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

魏书尧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是啊,青州的未来,就靠他们了。本文免费搜索:找小说网 ”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魏书尧抬头一看,只见赵元朗匆匆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元朗,你怎么来了?有事?”魏书尧问道。

赵元朗走到魏书尧面前,微微喘了口气,低声说道:“城主大人。

刚刚收到消息,大魏和南诏之间的局势愈发紧张了。

南诏国发动了猛攻,镇南关战况惨烈,大魏已经派兵增援。

现在两国的战火越烧越旺,恐怕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

魏书尧闻言,眉头微微皱起,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他淡淡地说道:“大魏和南诏的战争,与我们无关。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好好经营青州,积蓄力量。”

赵元朗有些急切地说道:“可是城主大人,这可是个机会啊!如果我们趁机做点什么,或许能从中得利,甚至……”

魏书尧抬手打断了赵元朗的话,语气平静却坚定:“元朗,我知道你的心思。

但你要记住,大魏已经与我无关了。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让青州变得强大,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至于大魏和南诏的战争,我们不必插手。”

赵元朗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魏书尧坚定的目光,最终只能点了点头:“是,城主大人,我明白了。”

魏书尧拍了拍赵元朗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一些:“元朗,我知道你是为了青州好。

但现在不是轻举妄动的时候。

我们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青州强大起来。”

赵元朗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城主大人放心,我会按照您的吩咐去做,绝不再提此事。”

魏书尧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学堂内,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脸上重新浮现出笑容。

“走吧,我们去看看农田的进展。青州的未来,就在我们手中。”

赵元朗和李文远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是!”

三人一同离开了学堂,朝着城外的农田走去。

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映照出他们坚定的背影。

青州的土地上,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与生机,而魏书尧的心中,也早已将大魏的纷争抛诸脑后。

他相信,只要脚踏实地,青州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

南诏皇宫内,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段明渊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冷峻而威严。

他的面前,南诏信使单膝跪地,恭敬地汇报着北蛮国主拓跋烈的答复。

“陛下,北蛮国主拓跋烈表示,他对出兵伐魏之事有所顾虑。

他认为,即使拿下大魏,也要与我南诏平分疆土,这对他来说并不划算。

他还提到,大魏已经给了他不少粮食,而且他目前还在与西凉作战,兵力分散,难以全力伐魏。”

信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愤懑。

段明渊听完,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缓缓站起身,走下龙阶,声音低沉而冰冷。

“没想到,北边的蛮子居然这么贪心。

以中间那条河流为界,一人管理一半魏国的土地,他竟然还不满足。”

底下的大臣们闻言,纷纷露出愤慨之色。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这群蛮子实在太过贪婪!

他们分明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却不肯付出半分代价。

依臣之见,不如就此终止与北蛮的合作,我们南诏独自对付大魏,未必没有胜算!”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陛下!

北蛮如此贪婪,与他们合作,恐怕最后我们南诏也捞不到什么好处。

与其如此,不如另谋他策!”

段明渊闭着眼睛,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仿佛在权衡利弊。

大殿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段明渊的敲击声在空气中回荡。

片刻后,段明渊缓缓睁开眼睛,目光中带着一丝决断。

“现在说不合作,多少是有点亏的。

我们前面已经死了这么多士兵,为的就是把魏国的军队都拖在南边,让他们北边空出来。

若是此时放弃,岂不是前功尽弃?”

底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

段明渊继续说道:“逐鹿之心,基本上所有的君主都有。

朕倒是小看了那个蛮子,没想到他竟然如此精明。

不过,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绝不能空手而归。”

兵部尚书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陛下,那您的意思是……”

段明渊冷笑一声,声音中带着一丝狠厉:“再让出一点利益。

无论如何,都要让北边的蛮子出兵,把魏国拿下来。

只要他们肯出兵,朕愿意在战后重新商议划分疆土之事,甚至可以让出更多的土地。

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全力伐魏!”

底下的大臣们闻言,纷纷露出震惊之色。

一位老臣忍不住劝道:“陛下,此举是否太过冒险?

若是让出太多利益,恐怕我南诏也会元气大伤啊!”

段明渊目光如炬,语气坚定:“朕知道其中的风险。

但若不如此,北蛮绝不会轻易出兵。

只要拿下大魏,我们南诏便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恢复元气。

届时,再与北蛮周旋,也不迟。”

底下的大臣们见段明渊态度坚决,便不再多言,纷纷低头应道:“陛下英明,臣等遵旨!”

段明渊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他独自站在大殿中央,目光穿过层层宫墙,

仿佛看到了远方的北蛮王庭。

“拓跋烈,你以为朕会让步,那你就错了。这天下,终究是朕的!”

北蛮王庭外,蒙远山站在营帐前,手中紧握着刚刚收到的圣旨,眉头紧锁,神情复杂。

他反复阅读着圣旨上的内容,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再让出一点利益……南诏可以向北蛮朝贡三年……”

蒙远山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和深深的自责。

“这付出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难道是因为我的无能,才让陛下不得不做出如此让步?”

他的拳头紧紧攥起,指节发白,心中充满了懊悔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