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二战风云-【德国-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
【那么问题来了,德军的目标是什么】
【没错,德军还是采取钳形攻势,计划在斯摩棱斯克地区打一个大大的包围战】
【然而这一次,德国装甲部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首先,7月6日,苏联第2集团军集结了大约1500辆坦克进行反击】
【尽管德军凭借他们坚固无比的反坦克防线和强大的空中力量最终成功地击退了这次来势汹汹的进攻,但这一激烈的交锋无疑还是给德军敲响了一记警钟】
【紧接着,古德里安所率领的第二装甲集群中的第十八装甲师又在鲍里索夫地区受阻,损失惨重】
秦朝
秦始皇微微眯起双眸,说道:“果然如此啊!”
一旁的扶苏眉头微皱,一脸疑惑地问道:“父皇,难道这一次xtl的说法有道理?装甲部队单独冲锋于前线太单薄了。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
秦始皇缓缓地摇了摇头,沉声道:“那也不尽然。以德国之体量,理应采取奇袭战术方能取胜,但也不可让装甲部队过于冒进,所以德国应该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扶苏听后,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应道:“父皇所言极是。”
【什么原因】
【其一,德军已然深入到了俄罗斯族人聚居的区域,当地民众对于侵略者的反抗情绪异常高涨】
【其二,随着战事的推进,战场距离苏联广袤无垠的腹地越来越近,地理环境自然而然地开始朝着有利于苏联一方倾斜】
【但是,德国也是有优势的】
【虽然苏联方面不断增派预备队赶赴前线支援作战,但是,这些新组建起来的部队,无论是士兵素质还是战斗经验,相较于那些老牌部队而言,都是略逊一筹的】
【因此,面对德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苏军也只能选择一边顽强抵抗,一边逐步后撤,试图寻找更为有利的战机再行反攻】
宋朝
赵匡胤紧皱眉头,目光凝重地说道:“现在的德军只能选择趁其病,要其命!否则,想要战胜苏联恐怕会变得异常艰难。”
一旁的赵德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说道:“父皇,儿臣一直在思考,如果德国改变策略,采取防守反击的方式,那么是否会有更好的结果呢?”
赵匡胤微微摇头,沉声道:“这可难说啊,德国军队一直展现的都是其强大的进攻能力,且他们的战术核心就是主动出击。至于防守方面究竟能做到何种程度,实在难以预料。””
赵德昭面露忧色,不禁感叹道:“如此说来,德国岂不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了?难道这一切都在白头鹰国的计划之中?”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缓缓回答道:“只要英格兰国和苏联坚守住,坚决不向德国投降,那么局势就大概率在白头鹰国的谋划之内。”
听到这里,赵德昭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喃喃自语道:“真是可怕。”
【没过多久,德军逼近奥尔沙陆桥,位于北面的霍特所指挥的第三装甲集群更是已经逼近斯摩棱斯克北门户维捷布斯克】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刚刚火速接管西方面军指挥权的苏联铁木辛哥元帅也是无力回天】
【在德军凌厉凶猛的攻击之下,苏军依然只能无奈地继续向后撤退,但铁木辛哥也深知,苏军的退路不多了】
【所以面对德军的强大攻势,铁木辛哥选择了反击,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得势不饶人的德军抓住这个机会,选择趁势发起新一轮的攻势】
汉朝
刘邦皱着眉头说道:“为何一定要选择反击呢?朕看驻守才是更为稳妥之策啊!如此一来,既能节省兵力,又可减少伤亡。”
一旁的陈平连忙拱手作揖,回应道:“陛下,依臣之见,苏联此举想必是为了抵御那来势汹汹的德国装甲部队。通过主动出击,可以暂时阻挡德军前进的步伐,从而为后方修筑坚固防线争取宝贵的时间。毕竟,他们能够舍弃的地域已经不多了。”
刘邦听后微微颔首道:“只不过这样也给了德国可乘之机。”
陈平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陛下,是的,失败就是这个结果。”
刘邦缓缓地摇了摇头。
【为赶时间,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直接绕过南门户莫吉廖夫】
【差不多同时,古德里安所率部队的后方也悄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苏军第21集团军从普罗米亚沼泽发起进攻,占据了罗加乔夫和日洛宾】
【但古德里安无暇顾及,选择继续进攻】
三国
曹操微微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依孤之见,这古德里安如此行事,似乎稍显鲁莽了些。”
荀攸闻言,赶忙拱手作揖,回应道:“丞相大人明鉴,古德里安后方的问题大可交由德军步兵处理,眼下最为关键的
是德国装甲部队能否成功在苏军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操听后,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荀攸所言,接着感慨道:“不错,正如天幕所说的那样,有准备的突击啊!”
【7月15日,古德里安的部队攻入斯摩棱斯克主城区】
【与此同时,霍特率领的第三集群也巧妙地绕道至斯摩棱斯克的后方,眼看就要对苏军形成合围之势】
【这似乎又是一个大包围,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交战地点距离苏联本土实在是太过接近】
【察觉到局势危急的苏联方面迅速调遣新组建的数个集团军紧急驰援战场。】
【再加上当地复杂崎岖的道路状况,给德军的装甲部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然而,大局已定,经过一番激烈的鏖战之后,最终德军还是如愿以偿地完成了对苏军的合围,苏联被俘30多万人】
明朝
太子一脸好奇地看向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棣,恭敬地问道:“父皇,儿臣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这苏联究竟有多少人口呢?”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朕对此也不甚清楚。虽说从地图上看,其境内有着大片广袤无垠的冻土,但领土面积如此之大,人口数量定然不会少,肯定比德国要多。”
太子惊叹道:“那德国岂不是……”
朱棣轻轻摇了摇头,沉声道:“对,就看德国能不能让苏联一下子元气大伤了。”
太子然后缓缓说道:“父皇,很显然,德国失败了。”
朱棣淡淡地说:“是的。”
喜欢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