豊禾 作品

第111章 情迷

怀王缓缓握紧手中的镇纸,阴险一笑,“太后定会斥责青城郡主,并阻止她与珩王再有往来。但卢颉出现在满楼,依律青城郡主需前往武宁司配合问话,而太后为了避免珩王徇私,也为了杜绝二人再有不必要的接触,多半不会让珩王再审此案,如此一来,就只有三司会审……”

他说着,忽然眉头蹙起,“可若他们之间是清白的呢,本王在云中期间从未听过他们的流言,如此,太后未必会信啊。”

夏阳侯瞥了怀王一眼,珩王在云中地界一呼百应,即便他与青城郡主之间真有什么,手下的那些将领也会瞒得滴水不漏,断不会传到怀王耳中。

但这句话也只是在他脑中一掠而过,断然是不会说出来的。

“清不清白,有何要紧,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我们只需起个头,只要太后心中起疑,自然会派人探查,她先入为主,即便一点蛛丝马迹也可能成为证据,所谓疑邻盗斧,便是如此。”

他一顿,意味深长道,“殿下,我们安插在长信宫武婢中的眼线是时候派上用场了。”

怀王起身,不由赞道:“还是外公筹谋得当!”

夏阳侯轻轻颔首,道:“殿下只需记住,见到陛下,一口咬定卢颉所言皆为构陷,即便卢颉真的将那半封密信呈上,殿下只要声称不知情便是,其余的老臣自会安排好。”

怀王对着夏阳侯长揖一礼:“一切听凭外公安排!”

卢颉在满楼揭露怀王罪行一事在整个京城传的沸沸扬扬,钱掌柜又惊又怕,忙不迭地回平凉王府报信,一到府中才知道,青城郡主和两位侍女出城去了。

青城知道珩王和尉琰诱捕卢颉的计划,便去城外的树林中蹲守。她对卢颉不感兴趣,但想从他口中得知更多关于秦武的线索,甚至她希望秦武能与卢颉一道,这样她就可以问问秦武绳结之事。

结果她蹲守许久,眼看半日都过去了,也没见城门外的神策军有任何举动,无奈之下,返回王府。

刚一入府,钱掌柜就迎了上来,将发生之事尽数道出。

青城一脸不敢置信,确认了几遍,才问钱掌柜:“卢颉为何会出现在满楼?你们就没人发现吗?何况他还拿着那样大的一个布袋。”

“昨日傍晚,有个客人订了卢颉所在的那处雅间,一下就订了两日,说是要宴请旧友。这人当时带着个大箱子,说里面装的是赠给友人的贺礼,楼中这种情况极为常见,老奴并未在意,便让伙计抬到雅间去了,实在没想到,最后出现在雅间中的竟是卢颉。”

青城眸色一闪,问:“那箱子多大,是否能装下卢颉?”

钱掌柜顿时惊得嘴巴微张,继而连连点头,“不错,能装下……难怪当时抬箱子的伙计说箱子沉甸甸的,不知装了多少贵重东西,原来那里面装的竟是卢颉!”

青城道,“你可还记得那个订雅间之人的相貌?”

钱掌柜细细回想,将那人相貌描述一番。

青城拧眉,此人并非秦武,应该是他的同伙。

她又问:“武宁司的人有没有去满楼问询?”

“未曾,老奴就是见迟迟没有人上门问话,不知如何是好,才来府中向郡主禀报。”

“这样,你先回去,酒楼暂时不要开张,若是武宁司的人上门,如实回话便是,若他们要带满楼的人去武宁司,差人来府上报信。”

钱掌柜称是,匆匆离开。

庆星道:“幸亏查此案的是武宁司,他们审案公允,加之郡主与几位掌使都相熟,否则真要被卢颉那无耻小人连累死了!”

景云则道:“郡主,太后懿旨是珩王主理此案,可如今珩王不在京中,莫非要等他回来才审?”

“不会,司中几位掌使都极为机敏,应该会立即审问卢颉,只是,事到如今,卢颉反而不会说真话了。”

庆星瞪大双眸,眼中满是不解:“为何?”

“若他偷偷逃出城,说明他还想苟活,可他以这种方式出现,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说呢。而且我猜,卢颉知道的内情并不多,比如秦武究竟在何处落脚。”

景云点头:“郡主说得不错,若卢颉一回来就暴露秦武等人,那秦武就不会费尽心思让他出现了。”

“对了,那还有租下雅间的男子呢……”庆星说到一半,反应过来,顿时有些泄气,“已经快一日了,这人想必早就出城了,毕竟此前他从未暴露过,可以随意进出城门。”

青城想了想,道:“兴许可以想个计策,利用卢颉诈出秦武,不过这就需要珩王帮忙了。”

青城这夜睡得极不安稳,脑中无数的线索像一堆裂开的碎片,她试图将任意两个碎片拼凑起来,却发现总是缺少关联。

如此一夜过去,醒来时,已近午后,她却只觉得头疼欲裂,额角处好似有无数细针在刺,脑袋每晃一分,头疼便加重几分。

庆星见状,就要拿着令牌去珩王府请南棠,被青城拦下:“不必去了,南棠跟着玥璃前往襄国公府了,去寻府上常看诊的李郎中便好。”

景云进门时,与急吼吼向外走的庆星错身而过。

“郡主,邯平刚才让人来传信,说卢颉死了。”

青城一惊,蓦地起身,这才发现天旋地转,她忙扶住案角。

景云大惊,青城摆手示意没事,道,“怎么回事?”

“邯平说今日天不亮,大理寺的人就将卢颉提走了,说是奉太后懿旨,三司会审,结果,还没来得及提审,卢颉就死在狱中了……”

“不是让珩王审吗,太后为何改成三司会审?”

“邯平也不知道,但他们已派人去宫中打探消息了。”

“死因呢?”

“大理寺给出的说法是牙齿藏毒,畏罪自杀。但百姓们都说,卢颉在武宁司还好好的,一入大理寺就自尽,只怕是被人灭口。”

青城想了想,道:“钟亭昨日审过卢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