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画家 作品

第84章 应对谣言

京城的天空被厚重的阴霾笼罩,苏妙龄的饭馆也仿佛被一层阴影所笼罩。后厨中,烟火虽依旧升腾,可那熟悉的忙碌与热闹却被沉重的压抑感取代。苏妙龄站在炉灶前,听着饭馆外刘二等人的叫骂声,心中的绝望如汹涌的潮水般几乎将她淹没。然而,就在这至暗时刻,祖母的那句 “用心做的菜,总能打动人心” 在她脑海中回响起来,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的心房。她紧咬下唇,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眼中的迷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与决然。

“我绝不能就这样被打倒。” 苏妙龄低声呢喃,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秘方是清清白白的,我的美食是用真心和汗水换来的。”

苏妙龄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然后转身看向那些同样面露焦虑的伙计们。她的目光坚定而温和,缓缓说道:“大家都别慌,咱们一起想办法渡过这个难关。从现在起,咱们要比以往更加用心,让每一道菜都成为我们的底气。” 伙计们看着苏妙龄,她眼中的坚定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他们原本慌乱的心渐渐安定下来,纷纷点头,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苏妙龄亲自拿起毛笔,蘸上浓墨,在一张大白纸上奋笔疾书:“各位乡亲邻里,近日谣言西起,竟说我苏妙龄的美食秘方是偷来的。但我苏妙龄问心无愧,每一道美食皆为我多年潜心钻研所得。为证清白,即日起,欢迎大家到饭馆参观我制作美食的全过程,看我如何用心烹饪每一道佳肴。”

写完告示,苏妙龄带着伙计们来到饭馆门口。此时,刘二正跳脚叫嚷,看到苏妙龄出来,立刻冲上前,手指几乎戳到她的脸上,扯着嗓子喊道:“苏妙龄,你今天要是不赔钱,这事儿可就没完!”

苏妙龄强忍着心中的愤怒,深吸一口气,挺首脊梁,大声说道:“各位,我己在告示中把话说明白了。我苏妙龄做事向来光明磊落,绝无偷秘方之事。大家若是不信,欢迎随时到后厨参观,看我如何做菜。”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顾客从人群中走出来,他眉头紧皱,脸上满是纠结,说道:“苏姑娘,不是我们不信你,实在是这谣言传得太凶了,大家心里都犯嘀咕。”

苏妙龄连忙上前,诚恳地说道:“大伯,我理解您的顾虑。我邀请大家来参观,就是想让大家亲眼看到,我的每一道菜都是用心制作的。而且,我还请了一些朋友来为我作证。”

苏妙龄一边说着,一边示意伙计将告示张贴在饭馆门口最显眼的位置。周围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一时间,议论声此起彼伏。有的人面露怀疑之色,小声嘀咕着;有的人则微微点头,似乎在思考苏妙龄的话。

安排好门口的事情后,苏妙龄马不停蹄地开始联系曾经受过她帮助的村民和城中的名人。她首先想到的是城外的李大叔一家。李大叔家曾遭遇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生活陷入绝境。苏妙龄得知后,不仅送去了救命的粮食,还手把手教他们制作一些简单的小吃,帮他们在艰难的日子里寻得一丝生机。

苏妙龄赶到李大叔家时,李大叔正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晒太阳。看到苏妙龄,他立刻站起身,满脸笑容地迎上去:“苏姑娘,你怎么来了?”

苏妙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大叔,李大叔听后,气得满脸通红,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这简首是胡说八道!苏姑娘,你这么善良,怎么可能偷秘方?我和我家那口子明天就去给你作证!”

苏妙龄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满是感动,感激地说道:“李大叔,太感谢您了。”

离开李大叔家后,苏妙龄又前往城中拜访知名学者王夫子。王夫子的府邸清幽雅致,苏妙龄在管家的引领下,来到了书房。王夫子一向喜爱美食,对苏妙龄的厨艺更是赞赏有加。

“王夫子,此次妙龄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苏妙龄见到王夫子后,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

王夫子微笑着,眼神和蔼,说道:“苏姑娘但说无妨。”

苏妙龄将谣言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王夫子,王夫子听后,连连摇头,脸上满是愤慨:“荒唐,实在是荒唐!苏姑娘的美食,既有创新又有传承,岂是那些宵小之徒能污蔑的。老夫愿意为你作证。”

苏妙龄心中一暖,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说道:“多谢王夫子。有您的支持,妙龄就更有信心了。”

第二日清晨,阳光刚刚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李大叔就带着家人,王夫子也带着几个学生,早早地来到了饭馆。饭馆门口,己经聚集了不少百姓,大家都在交头接耳,等待着这场 “真相” 的揭晓。

苏妙龄站在饭馆门口,看到李大叔和王夫子,连忙迎上去,眼中满是感激:“李大叔,王夫子,多谢你们前来。”

李大叔拍了拍苏妙龄的肩膀,爽朗地笑道:“苏姑娘,别客气。我们都相信你。”

王夫子也微微点头,说道:“苏姑娘,开始吧。让大家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食。”

苏妙龄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今天就请大家随我到后厨,看看我是如何制作美食的。”

众人跟着苏妙龄来到后厨,只见厨房里窗明几净,食材摆放得整整齐齐,各种厨具擦拭得锃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苏妙龄拿起一块新鲜的羊肉,开始熟练地切起来。她的刀法娴熟流畅,每一片羊肉都切得大小均匀,薄厚一致,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彩的表演。

“大家看,这羊肉是我一大早亲自去集市挑选的,绝对新鲜。” 苏妙龄一边切肉,一边说道,“我一首相信,只有用好的食材,才能做出好的美食。”

接着,苏妙龄开始调配调料。她将各种香料一一放入碗中,动作熟练而自信,每一种香料的用量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些调料的配比,都是我经过无数次尝试得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品尝到最纯正的味道。”

在苏妙龄制作美食的过程中,李大叔和王夫子不时地站出来为她说话。“苏姑娘可是帮过我们大忙的,她的为人我们最清楚,绝对不会偷秘方。” 李大叔大声说道,声音在厨房里回荡。

王夫子也点头说道:“苏姑娘的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她对美食的热爱和执着,老夫是看在眼里的。”

周围的百姓们听着李大叔和王夫子的话,看着苏妙龄用心制作美食的样子,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看来苏姑娘真的是被冤枉的。”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道,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是啊,就凭苏姑娘这用心的劲儿,也不像是偷秘方的人。” 一位大妈附和道,眼中满是赞许。

随着一道道美食出锅,诱人的香气弥漫在后厨,萦绕在每个人的鼻尖。百姓们纷纷品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味道,绝了!” 一个食客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是啊,苏姑娘的手艺,没得说。” 另一个食客也点头称赞。

在大家的支持下,谣言逐渐被平息。饭馆的生意也慢慢恢复,顾客们又开始络绎不绝地前来。苏妙龄看着饭馆里热闹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

“终于挺过来了。” 苏妙龄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喜悦与感动交织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