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结界科学化 作品

分卷阅读173

在太空打开头部遮罩,全箭体分解为一个个筒舱,很快海关空间站的货柜无人机就来将这些货柜拉走,剩下的部分也被拉入海关当中,几个小时之后,火箭的全部结构以空投货柜的形式重新降落在发射场附近。

无人机将这些组件拉走,检修,然后组装成新的火箭,使用等离子燃料和反应堆供能的火箭,真的除了造型和罗德见过的火箭完全是两回事,燃料来自于发射场自带的燃料工厂用当地的资源制造,基本上只要有水就可以制造。

而在没有水的地方,就是用的其他的运载单元和推进方式,比如说熔岩星球用的就是更廉价的裂变反应堆和裂变金属熔盐推进器,在风暴和等离子星球直接用行星产生的离子溶液和悬浮等离子体作为燃料就行了。

在发射结束之后,清理无人机出现在现场,对着地面上的残肢短暂的停顿了片刻,将它们收集到了仓库当中,之后,这些残肢和残留的强酸体液被自动化工厂提取,开始按照预设模板进行生产处理,因为罗德给工厂的命令是“生产所有满足材料需求的产物”。

其实这个命令也是常用指令,毕竟配置好的物流链也不会有多余的物资混入到仓库当中,而对于无法支持太多的设施和物流链的未升级的指挥中心来说,也可以有效的用一个仓库为复数的设施提供材料。

一周后,驾驶着狐鼬级来收货的罗恩看也没看就把海关递送出来的货柜拉入到飞船货仓当中,然后送往他们所在的空间站。

“.……为什么我的行星菜箱里面会混进去p2的产物?”罗德看着货柜里面只有1个单位的“超张力塑料”一脸茫然。

这种产物来自于生物材料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经过复杂而繁琐的生物化学反应等一系列的处理措施之后,形成的一种可以保持自身韧性和传导特性的可变性固体材料,在很多工业领域都在使用。简单说,在新伊甸属于是类似地球上工程塑料的东西。

强度和韧性非常的高,米玛塔尔人甚至用于制造一部分的飞船外壳,特别是他们的光雷达阵列的保护壳子,对,就是那堆轻薄的“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搭配微纤维护盾这种保护脆弱电子元件的特殊纤维填充物一起使用。

超张力塑料的原料是生物质和氧,这里的氧不是指氧气,而是指“超级氧化剂”这种东西,用于诱发超氧化现象的材料,恰好,都是冰川星球生产的原料。

并且罗德也真的拍了相关的生产设施,不过,由于指挥中心的进一步升级还没完成,罗德还不能铺设超张力塑料、肥料、纳米体、水冷cpu这些生产设施。

其中水冷cpu等需要一些反应金属材料,而地幔采集控制站提供的基础金属和贵金属是不够机械元件、水冷cp月费群陆9四9叁6一三五u、核能燃料这三种产物的庞大需求量的,所以,罗德之后还得想办法在贫瘠星球和熔岩星球建立一个新的殖民地,用于批量生产大量的硅、手性结构等等。

嗯,用大家比较能理解的就是,罗德现在在冰川星球上建立的那些不开放给克隆人的材料合成实验室和化工工厂就类似戴森球里面的各种合成配方,而直接在熔岩星球建立的采集点,采集的非立方晶体之类的东西,就约等于用奇珍生产,可以节省一大截产业链。

毕竟一个行星指挥部可以支持的行星生产设施是有限的,它的反应堆和控制cpu也不是无限制扩展的,而且这种使用双p0或者说双p1合成其他p0和p1材料的效率非常有限,除非统合部给他搞来正经的四大帝国各大集团的正规大规模行星开发团队。

给地表铺满在太空都能看见辉煌灯火的工业集群,否则就他这种更类似于前哨站或者行星小规模生产基地的规模,使用这种合成方式会非常的蛋疼。

即便是那些工业集群,大家也不是傻子,能用星际物流货运,谁花这么多钱去投资如此复杂的全产业体系哟,也就那些活在00区域的,比如说联合矿业这样的集团,还有那些游寇集团,萨沙共和国的残党等等才因为不能便捷利用星际贸易货运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

反过来,也证明统合部限制给克隆人飞行员这一套行星设施是真的明智之举,毕竟低安和00区域的游寇和各大敌对集团是真的在用这些设施扩张和维持自给自足啊!

“难道说,是我配置有失误?出现了产物混在一起?”罗德再次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行星生产配置,发现没有问题。

每一个仓库和物流节点都是单一产物,并且各种生产蓝图和配置都是正常的,就在他好奇的时候,突然发现其中一个仓库停顿了一下,界面微微闪烁了半秒,出现了一个单位的超张力塑料,还有一个单位的“氧化剂”。

超张力塑料还能理解,毕竟这个星球确实有可以生产这东西