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改土归流

"老爷子,东西拿来了。搜索本文首发: 热小说网 "

尽管心中腹诽不已,但颍国公傅友德还是老老实实的自隔壁牢房而出,将手中的纸笔隔着牢门递给了面红耳赤的朱元璋。

"给咱作甚,给曹先生啊!"

尽管知晓自己此时扮演的乃是翰林学士"刘三吾",但朱元璋仍是没好气的朝着眼前的"颍国公"嚷嚷道。

看来他还是低估了自己的这位老伙计呐,这傅友德不仅足迹遍布大明的各个角落,就连各处关隘要塞也被其牢牢记在心中?

这个本事,可了不得啊。

瞧着朱元璋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傅友德不由得苦笑一声,知晓这位生性多疑的洪武皇帝,怕是因为曹爽无意间的一句话,对他起了猜忌之心...

人若是倒霉,真是喝凉水都塞牙。

"行了老爷子,咱先不说形势严峻复杂的西番罕东之地,咱就拿西平侯治下的云南举例,"正当朱元璋和傅友德君臣二人面面相觑的时候,曹爽清冷的声音便在牢房中适时响起,适时打破了这有些尴尬的气氛。

"如今我大明在云南的军队多集中在昆明府一带,各地土司们均是拥有着不俗的势力,时而不甘寂寞的掀起叛乱。"

"而这些土司,恰好便是西平侯家族存在的意义。"

闻声,朱元璋便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深邃的眸子中涌现出些许哀伤,他又响起了他那命运多舛的"义子"沐英。

不过眼前的曹爽所说,确实吻合他心目中对于"义子"沐英的期许。

回想十年前,彼时盘踞在云南的北元梁王及大理段氏家族虽然被傅友德等人率领的大军先后击溃,但仍有不少心腹余孽逃窜至群山之中,被各地土司收留。

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理云南,并令这片脱离中枢掌握数百年之久的疆域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他特意将自己的"义子"沐英留于云南,以防不靖。

而后十年间,云南各地果然有蠢蠢欲动的土司犯上作乱,后均被沐英亲自领兵击溃,这接二连三的战事不仅极大提升了朝廷的威势,证明了他"未雨绸缪"的正确性。

"但老爷子您恐怕不清楚,这些被西平侯击溃的土司们,通常都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至多几十年后便可死灰复燃。"

"朝廷依然会面临这些土司的威胁。"

很快,曹爽便话锋一转,脸上也露出了些许凝重之色,目光不由得看向头顶映射着烈阳的窗柩。

"这是为何?!"

虽然朱元璋的军事才能几乎凌驾于这个时代,但其目光终究受到了时代的限制,思维还停留在"以夷制夷"的层面上。

其实不止是朱元璋,哪怕是后来的永乐大帝,以及后续的大明天子,在通常情况下,对于西南几省的土司们都是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态度。

"因为朝廷即便是平定了犯上作乱的土司,也会将这土司的领地赐予随同朝廷大军征战的土司首领,借此保证这些土司的积极性,以及对我大明的忠心。"

在朱元璋和傅友德若有所思的注视下,曹爽言简意赅的道出了问题根源所在。

或许是受限于人口,或许是受限于经济,总之大明在西南几省的统治核心皆是设立在人口稠密的地区。

对于路途较远,亦或者地势险峻的地区,通常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治理,而是采取"羁縻"的政策,即将这些地区依旧交予当地的土司夷人治理。

此等办法,虽是削弱了之前的土司,但也间接扶持了新的土司,导致朝廷始终无法在根源上解决这些土司拥兵自重的问题。

"这位先生的意思是?"

短暂的思考过后,牢房中的沉默由牢房外的颍国公傅友德率先打破,这位替大明南征北战数十年,切身体会到西南土司难缠程度的老将按奈不住心中的激动,语气急促的追问道。

"改土归流。"

曹爽的神情愈发肃穆,这可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国策。

"改土归流?"

异口同声的重复了一句之后,朱元璋和傅友德二人的脸上均是涌现了一抹迷茫之色,但心中又隐隐有些感觉,似乎是触碰到了什么。

"顾名思义,将土官改为流官。"怕眼前的"一文一武"无法理解,曹爽又耐心的补充了一句。

这土官很好理解,朱元璋在大明刚刚建立之后,便曾传旨西南诸省,根据各土司掌控的势力领土不同,分别赐予"土知州","土知府","土知县"的官职,以加强朝廷的存在感。

"先生的意思是,取消这些土司们世袭罔替的权利,将治理其领地的权利收回中枢?改由朝廷认命?"像是如梦初醒一般,傅友德声音沙哑的追问道,但神情却没有过于激动。

西南诸省的土司们于当地传承了数百年,谁会甘心将手中的权利拱手相让?

眼前的曹先生,想法未免有些过于天真了。

"颍国公所言甚是。"

像是没有瞧见傅友德脸上的失望之色一般,曹爽依旧在侃侃而谈:"如若云南某地土司叛乱,西平侯率军将其镇压,便可由朝廷派遣官员治理。"

"即便碍于诸多因素,暂时只能由夷人继续治理,也可为其规定任期,轮值更换。"

"这些受我扶持方才崛起的土司,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至于在短短数年间便能与我大明分庭抗礼吧?"

"如此多更换几位流官,几个任期下来,此地便可由朝廷设府设县,直接受我大明的管辖,不必交予夷人统治。"

嘶。

随着清冷的声音在牢房中不断回荡,傅友德脸上的神情早已由最初的失望,转换为若有所思,再到最后的瞠目结舌。

有点道理啊!

以前朝廷只想着,将地理位置相对贫瘠的地区尽数赐予"忠心"的土司,却是忘了可以通过为这些土司们规定任期的方式予以掣肘。

只要流官换得足够勤,便不会有土司能够在当地拥有足够的号召力,自然也不会有能力与朝廷相抗衡。

如此往复几次,朝廷便可将这些地区收回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