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昨夜休息的可好?"
及至君臣三人前后离开了昏暗潮湿的锦衣卫诏狱,逆着扑面而来,略有些刺眼的阳光,凉国公蓝玉便自作聪明的关切道。搜索本文首发: 拉小书网 laxsw.com
嗯?
闻言,颍国公傅友德便是忍不住扭头,神色怪异的瞧了一眼满脸笑容的蓝玉,心中忍俊不禁。
这锦衣卫诏狱是什么地方?
莫说朱元璋已是年近七旬,哪怕是身材魁梧的军汉们,在那阴冷潮湿的牢房中,只怕也难以得到充足的休息。
这蓝玉,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果不其然。
本是微微眯着眼睛,默默感受着春风拂面的朱元璋脸上瞬间挤出了一抹冷笑,语气不善的诘问道:"怎么着,你凉国公蓝玉打算提前感受一下在诏狱的感觉?"
这蓝玉近些年仗着军功彪悍,行事多有桀骜不驯之举,只不过自己念在他和"中山王"徐达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太子朱标从中斡旋,这才一直没有发作。
"没有,没有.."
见眼前的朱元璋语气不善,凉国公蓝玉哪能不知晓自己"祸从口出",瞬间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再不敢有多余的言语,只是默默跟在朱元璋身后,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朕在这诏狱待了一昼夜,宫内宫外可有异动?"
在诸多锦衣卫的簇拥下,重新恢复了往日睥睨天下气势的洪武大帝朱元璋龙骧虎步,朝着身旁紧紧跟随的傅友德询问道,深邃的眸子中闪烁着异样的神色。
放眼如今朝中这些硕果仅存的"淮西勋贵",无论是身旁的颍国公傅友德,亦或者宋国公冯胜,为人处事都还算规矩,对于军权也没有太多留恋。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他的这些"老伙计们"在军中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并且均在国朝初建的时候,与宗室联姻,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外戚"。
"回陛下,宫外倒是无事发生。"
"至于宫内,老臣不过一介外臣,焉敢过问宫中事?"
虽然只是在平常不过的一句问话,但颍国公傅友德内心深处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以免被身旁近些年愈发"喜怒无常"的朱元璋抓住把柄。
那宫中事,无论大小都算是朱元璋的"家事",他可不敢随便打探。
"呵,估计要比宫外热闹呐。"
闻听颍国公傅友德近乎于滴水不漏的回答,朱元璋脸上虽是不动声色,但眼眸深处却涌现了一抹满意。
聪明人呐。
如今的大明正值多事之秋,唯有聪明人才能活下去。
否则便不要怪他老朱,不念当年的旧情了。
经过这个有些突兀的小插曲,君臣三人之间的气氛猛然冷寂下来,在前往紫禁城的路上,谁也没有出声打破这令人不适的沉默。
...
...
天色才刚刚大亮,位于皇城以西的西华门附近很是冷清,除却手握刀兵来回梭巡的侍卫之外,再没有其余百姓商贾的身影。
"你们两个,派人进宫去跟朴仁猛说一声,让他派几个人来接咱,顺道给咱带件衣裳。"
望着眼前已是生活了二十余年的皇城,一路上沉默不语的朱元璋猛然停住脚步,并以命令的口吻吩咐道。
虽然他刚刚没有从傅友德口中得知半点有用的消息,但凭他对自己那些儿子们的了解,只怕如今的紫禁城早已乱成一锅粥了。
说不定就连乾清门那边,都聚拢着一批上蹿下跳,希望借机向他表忠心的朝臣。
"遵旨。"
凉国公蓝玉的思维虽是有点简单粗暴,但此刻也能明白朱元璋的用意,抱拳行礼之后便在远处侍卫戒备的眼神中疾步而行。
若非他身上穿着引人注目的蟒袍,身后还有不少锦衣卫随行,只怕这些负责维持皇城秩序的侍卫们早就上前盘问来了。
蓝玉的动作很快,简单的朝着为首的侍卫耳语了几句,并在怀中摸出了一个类似于堪合模样的令牌之后,那为首的侍卫便是身躯一震,下意识的朝着朱元璋所在的位置叩首行礼之后,随即便是急匆匆的往身后皇城而去。
约莫小半个时辰过后,就在西华门外的街道上陆续出现行商百姓的身影时,那为首的侍卫终是去而复返,身后还跟着几名气喘吁吁的小太监。
"陛下,陛下.."
"您可算回来了.."
简单的张望片刻,几名小太监便跑到了朱元璋身前,急切的声音中充斥着溢于言表的激动和惶然。
"行了,都别废话了。"
见状,朱元璋便是有些没好气的训斥了一句,随即便从这些人的手上接过了一个包袱,里面赫然是一件宫中内侍才会身着的服饰。
"你们两个,愣着作甚,还不给咱套上?"
"就咱这般样子,如何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返回乾清宫?"
或许这袍子有些不太合身,朱元璋上下套弄许久都未能将其披在身上,随即便将火发在了无动于衷的傅友德和蓝玉身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彼此苦笑了一声之后,反应过来的傅友德和蓝玉便是手忙脚乱的将黑袍给朱元璋披上,随即便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将其夹在中间,直奔乾清宫而去。
在路过乾清门的时候,此地果然如朱元璋所料,跪着几名早已声音沙哑的官员,瞧其脸上睡眼惺忪的模样,显然是宫门一开,便跪在此地了。
"将这些人的名字都给咱记下,来日尽数贬斥。"
朱元璋生平最恨,除了那些贪赃枉法的逆臣之外,便是这些尸餐素位,只想着谄媚上官,荒废政务的庸碌之辈。
"遵旨。"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声音,负责引路的小太监心中便是咯噔一声,默默将在场朝臣的名字记在心中。
而当朱元璋等人越过乾清门,疾步而行约莫盏茶的功夫之后,巍峨的乾清宫便是赫然映入眼帘,汉白玉阶下同样跪着两道身影。
虽然彼此相隔尚有些距离,但视力一向不错的朱元璋仍是判断出其中身材相对消瘦的,便是他曾经引以为傲的"皇长孙"朱允炆;至于那身材魁梧的人影,或是老二?
"他来凑什么热闹!"
恨恨的吐了一口唾沫,朱元璋有些明知故问的愤怒道。
对此,无论是颍国公傅友德,亦或者凉国公蓝玉均是不敢多言,这可不单单是朱元璋的"家事"了,这是牵扯到无数人生死利益的"国事"。
"陛下,陛下,您可算回来了!"
不待朱元璋继续发作,早已得到消息,提前在殿门外迎接的总管太监便是一路小跑的冲了过来,沙哑的声音中竟是涌现了一丝哭腔:"大事不好了.."
"哭甚!"
"老二和长孙打起来了?!"抿了抿有些干涩的嘴唇之后,朱元璋便是想当然的说道。
"陛下,边关急奏,八百里加急.."在颍国公傅友德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老太监朴仁猛紧接着的声音令其如坠冰窖。
嗯?!
闻声,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身上便涌现起浓浓的杀意,冰冷的眸子也是猛然瞧向身旁不知所措的傅友德。
这话他听着,怎么有些耳熟呢?
对此,傅友德简直欲哭无泪,他刚刚只是随意编撰了一个由头而言,眼中这怎么就应验了呢?
"陛下,是云南的八百里加急.."
虽然对朱元璋突如其来的杀意感到不解,但总管太监朴仁猛仍是着急忙慌的呼喝道,并从怀中摸出了一封有些褶皱的奏本,神情愈发悲戚。
那位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平侯",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可丝毫不亚于任何一名皇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