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结界科学化 作品

分卷阅读172

种建筑物,随着对于指挥中心的升级,这些控制塔可以不断的增加,但是最终受限制于指挥中心的规模。

在中心升级并部署完成之后,罗德才开始产业链的正式建造,首先是铺设轨道,工程车和无人机顺着这些轨道建造了五个大型采集控制站。

两个位于冰川上,一个位于附近的一处低洼盆地内,两个位于指挥中心上下,低洼区域用于采集冰下海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冰川上的负责融化冰川采集水基溶液,剩下两个则负责采集重金属和稀有气体,最后就是罗德建造的不属于克隆人设施表里面的两个大型行星设施。

一个是大型化工反应中心,用于利用水基液体、重金属生产电解液或者用长英矿物岩浆与稀有气体生产非立方晶体。

属于是可以用两个p0原料生产一个新的p0原料,以解决单一行星无法覆盖工业产业链的情况,不过,由于产量受限制所以属于冷门设施,没有开放给克隆人,罗德猜测可能是单纯为了限制克隆人发展速度,避免一个行星覆盖全产业链,至于说游戏里面,那就是单纯的为了保护经济系统了。

另外一个是地幔采掘设施,可以从海床下的地幔层采集贵金属和长英岩浆矿物以及基础金属这三种资源,并且产量不亚于单一的采集站。

且还能继续升级和增加更多的采集点,唯一的问题,就是它对于行星地质结构破坏性很大,别说克隆人,连罗德都是给统合部总部打了申请,走了过场获得许可才能部署这种东西到行星上。

并且它还有一定概率诱发地质破坏效应,导致附近的行星建筑物和殖民地建筑被破坏,罗德倒是理解为什么统合部限制这东西了。

在采集点铺设好之后,下一步就是铺设加工厂和高级加工厂,前者生产p1的简单加工产物,比如说提取岩浆里面的硅什么的,后者就是生产正经的工业产品了。

比如说机械元件、核能燃料、冷却液等等,由此,罗德的燃料块生产线终于可以全线开始作业。

在一周之后,第一批燃料块终于顺利下生产线,这宣告罗德他们终于可以在这个星系长期驻守了。

并且这个过程当中,不管是采集冰下微生物的大型冰面钻机井,还是那几个加热采集站都没有遇到异形或者类似的东西,当然,也没有挖到新的什么天外怪异矿石或者牛角包之类的东西。

“难道真的是我佛保佑?”罗德有些不确定起来,宇宙大蠊难道就真的被我佛慈悲感化了?(感没感不知道,但是肯定化了。)

第五十四章 行星奇珍:异形

第五十四章

冰川-5,行星基地,最后完成的设施是太空发射平台,准确说是一个埋藏在冰层里面的圆筒状结构体,里面是一枚超重型运载火箭,与其说是火箭,就伊甸的运载火箭的设计来讲,更像是一种只能飞单程往返的长得和火箭一样的飞船。

因为它是可重复使用的,这个重复使用不是单纯指部分引擎,而是全箭体都可重复使用,包括安装在腰部的4x2辅助推进器。

“呜~呜~”固定火箭的液压机械架折叠收起,将最后一份产物装载完成之后,货运轨道也向后折叠,货柜轨道车驶入机库,随后发射井内所有闸门次第降下,一层护盾的光影从内壁自下而上的刷过。

“噗!”一团冷却白雾从底部喷射出来,头顶井盖向两侧打开,这样的发射井在冰川发射平台上一共有五个,分别连接着五个仓库和五个加工厂。

分别对应“核能燃料”“冷却剂”“氧”“机械元件”“消费级电器”这五种行星产物,其中后面两种用于制造机器人技术,但是现在这个活儿有太空帕鲁来完成,所以,罗德就干脆向那些库申人出售这种原材料,避免自己需要在贫瘠星球建立第二个基地的问题。

在发射准备期间,几只黑色的生物从厚厚的雪尘下爬出来,绕着整个设施群寻找着可以侵入的路线,然而,之前已经提到过了,在极端行星上的行星设施都覆盖着一层自适应装甲,内外隔绝非常的彻底,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繁琐且粗暴。

这些异形找了几圈都愣是没有找到入侵的路线,但是,随着火箭发射准备工作开始,它们终于找到了几个通道口。

“嘶~”领头的异形抬起头发出尖锐的嘶嘶声,几只侦察兵快速顺着狭窄的格栅向内钻入,然而就在此时,火箭开始点火。

淡蓝色的等离子烈焰翻腾涌起,顺着提起打开的数个泄压口,向外高速喷出,在纯粹的蓝色烈焰当中似乎夹杂了一些不太明显的碳基材料燃烧的红色痕迹。

超大型运载火箭渐渐起飞,在飞入天空之后,辅助引擎脱落,在内置大气层内涡轮引擎的引导下,顺利落在发射场附近的堆栈区,剩下就是火箭本身了。

挣脱重力束缚之后,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