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西兰花的皮皮 作品

第198章 吴氏祠堂

吴用沿着栈道,一路往北面行进,为免再次出现意外,虽然他对沿途的好几座楼阁都有些好奇,甚至有一股恍惚的熟悉感觉,但始终没有过多探索。

走了好一阵子,一直按照邯鼓的指引方向行进,路上只有他与邯鼓两人的说话声,伏龙师叔祖一经封入剑匣,便已经彻底阻断了和外界的联系,除非到了危急关头,否则绝不会现身。

走未多时,前方出现了一座非常独特的建筑,单独设立在岩壁上,周边空出了一块空地,形似古刹,屋檐层层收缩高叠,足有六层,是这一路走来他所见到层数最多的建筑。

最引人注目的,当要数顶层飞檐上的一个青灰色雕像,头生三根尖角,张着大嘴,两根巨大的獠牙。

这个兽首吴用认得,正式吴氏老祖吴通真的那一头妖灵,亦即之前妖灵血玉上的那一只口衔着“妖灵精血”的兽首。

【藏经阁,不去看看?你们吴氏收藏的经文功法可不少。】邯鼓怂恿道。

吴用犹豫了下,摇摇头:【算了,就是有什么好东西也早被阴景宫的人清理掉了。】

之前教房里都没有一点东西留下,似藏经阁这种宝地,肯定早就被轻扫得一干二净,轮不到他来收获。

邯鼓却道:【去看一看,兴许能有什么收获,左右耗费不了多少功夫。】

吴用本欲拒绝,可忽然想到,方才邯鼓还与伏龙师叔祖一起叫他不要乱逛了,看到这里却执意要让他进去一探究竟,莫非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吴用心下意动:【那便进去瞧上一瞧。】

他提步走进这座形似寺庙的楼阁内,四下一看,果然空空如也。

寺庙内部以十根柱子支撑,进门除了一扇屏风,后面便是一座座书架,上头的书籍早已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一卷不剩。

书房最里间,是一座香案,上面摆了一只打翻得香炉,香灰倾泼洒在案板上,旁边还摆放着一把未曾点燃过得礼香,只是如今也已被蛀虫啃噬,变得坑坑洼洼。

后方则是高高挂着半卷图画,似乎是被人撕碎,已经看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勉强能看清楚是一副山水图画。

左侧有一道楼梯,通往第二层,只不过二层的情况与一层并没甚太大区别,还是一座座空荡荡的书架,唯一多的就是几张茶桌了。

整幢楼阁一样的规制,每层楼只是部分装点不同,但其余没甚差别,除了最高层。

吴用一路走走看看到了最高层,忽然眼前一空——不像楼下几层,这里没有放置满书架,而是在楼梯上来的右手边过道以及对侧的墙壁内嵌了各一座书架。

不过一样的是这里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这第六层以前是阁楼楼主坐镇修炼的地方,所以空旷,没甚杂物,能够放在这里的都是你吴氏收藏的顶阶功法,可惜,全部已经被取走了……】邯鼓唏嘘道。

吴用走上楼层,看了两眼,别的没有任何值得在意的,只有阁楼中间面朝南方窗户的位置上,摆着一只蒲团,其背后的墙壁上,银钩铁划雕镌着那头生三根尖角的兽首。

怒目圆瞪,形态威严,凶厉但不残恶,强横而不阴狠。

吴用深深看了一眼,回身要下楼。

【别急啊,来都来了,走这么快做什么!】邯鼓忽然叫住了他。

吴用顿足,不解道:【你还要做什么?】

邯鼓神神秘秘道:【去那个兽首壁画前。】

吴用一脸疑惑,犹豫了下,来到壁画跟前。

【用三根手指一起按它头顶的尖角。】邯鼓道。

吴用伸出右手,中指、食指、无名指三根一起按到了兽首的尖角上。

本以为只是镌刻在墙壁上的壁画,可没想到,尖角位置居然是可以按进去的,稍一用力,便听到咔哒一声,似乎触动了某种机关。

咔嚓……

兽首的血盆大口忽然闭上,然后再张开。

吴用清楚看到张开闭合时候,兽首活动部位的精美机关咬合卡动,心想这做得好生精巧,可等了半天,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动静。

【奇怪,难道是积年不活动,卡死了?你再按一下。】邯鼓喃喃自语。

吴用松手,然后又按了一遍。

还是一样,兽首张开,但没有其他反应,于是问道:【有什么问题,应该会怎么样?】

邯鼓奇怪道:【按理说,这个机关打开后,会滚出来一份秘法卷录,是你们吴氏收藏的,上头很多法术不是你能够修炼的,有的是妖法,有的是魔功,甚至阴鬼秘籍,但都是颇有用场的好东西,我让你进来也是想将之取走,没想到……】

吴用稍稍低头,从兽首的嘴里看去,可里面是中空的,没人别的东西。

邯鼓怎么也想不通:【当年行犯灭门惨案的人居然这么聪明,连这等地方的机关也摸索清楚了?还是阴景宫做的?】

吴用摇头道:【这一路来你看有什么东西留给我们?】

尸身肯定是阴景宫帮忙清理干净了,但要说那些宝物灵材、功法要诀之流的好东西……以阴景宫的声名,恐怕做不出这等搜刮的不要脸事情,八成还是那些行凶之人给带走了。

只是这伙人不仅手段凶狠,胆子也大,在做出这等灭门惨案之后,还有心思搜刮得如此彻底,就连机关也摸索得一清二楚。

邯鼓可惜道:【算了,走吧,缘不在你,强求无用。】

谁说不是呢?

吴用回到一层,离开这座藏经阁,继续赶路。

【沿着山道上行,过了藏经阁,后面的建筑就越来越少了,但相对的,也越来越重要的,祠堂,主阁,丹房,地炉……】

【藏经阁既然已经被搜刮的一干二净,丹房地炉里肯定也早已没了丹药和法宝,不用去看了,倒是祠堂,你要去不?】邯鼓问道。

吴用原想说“算了”,可要说出口时,却改口道:【去看看也好。】

邯鼓没有意外:【那就一直往上走,祠堂在靠近山巅附近。】

一路曲折上行,经过了一座座形制不一,但总体风格融洽的巍峨飞阁,临到接近山巅,一座庄严肃穆的建筑出现在了眼前——衡闾吴氏祠堂。

祠堂门面深棕暗红,大门厚重,外围环绕着一座座不同模样的妖灵石雕,虽然由于久无人搭理,杂草丛生,不少都已经破落,但依稀还是能看出其巍峨与壮伟。

黑砖白墙,一眼就看到屋檐下垂着青绿斑驳的藤条,平添一股庄重肃穆的感觉。

院子主道安放着一只巨大香炉,虽然没有燃香,可积灰依旧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在夜风下弥漫整座小院。

院子里只有一株巨大的不知名古木以及一潭方正的水池,角落里靠着几方精雕玉镯的水缸,再就别无他物。

也不知道是被劫掠过,还是本就安设得这般简洁朴拙。

走进祠堂内屋,屋檐下的墙壁雕刻着肌肤壁画,上面全是一些先人故事。

最靠近正门左侧的一幅壁画,讲的是一个瘦高的男子,披着法袍,头戴礼冠,身边伏卧着一头三角妖兽,以一人一兽,对阵一群奇装异服的修士与头角峥嵘的妖鬼精怪。

在他的身后,是一条弯曲绵延的江河,以及三座高耸入云的山峰。

吴用一眼认出,这地域就是衡闾吴氏族地,也认出来了这头三角凶妖,正是衡闾吴氏老祖吴通真,意思不言而喻,吴通真为保护家族领地,与各方敌仇交手。

【错了,这是吴通真初来乍到,将栖居在衡闾三山附近的精怪妖鬼全都杀出去的故事。他的旁侧——大门右边,是他的道侣,两人为吴氏族地打下诺大基业。】邯鼓解释道。

吴用循看过去,就见到大门右边是一个身穿宫装的明丽女子,脚踩一朵水浪,手握着缎带一端,另一端缠卷着一群要贵精怪。

【其他的壁画,讲的都是历代吴氏家主与杰出贡献之辈,寓意祈求平安与祖先的庇佑。】邯鼓一一介绍。

吴用原本感觉尚浅,听闻介绍,看着一幅幅壁画,一股厚重的古意扑面而来,庄重而肃穆,令人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轮转。

不过他还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你会这么清楚,如数家珍也似?】

邯鼓哼声,没有作答。

吴用确定他与衡闾吴氏,尤其是吴氏老祖吴通真有着渊源,可见他没有开口的意思,也只好作罢,走进了祠堂内。

祠堂内部宽敞,没有烛火也没有明灯,只是在月华照耀下就已经足够敞亮,与吴用想象中的庄严沉重截然不同。

正前方是一座残破的玉质祭台,表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台面上供奉牌位的木龛空空如也,一面不剩,只有东倒西歪的烛台与香炉。

还是什么都不剩。

吴用暗叹当年对吴氏下手的贼人实在可恨,别的东西也就罢了,连这些牌位也不放过。

【祭台上方原本有吴通真和他道侣的画像,也被取走了,左面墙壁原本悬挂着族谱,你们吴氏一族的发展历史都有记述,原还想带你瞧一瞧,现在是都没了。】邯鼓唏嘘道。

吴用穿过祠堂,来到后院,此处是一个幽静的庭院,但没有过多的装点,一条长长的廊道直通山壁,两边种植着一颗颗苍翠古木。

【那个洞口里面是你们吴氏先真坐化后的栖身所在,要去吗?】邯鼓道。

吴用看向廊道尽头,位于山壁上的一个高阔洞口,两旁还镇压着貔貅石像。

【吴氏老祖也在里面?】

【吴通真?他不在,不知道他是得道飞升了还是客死他乡,当年他继位给后人,自己就带着夫人走去了不知哪里,生死未卜。】

吴用点头,想了想,最后还是选择不进去了:【我连在这里安生的前辈是谁都不知道,就不进去搅扰了,将来如有机会,吴用定当来此祭拜!】

前半句话说给邯鼓听,后半句却是对着山洞拜了一拜。

吴用回到祠堂,再看了眼四周,退出了此间。

邯鼓越想越气怒:【我还想带你看看这祠堂,能不能回想起些许记忆!当年那凶恶当真不是东西,居然连祠堂也扫荡的一干二净!】

吴用也这般觉得,但眼下连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都不清楚,有什么办法呢?只好说道:【这不是你都还记得,往后有空与我多多介绍就好。】

邯鼓闷哼:【真不知道为何你的记忆会丢失的那么完全,我怎么就记得清楚?】

吴用心头一凛,含糊道:【你强大,我弱小,你记得的东西自然比我要多……】

【……】邯鼓没再说话。

吴用便也不再这个话题上过多停留,继续攀山。

这座祠堂已经接近峰顶,再往上去,楼阁越来越少,栈道也越来越陡峭,回身望去,月色下层云密布,盖过了他的来路,如踏仙境。

吴用小心翼翼,终于来到了山顶。

山顶不是平阔的空地,同样是一座奇巍的楼阁依山而建——不,说是楼阁完全不正确,应该是殿宇才对。

通体是由墨玉搭建而成,环着山峰,半遮半掩在云雾笼罩之中,看不真切,只依稀能瞧见一座座仙神异兽坐镇在各楼阁长梁上,在月光下散发着墨绿色的光辉,栩栩如生,宛若要带着宫殿直上九天。

【这是你们历代家主才能居住、修炼的衡闾阁,三山之中,就属这里最为重要,我亦不曾进去过,你如有机会,最好进去看看。】邯鼓继续介绍。

吴用颔首,顾望四下,发现前头已经没有路了,周遭除了一条直通殿门口的长阶,再无别的去处:【我们走哪里?】

目的地就快到了,邯鼓振奋道:【秘地不在这里,在山的北面,亦即宫殿背后的山壁内,走这边,有一条单独的道路。】

吴用欲待问他走哪里,却忽然看到了在衡闾山靠北的一座山峰顶上,似乎有不少人影聚集在一起,影影绰绰的,被云雾所遮挡,看不清楚究竟,但仅仅粗略一看,好像能有上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