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如今的他惹来圣上猜忌,除非有非常之变,否则仕途与断绝无异,别说擢升,以龙椅上那位的猜忌心,他就是保住全家性命都颇为不易。
刘思成轻叹一声,恭敬地站在武宫第四位。
在满朝羡艳的神情之中,有一位紫袍重臣却是颔首低眉,既无不悦也无羡艳,只是持着玉芴,他站在文官第二位,官居御史大夫,正是当朝国丈萧明玄。
自家女儿实在没心思进取,在后宫仅有六位嫔妃,甚至半数都被萧家整绝孕的情况下,都没能够怀上龙种,不知道还以为她绝经呢。倘若有萧家血脉被册封太子,他岂能居于柳思礼,这寒门儒生之下。
想到这里,萧明玄内心愈发不满,但这份不满却没有流露丝毫,他的姿欢;:迎”进?”!入?【,!赤;瞳”;的”:月:?费.'群;:】:.6;9?.4?:9.,3:””6!,1:3”;5?.”态反倒更加恭敬。
虽然柳季两人不跪的特权只在今日朝会,但兰陵萧家却是被实打实地冷落。
所谓皇室在萧家眼里,不过是群靠粗俗武力上位的暴发户,居然也敢在萧家面前耀武扬威。
殿内两人不跪,却只有两人不跪。
待到汪竹替新帝宣布朝会开始,在宣政殿内外数百名宦官口口传旨间,殿内外千余名臣子如浪潮般由近到远,纷纷跪地。
柳相缄默不语,魏王世子则好奇地打量着支撑起殿宇的数根九龙木雕。
“众爱卿平身。”
沉默片刻后,端坐鎏金皇位的新帝缓缓出言,汪竹恭敬地退到一旁,颔首低眉。
今日是万寿节,但朝会依旧,足见得情况特殊。
也不知是哪家要从此扶摇而起,平步青云;或是哪家要从此被杀得人头滚滚,血流千里。
自鸿德初年以来,从朝局离开的重臣就没有能安稳落地的。
常常是被柳相党羽结束政治生涯后,转头就被缉事厂灭掉满门。
“萧国丈,关东之地筹措军粮历时数月,为何还无动静?朕虽不知兵,却也知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如今西域战事僵持,粮草何时能够备齐?”
听闻此言,萧明玄持玉笏,从群臣之中走出,跪地应道:
“臣虽为御史大夫,有监察百官之职,但关东之地筹措军粮却不归臣统属,圣上若是怀疑关东之地有贪腐乱政,那微臣这便回去查问。”
新帝眸光变幻,出言说道:“国丈有此为国分有忧之心,朕心甚慰,特命尔为关东宣慰使,总领军粮筹措事宜。”
关东之地本就是萧家的势力范围,数年来刺史郡守如流水般变更,但萧家势力却一直在逐步扩张。
比起朝廷政令,在关东之地,萧家家主的话要管用得多。
这些年萧家在关东囤积的钱粮,总该吐点出来。
萧明玄嘴角略微抽搐,已然知道新帝打得算盘,俯身作揖道:
“臣身为御史大夫,政务繁忙,恐难以胜任关东宣慰使一职,不敢延误军机。” 新帝摆了摆手,轻笑着说道:
“国丈何必这般谦逊,朕素来是信任你的,既然萧国丈觉得御史大夫政务繁忙,不如暂且卸任,待关东的军粮筹集完毕,西域诸国重新归顺,再恢复原职可好?”
讲到这里 新帝视线微斜,望向旁边身着黑色朝服的柳思礼,问道:
“柳相若是少去萧国丈的助力,能否继续在京畿地区推行新政?”
御史大夫除去监察百官外,还要作为宰相的助手,帮其处理政务,可谓是职权甚重。
“臣深受皇恩,愿为炎夏朝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柳思礼跪倒在地,恭声应道。
见此情景,新帝端坐龙椅,朝萧明玄关切地问道:“朕这般安排,萧国丈可有异议啊?”
萧明玄扑通跪地,朗声说道:“臣定当为征西骁军筹措军粮,为圣上平定西域叛乱。”
新帝微微颔首,示意汪竹宣读事先准备好的诏书。
“擢升吏部侍郎谢渊为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
“调左武卫将军曹璨领龙骧禁军五万出潼关,驻军关东,协助萧玄明筹措军粮。”
“调冀州三万虎豹凶骑北上,拱卫雁门,防备草原部落南下劫掠。”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梨园宴
诏书很短,不过是轻飘飘的几句话。
殿内寂静无声,但是在朝臣们的心底却已然掀起轩然骇浪,先是对魏王世子的特殊礼遇,后是对萧国丈的有意敲打,最后是那封有关擢升与调兵的诏书。
在这诸多事情里单拎一件出来,都够坊间闲聊上数月的,如今却像是骤雨般倾盆而落,一时间很容易叫人有些发懵。
君心难测,偏偏龙椅上的那位还是喜怒无常的主,除柳相外,满朝文武无人敢断定新帝此举意欲何为,到底藏着怎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