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太平军有二十多万人进攻上海,清廷守军只有西万多人,但是由于水面被英法军队控制,清廷的水师又比起太平军的水军强太多,而上海西周水路星罗棋布太平军的机动受到影响,加上清朝和英法对走私武器、粮食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太平军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但是粮草武器都供应不上,太平军的进攻渐渐呈现颓势。
索力和醇郡王奕環在观摩团军营中。这里正在进行着紧张有序的军事训练,训练的科目就是仿照"洋枪队"训练。
这些日子以来,索力与奕環一首都在仔细地观摩着"洋枪队"士兵们的日常训练。每一个动作、每一次配合,都让他们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奕環忍不住开口说道:“索力啊,你瞧瞧人家这训练方式,跟咱们自己的可真是大不相同呢!”他一边说着,一边摇着头,眼神里满是惊讶和思索。
索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回应道:“是啊,王爷。就这么参观一下他们的操练,便能清楚地知晓咱们的军队与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难怪之前僧格林沁会败得如此惨烈,这其中缘由如今算是一目了然了。”
1962年1 月 26 日这天,"洋枪队"的步兵一营三个连队开始了一场野外拉练行动。只见他们搜索着朝着驻地西南方向挺进。由于此前经历了多场连续的胜利战斗,此刻的他们个个都显得心高气傲,对于太平天国的军队更是充满了不屑一顾。
而在这支队伍后边,索力亲自率领着一支由二百余人组成的观摩团紧紧跟随其后。他们怀揣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希望能够从这次难得的机会中学到更多先进的战术和训练方法。一路上,观摩团成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洋枪队"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突然,前方搜索的尖兵回来报告前方约有两千余人的太平军正向他们过来,距离只有两千米了。
步兵一营的营长约翰立马命令三个连队占据有利地形就地构建野战工事。同时派人向总部求援。
一连连长查尔斯说道:“营长,我认为靠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击败他们,不用向总部求援。”
约翰说道:“安全为上,我们毕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后援。”
太平军这边的师帅叫做洪思远,他也发现前方的太平军,他也知道后援无望,他想趁“洋枪队”来不及构建完善工事前冲垮“洋枪队”,于是他振臂一挥,大声喊到:“天朝的兄弟们,趁清妖立足未稳,我们一鼓作气杀清妖!”
“洋枪队”的士兵们刚要构筑正面工事,见太平军分散成一股股的部队,把“洋枪队”包围起来。
约翰命令道:“构建环形工事”。
下属立即分散开来,构建起环形工事。
观摩团的成员也分散开来帮助一起构筑工事。
过了半小时太平军从西面八方向“洋枪队”发起了冲锋,试图利用人数优势迅速击溃这支装备精良的洋枪队。查尔斯迅速下达命令,洋枪队成员迅速展开阵型,前排士兵蹲下,后排站立,形成了交错的火力网。他们手中的步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这是他们对抗太平军长矛和大刀的利器。“准备射击!”查尔斯的声音在战场上显得格外冷静。士兵们紧张地瞄准着,等待着太平军进入射程。“开火!”随着查尔斯的命令,一排排子弹呼啸而出,太平军的前锋应声倒下。然而,太平军并未退缩,他们高举着旗帜,呐喊着,继续向前冲锋。洋枪队成员迅速装填弹药,准备下一轮射击。查尔斯知道,他们必须保持冷静和精确,每一发子弹都必须发挥作用。太平军的攻势如同潮水般汹涌,但洋枪队的火力网却像坚固的堤坝,一次次将潮水挡回。战斗持续了数小时,太平军的攻势逐渐减弱。洋枪队凭借先进的武器和严密的防御阵型,成功地抵御了太平军的进攻。太阳西沉,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和无数的尸体。查尔斯站在战场上,望着太平军撤退的方向,露出了轻蔑的模样。
约翰紧紧地握着望远镜,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他始终站在环形工事的中央位置,身旁的索力也全神贯注地盯着远方的战场。两人就这样观察着战场的局势。
太平军此刻见攻克无望正在缓缓后退,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远处的硝烟之中。目睹这一幕,约翰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说道:“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啊!”
听到约翰如此自信的话语,索力转过头来问道:“可是,如果太平军只是在外围将我们团团围住却并不发起进攻,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约翰说道:“根据我们的规定,战区巡逻我们携带三天的口粮,所以我们可以坚守三天!以目前的形式三天我们绝对能得到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