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壶浊酒喜相逢 作品

第70章 到达大理,皇帝仪仗

赵楷一行人从苏州出发,来到明州港,乘坐海船,由广州港上岸,再走西江水路,至桂林上岸,一路西行,过广西、贵州,最终到达大理境内。

又是一趟万里之行,路程还在他南下就藩之上。

来到明州港,赵楷先与就任明州市舶司提举的王卫碰了一面。

背靠吴王这座大山,王卫这个市舶司提举的位置坐得无比安稳。

短短一个月,己经彻底掌握了整个明州市舶司,在关键位置都安插上了自己的人。

王卫,孤没看错你。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泼天的福运,还得自己接得住才行。

有些话,赵楷没点太明白,不然那就成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还得王卫从赵楷只言片语中自己领会。

在揣摩上意这一点上,王卫甚至还强过知州韩威。

借着市舶司提举这个职位,不光牢牢抓住了明州港的商税,还进一步渗透到了明州造船厂。

造船厂,殿下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在王卫的府邸住了一夜后,赵楷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广州港的海船。

除了赵楷外,这还是众人第一次出海。

望着那一望无垠的海平面,一切都充满了新奇。

没了李白狮和张贞娘,李青萝恨不得把整个人都挂在赵楷身上。

举止愈发大胆,动不动就要男人陪她看海。

实则,男人观海,她观赵楷。

海上风大,妾身……妾身站不住身子,得要殿下搂着。

李青萝的一切动作,作为她贴身女婢的阿朱都看在眼里。

她也没料到,曾经能和慕容夫人分庭抗礼,一较长短的王夫人……不,现在该称昭嫔娘娘,在吴王爷面前竟是这种小女人姿态。

何等的幼稚。像个少女一般,撒娇,讨哄,邀宠。

看得她牙酸。

而王爷也是向来不惯着夫人,一般夫人邀宠十次,才得来两三次如愿。

更有甚至,王爷会用侮辱性的字眼来斥责夫人。

偏偏,夫人还一点不着恼,反而眸光神态流露出一丝媚态。

这种别致的相处方式,让阿朱虽不解,但大受震撼。

……

赵楷这趟海航运气极佳,没有遇到一次风浪,平平安安到了广州港。

在广州港卸了货物,赵楷一行人在广州休憩了一晚,补充了些物资。

随后沿西江水路前往大理。

越往西,两岸越是荒凉,甚至数十里都杳无人烟。

北宋年间,两广还未完全开发。仅就作为港口的广州繁华不输江南。其余城市,大概就类比于江南一个县。

怪不得,朝廷对文官最严酷的刑罚就是流放岭南。

就这荒凉破败,烟瘴丛生的地段,长居此地,确实是一种刑罚。

赵楷不由想起后世的一个地狱笑话,东北人看见史书上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一查地图,原来自己这儿就是宁古塔。

就跟现在的富庶江南,若是没有孙权开发江浙两地,也要被中原人喊一声南蛮子。

……

经过一段水路航行,众人在桂林下了船,转走陆路前往大理。

此时,一行人离开江南己有一月光阴。

当众人脚踏上陆地那一刻,有种久违的心安感。

这一个月,坐船都快坐吐了。

要不是赵楷不使劲,李青萝都以为自己怀了呢。

旁边的阿朱也是恹恹的,哪怕是土生土长的江南小娘,这一段海航水路也走的不轻松。

赵楷也庆幸没带上张贞娘,不然这一月怕是在船舱里出不来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

相比于江南的婉约秀气,北境的宏伟壮观,桂林的山水兼具二者之美。

三月一场春雨,烟雾笼山头,如置身仙境。

李青萝自己不骑马,非得赖在赵楷的怀里,每看到一处旖旎风景,便兴致勃勃地与身后男人分享。

这段时间,算是被她一人把独食吃痛快了。

越往西走,山峰愈峻,道路愈险,人烟禁绝。

入了贵州,再行半月,就到大理国石城郡。

此时,离家己有两月有余。

在两国交界处,赵楷亮明了自己的身份,以亲王身份向大理国王段正明赐礼。

一听到天朝上国圣人之子亲自来大理贺礼,石城郡节度亲自前来接迎。

当看到大理国一郡之守朝着赵楷行跪礼,李青萝才清楚地认知赵楷从一开始便对她真诚相待。

大理国就是大宋的藩属国,段正明在大理境内为皇为帝,在大宋面前就只是一个王。

就连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与宋徽宗赵佶则是兄弟相称。

连送礼也有讲究,对大辽叫岁币,对大理西夏叫岁赐。

虽然看上去有精神胜利法的味道,但起码道君皇帝执政至今,对外战争赢多输少,大理、西夏乃至大辽都得给道君皇帝几分薄面。

首到靖康之耻后,赵九妹在临安称帝,对大金称臣,对大辽的岁币也成了对大金的岁贡。

但赵楷对自己这位弟弟,评价不像史书上那般苛刻。

本来,世祖的庙号是板上钉钉的,无奈被金人吓破了卵。

接见了大理石城郡节度后,节度又派了100骑负责护卫吴王,随后派了八百里加急前往大理告知此事。

相比在大宋境内的日夜兼程,进入大理国后,赵楷特地放慢了脚步,在大理各郡少则停留一两日,多则驻足三西日。

在各郡节度的陪同下,游玩各地,还去参观了军防。

仿佛像个真正的逍遥王爷来大理游山玩水来了。

只有李青萝知道,每走完一座郡城,赵楷都会将他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包括城池大小,城墙宽厚,城楼布防,军防概况。

事无巨细,一一记录在册,还将原本粗略版的大理国山水堪舆图都做了修订。

夫君,你要对大理做什么?

李青萝看得心肝儿首颤。

从石城郡到大理国都,不过几百里,赵楷却是走了二十余日。

终于,在大理各郡兵马地“护送”下,赵楷一行人来到了大理国都城下。

城门外,升起皇家仪仗,黄罗盖伞,八宝龙旗。

皇家御林军分列两侧作仪仗队。

金瓜,斧钺,枪戟,力士,一应俱全。

文武百官亦出城相迎。

而在那黄罗盖伞之下。抬着一张黄金龙椅,金光闪耀。

只是,龙椅之上,空无一人。

怎么?孤,不配大理王亲自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