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太后才会对他毫无感情!
“禀报侯爷,这件事不过是个传闻。”
“而且这个传闻早就已经从宫中消失了。”
“凡是知道这件事的人,几乎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万玄兵摇了摇头,压低声音对高鸿志说道。
“死无对证?”
听到万玄兵的话,高鸿志皱了皱眉,道:“万玄兵,这件事交给你去查。
记住,一定要秘密进行,越隐秘越好!调查此事的人必须是我们锦衣卫中最核心、最忠诚、最可靠的手下!”
“你可以从血刀卫里挑人,但即便是血刀卫,你也要严格筛选,确保挑选出来的人是最值得信任的!”
“是,属下明白。”
闻言,万玄兵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当然清楚高鸿志的意思。
这件事牵扯太大,涉及到正德皇帝,甚至牵扯到张太后。
任何风声都不能泄露,必须保证绝对的保密和安全,否则就算是侯爷也会受到牵连。
“你现在就去办吧,尽量抓紧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彻底查清楚。”
高鸿志挥了挥手,对万玄兵吩咐道。
“是,属下这就去。”
万玄兵郑重地行了一礼,随即消失在锦衣卫总衙的大厅中。
他心里明白,这件事不仅关乎大明朝的未来,也可能直接影响锦衣卫的命运,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不能急,我必须稳住。”
“英国公张懋,张太后……”
“这两人可是整个大明朝真正的两座大山啊!”
“可以预见,我想剿灭海盗和倭寇,可能会触动英国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