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嫣然的目光如刀锋般扫向石杨。
石杨立刻心领神会,挺直了腰板,开始回答右相提出的问题。
“回右相大人。“石杨的声音洪亮。
自己可是有陛下撑腰的,怕你这老登干啥。
“皇子殿下的玉佩和腰带,那都是宫中御用的精品,用的是上等的玉石和特制的金线。”
“一般的烈火,确实无法损毁这些东西,所以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您说的第二点,皇子殿下确实有护卫不假。”
“我们在现场发现的,不仅仅是皇子殿下一人的尸体,而是包括蛮族在内的八十多具尸体。”
“而皇子殿下的那具尸体周围,围满了护卫的尸体。”
“所以,末将可以十分肯定,那就是皇子殿下。”
石杨抬起头,目光炯炯有神:“而且,末将率领的骑兵是以包围状态向部落方向推进的。”
“全军上下,没有看见任何活着的东西。这一点,所有将士都可以作证。”
说完之后,石杨纳头就拜,不过心里还有点小得意,老子这次答得你还能挑出什么问题。
武嫣然听完石杨的回答,目光再次转向右相李崇义。
“右相,现在还有什么疑问吗?”
右相李崇义微微躬身,语气沉稳:“陛下,臣并没有什么疑问。”
“只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要让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来。”
他说这话时,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殿内群臣,语气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
“毕竟,朝野上下,总有些人喜欢捕风捉影,若是处理得不周全,难免会惹来非议。”
听了这话,石杨心里的得意立马消散。
完了,本以为他是站在陛下对面,没想到这一波他站在陛下心里。
武嫣然听了这话,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右相这是在隐晦地提醒她,即便魏书尧的死是事实,也要把证据做得滴水不漏,以免给朝中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留下话柄。
“右相说得有理。”武嫣然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
“传朕旨意,即刻派兵北上,彻查此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务必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陛下圣明!”
所有大臣齐刷刷跪下,声音整齐划一。
这时,站在武嫣然身旁的太监高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王振便站了出来,神色凝重:“陛下,臣有本奏。”
“南诏国近日在边关陈兵十万,似有异动。“
“据边关急报,南诏军队已在边境集结,粮草辎重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恐有进犯之意。”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南诏国这是要干什么?”
“边关守军不过五万,若是南诏真的大举进犯,恐怕难以抵挡啊!”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需早做决断!”
武嫣然听着大臣们的议论,眉头紧锁。
武嫣然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内群臣。
如今周边的局势,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不光是南诏,就连西凉也是蠢蠢欲动。
自从自己登基以来,周边几个国家似乎都觉得魏国的皇帝是个女人,就好欺负了是吗?
就在这时,礼部侍郎程怀德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可以先派出使者前往南诏,询问他们的意图。”
“如果他们想要的东西不是很多,咱们可以适当让出一些利益,以此避免一场战争。“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程大人所言极是,若能以最小的代价避免战争,何乐而不为?”
“是啊,如今国库空虚,实在不宜大动干戈。”
“若能以和谈解决,自然是上策。”
然而,武将们却对这样的建议嗤之以鼻。
“荒谬!”老将军萧策站了出来,怒目圆睁。
“南诏国陈兵边关,分明是欺我大魏无人!若是此时退让,岂不是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老头气的是胡子都是站起来了。
“没错!”另一位年轻将领陈博也附和道。
“陛下,臣以为应当立即调兵遣将,给南诏国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大魏不是好欺负的!”
武嫣然听着两派的争论,眉头越皱越紧。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和谈,可能会让南诏得寸进尺。
开战,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让西凉等国也趁机发难。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门口的太监急匆匆地走进来,跪地禀报。
“陛下,南诏国的使者在宫门外求见。”
武嫣然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南诏国先是陈兵边关,现在又派使者前来,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更让她感到蹊跷的是,这使者竟然直接来到宫门外求见,完全没有按照正常的外交流程行事。
按照大魏的规矩,外国使者来访,必须先通过鸿胪寺递交国书,由鸿胪寺负责接待、安排觐见事宜。
鸿胪寺作为掌管外交事务的机构,不仅要核查使者的身份和来意,还要负责安排礼仪、翻译等事宜。
只有经过这一系列程序,使者才能正式觐见皇帝。
可如今,南诏国的使者却直接来到宫门外,这分明是故意绕过鸿胪寺,打了大魏一个措手不及。
见武嫣然半天不说话,下面的太监又小心翼翼地请示了一遍:“陛下,是否宣使者进殿?”
武嫣然深吸一口气,挥了挥手:“宣吧。”
人家已经到门口了,总不能就这样晾着。
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太监高声唱道:“宣南诏国使者进殿——“
殿门缓缓打开,一名身着南诏服饰的男子大步走了进来。
他的步伐稳健,目光如炬,丝毫没有因为身处异国朝堂而显得拘谨。
武嫣然看着这个不速之客,南诏国这次,究竟想干什么?
使者大步走进殿内,先是按照礼节向武嫣然行了一礼,然后直起身来。
“南诏国使者段明,拜见大魏皇帝陛下。”
武嫣然微微抬手:“免礼。段使者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段明挺直腰板,目光直视武嫣然。
“回陛下,我此次前来,是奉我王之命,向大魏提出一个请求。”
“哦?”武嫣然眉头一挑。
“什么请求?”
段明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双手呈上。
“这是我王的亲笔信,请陛下过目。”
一旁的太监连忙上前接过帛书,恭敬地呈到武嫣然面前。
武嫣然展开帛书,目光在上面扫过,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她合上帛书,冷冷地问道:“南诏王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