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论土司

"土司畏威而不怀德.."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声音,曹爽下意识的重复起来,眼眸深处也随之涌现了一抹钦佩之色。搜索本文首发: 神女赋

这"刘三吾"不愧是博学多才的翰林大儒,此等眼界远超前宋和蒙元统治者,这就瞧出来各地土司的"本质"了。

在过去的千百年间,纵使中原王朝更迭不休,诸如像云南,四川,贵州这等边陲之地,却是常年远离战火,不受中央王朝的管控。

而这些边陲之地,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境内分布着大量宛如皇帝一般的"土司",对于麾下的领土和族人享有绝对的统治权。

即便强如盛唐,也只是通过设置都护府的方式,授予当地土司首领官职,在名义上掌控贵州,云南等边陲之地,但实际上难以插手当地政务。

到了两宋时期,受限于彼时复杂的环境,以及早已正式建国称帝的"大理",两宋统治者干脆直接放弃了对于贵州的治理,将全部精力用于相对富饶的四川地区。

此等不闻不问的态度,也进一步导致了当地土司的"壮大"和崛起。

待到蒙元统治者消灭苟延残喘的南宋,统一中原之后,便结合历朝历代对于西南土司的统治经验,决定采取以招抚为主的政策,并正式设立土司制度。

与此同时,蒙元统治者还修建了"滇黔古道",打通了从云南通往贵州的道路,加强了中枢与西南地区的联系。

但不管怎么说,于当地世代传承数百年不止的土司依旧拥有强横的实力,其领地宛若"国中之国",仅仅是迫于朝廷的强盛国力,方才短暂臣服。

一旦中原王朝露出颓势,这些蠢蠢欲动的土司们便会瞬间撕毁身上"臣属"的标签,暴露其觊觎中原江山的野心!

而在原本历史上,短短数十年间便在辽东崛起,并直接导致了明廷这艘巨轮沉没的建州女真,不就是曾经仰仗大明鼻息而存在的蛮夷土司嘛。

畏威而不怀德,这句话用来形容那些在地方上割据的土司,简直在合适不过。

"先生有何见解?"

见曹爽若有所思,一直在默默观察其表情变化的朱元璋心中便是一阵激动,随即便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俗话说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土司。

自古以来,除却那号称"文王拉车"八百步的周朝之外,再没有一个朝代的国祚能够从始至终,传承超过三百年的时间。

反观在云南等地的土司,但凡能够拥有一定形象力的,哪家传承的时间不是三百年起步?

"土司在当地传承数百年不止,于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影响力远远胜过朝廷。"

"若是想要让其彻底臣服于朝廷的统治谈何容易?"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老先生高看我了.."

虽然知晓这片土地上的土司们最终皆是难逃"改土归流"的命运,但曹爽并未对此高谈阔论,而是在朱元璋有些失望的眼神中,摇了摇头,眼眸中涌现了些许狡黠。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原本历史上的"满清"之所以能够完成前无古人的"改土归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立在大明两百余年,不遗余力的努力之下。

从洪武朝开始,再到明朝摇摇欲坠之际,西南仍在持续的"奢安之乱",大明为了扼杀这些土司在当地的统治,令其彻底臣服于朝廷中枢,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人力和物力。

也正式是借着大明奠定的基础,后世的满清方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土归流",剥夺了各地土司享受了数百年不止的特权,加强了朝廷中枢对于地方上的统治。

"就连先生也没有办法?"

尽管曹爽脸上的狡黠转瞬即逝,但却没有逃过朱元璋的眼睛,其原本因为失望导致平静的情绪也重新激昂起来。

"办法倒是有,就是有点慢。"

或许是不忍辜负眼前老臣脸上溢于言表的殷切,曹爽在犹豫片刻之后,终是涩然的点了点头。

改土归流这事本就是在永乐朝正式开始拉开帷幕,纵使提前几年也无所谓,他只是担心眼前的老臣知晓这法子之后,会有些失望。

毕竟这个法子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功的,需要大明的后世子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接力,方才能够让大明实现对边陲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掌控。

"什么法子?!"

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朱元璋老脸上的褶皱都是挤到了一起,枯瘦的身躯也是随之剧烈颤抖起来,望向曹爽的眼神愈发火热。

只要能够为后代子孙解决这些土司们拥兵自重的"隐患",无论何等"严酷"的法子他都能接受。

"通俗易懂的讲,就是改土归流吗。"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曹爽便准备给眼前的"刘三吾"好好上一课,但却有些愕然的发现,如今牢房中的环境已是焕然一新,他居然找不到能够比划的稻草了。

"来人,给咱拿纸笔来!"

"顺便再拿一份大明的舆图!"

只是片刻的功夫,人老成精的朱元璋便从曹爽脸上愕然的表情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随即便是不管不顾的嚷嚷道。

闻声,隔壁牢房中的傅友德赶忙示意锦衣卫们赶忙去准备纸笔,但对于朱元璋要求的"舆图"却是犯起了难。

在这个世代,详细记载着各地位置所在的舆图向来是军中专属,且只有高级将帅方才有资格观摩,乃是绝密中的绝密。

以他的身份,虽是能够随时前往五军都督府调阅,却也要惊动其余的勋贵武臣,更别提随便将其带到诏狱中了。

"不用那么麻烦,用不着舆图。"

正当傅友德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耳畔旁便是响起了让他如释重负的声音,随即心中便忍不住感慨起来。

还是年轻人懂事,知道心疼人。

但很快,隔壁牢房中传来的下一句话便让傅友德毛骨悚然,口干舌燥。

"老爷子不是您不是跟颍国公傅友德关系不错吗?"

"让颍国公来就成了。"

"他可比舆图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