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

食供应问题的小册。

这属于铜雀商会内部的绝密情报。

虽然打着的是去战乱之地高价卖粮的奸商旗号,但实则做的却是接济难民,给魏王的军队供应粮食的义举。

而且卖的也就是个成本价,还不算沿途的运费和损耗。

这样的“高价卖粮”,铜雀商会自然是一天更比一天亏,全年四成的盈利都投进平定西域叛乱的无底洞。

但没办法,谁叫魏王是景桓公子他爹。

平定西域诸国之乱,是陛下加盖玉玺的旨意,辅国大将军魏王季阳领兵,倒,也没有哪个不要命的敢在这方面动歪脑筋,雁过拔毛,克扣前线将土的军饷。

然而,炎夏宫员虽没有贪墨军饷的胆量,但那些拜火魔教的妖人却有袭击魏王军队补给的胆子,而且相当大。

由于炎夏朝对伊州的管理不甚理想,当地的治安不能说是海晏河清,至少也是匪患猖獗,山头林立。

有这样独特的人文条件,拜火魔教立刻与当地环境实现目标对齐,针对炎夏朝治理问题的痛点,开发新打法,布局新赛道,整合匪盗群体的头部资源,串联其中潜在的信徒发展对象,形成钳形合力,促进从劫军饷到销赃的生态闭环,保证端到端的短平快处理。

面对强悍的组合拳,当地太守显然无法跟上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思路,伊州也就被渗透得跟筛子似的。

十车军饷里,有八车都被魔教给劫走。

炎夏二十万军队的补给严重不足。

事态紧急,魏王季阳已经多次上书朝廷,要求增派保的军饷人手,却都被司礼监以国库空虚为由拒绝。

在如今的炎夏朝廷,宦官只是皇权的代言人。

司礼监的意思,自然也就是龙椅上那位的意思。

炎夏的核心利益是中原,而非西域,但手掌兵权的魏王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若能叫西域叛贼跟魏王军队消耗死磕,炎夏朝廷便能够坐收渔翁之利。

借魏王之手平叛,借叛军之手削藩。

当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现在靠着铜雀商会的供应,魏王的军队勉强还能够保持逐步蚕食叛军的策略,但这定然不是长久之计。

数十万两白银的严重亏损,早就引起商会诸多长老强烈不适,铜雀商会扩张至今,许多事情已不是景桓公子一人能够决定的,也要考虑商会里各派系的利益意见。

再者纸是包不住火的。

以高价卖粮之名,行接济军民之实,迟早都会引来都察院与缉事厂的调查。

到时候若是真相败露,后果不堪设想。

魏王季阳重情重义,如果不是太祖皇帝相助,他恐怕早就死在列国攻伐的战场,哪里还会有后来的裂土分国,受封魏王,更遑论迎娶兰陵萧家的嫡女。

若非被逼得走投无路,他是绝不会反的。季阳虽是地痞出身,却也懂得何为忠义。

但这也让魏王府在博弈里很是被动。

“唉──”

翻阅有关伊州情况的书册,季晏清轻叹一声,正面战场攻势顺利,但后勤补给却是一塌糊涂,封建王朝落的后勤制度,根本无法适应千里用兵的需要。

但从无到有,将炎夏的后勤制提升一个时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不在魏王世子的考虑范围之内。

指尖敲击着桌面,季晏清面露愁容,似乎就算拜火魔教今日不来寻他,他也迟早要找拜火魔教商谈。

但所幸是魔教先来找他。

如此一来,倒是使他能够在后面的谈判掌握主动权,平添一份筹码。

谈判的对象还是魔教伶雀圣女。

凭他跟伶雀小姐之间可是互知底细的交情,那所谓你知我长短,我知你深浅,算是别样的管鲍之交……

相信谈判应该会挺顺利的。

就在此时,门前已映出花魁小姐窈窕婀娜的倩影。

ps:虽然提到面具,但肯定不会有雷的,圣女进门之后男主就会把面具摘掉的,作者不会同一个雷踩两遍。昨天那两章改过之后,还是没能过审,悲伤。

第一百四十八章 痛里带点爽,爽里带点痛

铜雀商会是炎夏朝的第三商号,但其经营范围却有相当部分在西域诸国,在龟兹、高昌、疏勒等国都设有分舵。

那难以望到边际的驼铃商队,几乎彻底垄断河西走廊的贸易,同时促进着两地的物产交换。

炎夏的瓷器茶叶,绸缎粮食,以及铜雀商会的特色产品都沿着蜿蜒古老的商路运抵西域;而西域诸国的珠宝香料,牲畜果实等也通过那条商路运抵炎夏朝。

跟西域诸国密切的贸易往来,是潇湘阁多年的供应商,没有炎夏朝廷的背景,且在伊州接济难民……

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让魔教选择铜雀商会成为其在炎夏的长期盟友,当然这也取决于今夜谈判的结果。

“铛──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