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京都,风雨骤起
疯了,他们是不是都疯了?
之前是宋承璟想让他留下,现在连陈海平也这么想了?
可云金霜还未来得及回答,书房内就传来宋承璟的声音:“海平,我听到阿霜的声音了,你们在外头说什么呢?”
有那么一瞬,云金霜恍惚以为他们回到了小浆村。
那时候没有太子,没有暗卫,没有云夫人。
只有阿璟、海平和阿霜。
陈海平看了云金霜一眼,而后将书房门打开:“谁知她怎么半夜不睡觉,非要跑过来,说有重要的事情同你说。”
屋中没有旁人,宋承璟的桌上放着许多寒门学子的画像。
还有……
一封摊开的奏折,云金霜竟瞥见上头是请封自己为东宫太子妃的旨意!
这男人,这一世真打算同自己纠缠一辈子不成?
似是察觉云金霜目光,宋承璟将那奏折合上丢在一旁。
云金霜也只装没看到,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问宋承璟:“你这两日忙碌,可是为了秋闱之事?”
宋承璟点头:“秋闱在即,父皇将今年秋闱监理之事交由我负责。下头人也送来了一些关于良亲王府的消息,自然忙碌。”
云金霜干脆端了个椅子坐在宋承璟对面:“宋承璟,和我说说秋闱的章程是什么。”
她不是不知,宋承璟解释得却十分详细:“秋闱便是乡试。学子们经过书院或者老师的引荐之后,便要去州府大城参加秋闱。唯有秋闱过了,才算得上是举子,方能参加春闱。”
云金霜问他:“今年的秋闱,可是和往日有所不同?皇上将秋闱改了些许规则,是吗?”
宋承璟诧异:“你怎知?父皇也是昨日晨间早朝之后,才告知于我。”
他指了指桌案上画着学子们的图:“从前若想参加秋闱,定要有人举荐。一般来说,都是各地书院写举荐信。有些学子师承名流大儒,自也是他们要出举荐信,甚至陪同学子入州府秋闱做登记。虽然这样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的学子,但有些无人可依的寒门学子若无人举荐,只怕此生都无法参加秋闱,更不要说入京春闱。”
果然和上一世一模一样!
宋承璟的声音沉沉,在这夜色里显得分外沉静:“这些年因为秋闱之事,良亲王招揽了不少能人在麾下。尤其是那些乡绅或者员外,自小花费了钱财培养家中学子,甚至将明儒大家请到家中教养。带刀秋闱,他们再被良亲王选中,连同这些名家就算不支持良亲王,为了自己的徒儿也少不得要给他几分薄面。”
良亲王的势力,在朝中自然越来越大。
云金霜明白过来:“所以今年,皇上取消了这个举荐制度。让只要有所学的寒门学子们,也可以入州城考试。而且从前州城秋闱的试卷大多都在当地批改,选出贤能之后再将名单送到京中。今年却统一封名糊录,考完之后移送京都,如同春闱一般阅卷批改,由京都放名单给下头的各大州府,寒门学子们才更有机会出人头地。”
这些事,连宋承璟也是才听闻。
此刻瞧云金霜竟知晓得如此清晰,他也惊讶:“你怎会知道的如此清楚?”
越是对得上,云金霜的心中反而越是乌云密布:“我还知道,今年给皇上提出这想法的人不是旁人,正是礼部尚书姚中平姚大人对吗?”
这下,宋承璟的眼中不仅是不可思议,甚至多了狐疑:“阿霜,你究竟从何而知这些事情?”
一旁的陈海平也皱眉:“姚大人中正耿直,皇上一向信赖他。不过他为人古板,连太子殿下也不放在眼中。你与姚大人,平日可有往来?”
云金霜摇头:“他连太子都不放在眼中,可会将良亲王府放在眼中?”
宋承璟仍旧不明白云金霜的意思:“自然瞧不上,否则也不会给父皇这般提议,就是为了让明年春闱,寒门学子有一席之地,好对抗良亲王府。”
“这就对了!”
云金霜突然走上前,将双手拍在宋承璟的桌案之上:“姚大人有危险,良亲王府定会对他下手!”
“这不可能吧?”
陈海平并不相信云金霜:“再怎么说,姚大人也是礼部尚书,正三品之职。良亲王府就是再大胆,也不敢对姚大人下手吧?”
“不对!”
宋承璟总算反应过来:“良亲王什么事情不敢做?姚大人挡住的,可是他在朝中扩大根基。若杀了一个姚大人,就能震慑吏部所有官员,他何乐而不为?只要做得隐蔽些,就算父皇怀疑,找不到证据又能如何处置他们良亲王府?!”
宋承璟想起什么一般:“姚大人之下的两位侍郎,一位明哲保身,另一位本就是良亲王府的人。吏部若没有姚大人镇着,早就成了一滩浑水。”
他抬眸认真盯着云金霜:“你既然知道此事,可知道良亲王府何事动手?又要以什么法子置姚大人于死地?”
云金霜只恨上一世的自己,对政事一窍不通!何况这件事的发生距离重活一世的云金霜,实在太久远了些。
她仔细回想:“什么时日,记不得了!只知道姚大人是暴毙而亡,之后家中夫人带着孩子回到乾州娘家,再未回过京。”
“记不得?”陈海平意识到云金霜在说什么,“还未发生的事情,你为何要用‘记得’二字?”
宋承璟并没有追问,反而立时站起身来:“暴毙而亡,多是下毒。下毒之人最是阴毒,处处难防。我要去一趟姚府,提醒姚大人!”
他转身就要走,云金霜突然拉住宋承璟:“去不得!”
宋承璟回头,看见云金霜满目担忧:“你若去了,那人即刻下手,不就成了你毒害姚大人?这件事无论如何,你都不能出面。就算不出面,良亲王府都会将此事栽赃到你的头上。”
上一世的宋承璟,凭着硬气和南宫大人的支持,才堪堪躲过此祸。但后来京中许多传言,都说是姚大人挡了宋承璟的路,不让他招纳秋闱举子,这才遭到宋承璟报复。
这一世……
她至少觉得,宋承璟应该清清白白。
于是拉着宋承璟的手,越发坚定:“想别的法子解决此事,你决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